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高校医药类专业课堂消极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
梁亮 邢唯杰
[摘 要] 课堂消极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自我效能、自信心以及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高校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现状及影响课堂行为因素的调研分析发现,高校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普遍存在,其中考试成绩、对专业的兴趣、学历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评分的主要因素。因此,應采取激发学生专业兴趣、规范课堂纪律、缩小课堂规模、加强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医药类专业;课堂;消极行为;影响因素;对策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复旦大学护理科研基金“护士参与在线学习的现状、态度、需求与效果研究”(FNF201520)
[作者简介] 梁 亮(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影像诊断研究;邢唯杰(1984—),女,吉林白山人,博士,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青年副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肿瘤护理、护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013-04 [收稿日期] 2021-02-25
课堂教学作为高等院校的基本教学形式,始终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效。课堂消极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同学或教师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课堂行为规范、影响自己或其他同学接受知识及教师正常教学活动的行为[1],如迟到、旷课、课堂看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书籍、讲话、玩手机、上网、睡觉、不主动回答问题等[2]。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普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自我效能、自信心以及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3-5]。相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而言,非临床医学的医药类专业学生由于受专业志愿调剂等因素影响,专业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可能相对更低[6],进而可能导致课堂消极行为的出现。目前,对于非临床医学医药类专业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调研分析了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现状及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某高校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就读学生312名。样本量计算依据封闭问卷的总条目数,每个条目至少需要10~20个样本,总计为200~400例。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根据学历和年级分层,确定不同学历年级中抽样人数,再使用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分层中通过抽签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研究共发出问卷353份,回收问卷为330份,经检查,有效问卷312份。其中,大一学生98人(31.4%),大二学生95人(30.4%),大三学生105人(33.7%),大四学生14人(4.5%);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总数为102人(32.7%),成绩中等的学生总数为153人(49.0%),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总数为57人(18.3%)。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学生消极课堂行为问卷由程辰[1]编制,其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问卷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学历、年级、性别、生源地、成绩等。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在课堂上的消极行为,从到课行为、课堂参与行为、非听课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从不(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总是(4分)”四个维度,总分范围为20~80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越好;得分越低,说明学生课堂行为越消极。其中,第2、7、8、9、10、11、12、18、20题为反向问题。课堂行为问卷在此次调查结果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4,表明信度较高。第三部分为学生自评的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共包含5个问题,调查学生认为的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
2.调查程序。根据抽样框架获得调查对象的学号,向其介绍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匿名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通过班会时间,当场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回收完毕后,检查有无遗漏。
3.资料分析方法。问卷回收后进行审核,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采用频数描述学生认为的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按照学历、年级、生源、成绩、课堂座位选择喜好、专业兴趣等特征分组,通过t检验或方差分析方法对学生课堂行为评分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学生课堂行为评分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学生课堂行为自评分数
学生课堂行为情况调查问卷总分最低分为45分,最高分为75分,平均为(62.46±6.65)分。具体行为表现得分情况如下:(1)准时到达教室,准备上课:(3.72±0.57)分;(2*)课堂中间离开教室,去干别的事情:(3.47±0.76)分;(3)准备好课堂所需教材:(3.84±0.39)分;(4)课堂上专心听教师讲课:(2.72±0.73)分;(5)对教师讲的内容有疑惑,会向教师提问:(1.76±0.67)分;(6)对教师讲的内容有疑惑,会与同学讨论:(2.51±0.69)分;(7*)上课时,自己看所学教材,不听教师讲课:(3.26±0.44)分;(8*)不听教师讲课,与同学聊天:(3.34±0.58)分;(9*)不听教师讲课,睡觉:(3.23±0.62)分;(10*)不听教师讲课,听音乐或玩手机:(3.06±0.62)分;(11*)不听教师讲课,看考研或考证的教材:(3.58±0.51)分;(12*)课堂上吃东西、看小说、杂志、报纸等:(3.74±0.47)分;(13)教师提问,主动回答问题:(2.33±0.78)分;(14)教师提问,积极思考,有答案但不回答:(2.63±0.68)分;(15)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认真听:(3.01±0.88)分;(16)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2.88±0.87)分;(17)课堂教师布置任务,积极完成:(3.61±0.70)分;(18*)课堂上既不听讲,也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觉得课堂很无聊,发呆:(2.99±0.79)分;(19)觉得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3.15±0.72)分;(20*)对于有些课程,直接不去参加:(3.63±0.82)分。(*为反向条目)
(二)学生认为的影响其课堂行为的因素
在学生认为的影响其课堂行为的自身因素中,大部分研究对象认为干扰其课堂学习的自身因素是对本专业或课程缺乏兴趣(240人,76.9%),其余依次是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不自觉地走神(139人,44.6%),认为课堂是否认真听讲与最终考试结果没有直接联系(124人,39.7%),习惯自己看书自学(79人,25.3%),在课堂上有其他比听课更有意义的事情(67人,21.5%)。
在学生认为的影响其课堂行为的外界因素中,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其他同学的消极行为(242人,77.6%)、课堂规模大小(192人,61.5%)、教师素质(181人,58.0%)、课程内容(172人,55.1%)、教学方法(164人,52.6%)。
(三)学生课堂行为评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将学生按照学历、年级、生源、成绩、课堂座位选择喜好、专业兴趣等特征分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成绩、不同课堂座位选择喜好、不同专业兴趣的学生课堂行为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四)学生课堂行为评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
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4个变量(学历、成绩、座位选择喜好、专业兴趣)作为自变量,以学生课堂行为评分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绩(p<0.001)、专业兴趣(p<0.001)、学历(p=0.004)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
三、讨论
(一)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师生互动方面较为消极
研究发现,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课堂行为评分较高,高于程辰对N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课堂行为评分[1]。但在评分最低的6个条目中,其中“教师提问,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提问,积极思考,有答案但不回答”“对教师讲的内容有疑惑,会向教师提问”“对教师讲的内容有疑惑,会与同学讨论”“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5个条目均与师生互动有关。这提示,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课堂行为方面较为消极。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变革,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问式、讨论式、问题导向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翻转课堂式等互动策略均已被积极运用于高校医药类专业教学中[7]。面对较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反思和建立更积极、主动的课堂互动策略,如引入游戏教学[8]、互动式在线答题[9]等方式,激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行为。因此,应采取如下策略。
1.严格课堂纪律,控制课堂规模,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课堂行为。高达77.6%的研究对象表示,其他同学的课堂消极行为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这与张中迅[ 10 ]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提醒院校应建立和健全课堂纪律的规章制度,任课教师应积极维持课堂秩序,阻止课堂消极行为的传播。61.5%的研究对象表示,课堂规模大小对课堂行为有影响,这与张旭的研究结果一致:较小的教学规模更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这提示我们,理论教学应适当缩小课堂规模,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和新型教学法提供基础。除此之外,教师素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也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与张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须进一步提升大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系统梳理知识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需求。
2.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改善学生课堂行为。高达76.9%的学生认为,干扰其课堂学习最主要的自身因素是对本专业和课程缺乏兴趣。多因素分析的结果也发现,对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评分的有意义因素,这与任竹妮、张斌等人的调查一致。专业兴趣不足,专业承诺较差,一直是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医药类专业课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如开展临床体验式教学、早期接触临床等方法,激发学生对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兴趣,提升专业学习自我效能,改善学习行为。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對象范围为一所高校的学生,今后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研究覆盖院校及专业,以便更全面地反映医药类专业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情况,还可进一步采用观察、访谈等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深入研究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象与原因,以形成更为深入有效的对策。
综上研究,课堂消极行为在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在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虽不严重,但在师生互动消极方面表现明显。研究发现,学生认为影响其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其他同学的消极行为、课堂规模大小、教师素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多因素分析发现,对专业的兴趣、成绩、学历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评分的有意义因素。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以及规范课堂纪律、缩小课堂规模、加强课程建设等,促进学生的积极课堂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程辰.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调查研究——以N市三所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吉顺育.大学课堂学生消极行为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0):49-50.
[3]刘秋云.某地方院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54-56.
[4]范媛媛.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79-80.
[5]赵南.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调查探究[J].科教纵横,2010,(4):293-294.
[6]黄议,邓仁丽,朱明兰,等.护理专业调剂生对学习认知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1):1-2.
[7]王潔,陆克义,张轩萍,等.互动式教学法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113-113.
[8]刘美萍,黄玲.游戏式教学法在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107-108.
[9]Kadir F A, Nimir A, Akram S. Impact of Kahoot quiz on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C]//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2016.
[10]张中迅.大学生课堂不当行为分析及对策[J].社科纵横,2013(28):320-32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assroom Negative Behaviors in Medical Majo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LIANG Liang1, XING Wei-jie2
(1.Radiology Department,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2. School of Nurs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Classroom negative behaviors may have negative impacts on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self-efficacy, self-confidence, teachers enthusiasm for teaching and teaching qua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lassroom negative behaviors of non-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majoring in medicine of a universit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lassroom behaviors, then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he study found that classroom negative behaviors of non-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majoring in medicine were comm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terest in major as well as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s' classroom behavior scores. We propos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 standardize classroom discipline, reduce the class size and strengthe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better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edical majors; classroom; negative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守四个“底”的思维蕴含 2021/9/22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移动电子设备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