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9期·论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9期·论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1 11:20:00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9期

姚婕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主义;浸润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建构主义视域下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2021XKT46)

[作者简介] 姚 婕(198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教育管理科副科长,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9-0145-04 [收稿日期] 2022-01-12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仍存在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方式和手段陈旧、育人形式单一且效果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构建健全、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持续丰富完善三个要素:一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二是教育客体,即高校大学生;三是教育内容,即一切承载教育理念的客观存在。为厘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距离浸润式教育目标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从三个要素的角度出发,对其实际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育主体协同机制缺失

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高校整合层级资源优势,树立统一的教育目标。在高校中,教职员工各自岗位掌握的不同教育资源,对高校学生都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如专业课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传授;后勤保障部门教工在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物资保障的同时,其构建的校园文化也无形地影响着大学生责任感、归属感等性格养成;就业指导部门教师在为大学生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初入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一切活动,都时刻受到不同教育主体的影响。

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各部门之间在协同育人方面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如教学辅助岗位职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思想政治专職教师注重课堂的显性教育,轻视日常思政的隐性教育,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特别是在以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大专院校,普遍存在“专业优先”“就业优先”的教育观念。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理论水平、日常经验经历不同,在缺乏顶层设计及统筹培训的指导下,也会影响育人效果。

(二)教育客体个性引导失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育理念得到被教育者的认同,使其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代大学生处于互联网浪潮的风口浪尖,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特的个性特点。面对错综复杂的舆论新形势,网上时有曝出的大学生“裸贷”“唯金钱论”等负面新闻,表明部分大学生对接受的教育理念并未内化于心,分析原因,一是当代大学生对教育方式和手段接受程度不足,参与性、接受度不足,难以达到知行合一;二是个体化分析、个别性对待、特色化培养等方面未充分考虑,不适应当前个性张扬的学生时代性格特点,导致教育效果欠佳。

(三)教育内容载体陈旧滞后

要使教育客体接受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必须以理服人,把教育内容说懂、说透、说实。教育内容不应仅是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更应该是教育主客体在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注重教育过程中课堂显性教育同日常隐性教育的结合。当二者达到契合,才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成为被教育者学习、生活的自觉。同时,教育载体需要与时俱进,贴合教育客体的个性特点,使被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实现从“我被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转变。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教育流程大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呆板陈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日常教育形式单一陈旧、实践应用不强等,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形式未贴近被教育者学习生活实际,理论形式创新力不足。

二、建构主义创新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浸润式的教育理念本质在于强调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被教育者在无形中受到教育环境的熏陶浸润,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构建知识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2]。综上所述,二者都强调全方位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育全过程。因此,将建构主义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对构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一)建构主义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模式创新

在理论方面,建构主义既要求考虑教育心理学的个体经验,又包含了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创新。实践方面,建构主义强调被教育者自主学习及认知的理解转化。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及客体不仅注重第一课堂的“输出教育”,而且注重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将学生行为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学术研究、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结合起来,使教育内容浸润在日常生活之中,达到知行合一。

(二)建构主义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客体持续强化

建构主义要求将被教育者放在自主教育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高校对教育内容形式进行精细设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进行有效沟通联系,确保教育内容得到高效确认及传递。建构主义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每个被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以学生固有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导向开展工作,对知识结构和可理解性进行全面分析,因材施教地进行内容传授,注重提升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构主义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载体与时俱进

当前多数高校教育方式较为简单,对学生的认知培养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层面,较少开展多层面、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自我学习转化潜力受到制约。对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变为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强化,需要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进行动态化调整。因此,将建构主义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拓展教育形式和方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情境有机融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全面实现。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实施路径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形成系统的长效机制,可以从育人机制、教育模式、育人环境、教育方式、创新载体五个方面着力构建。

(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式育人机制

首先,应统一明确构建目标及指导思想。《意见》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3],这是各高校应普遍遵守的目标导向。其次,要形成全员参与的教育体制。建构主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而且是全体教职工的育人职责。这需要集全校各部门之力,统筹合作,相向而行,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在统一领导下,高校各单位、部门要形成教育合力。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时,应同等重视显性课堂教育与隐性课外教育的融合作用,各岗位协同实施,相向而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注重落实监督考核制度,明确各岗位育人的责任,将考核结果跟晋升、评先选优直接挂钩。如教学部门侧重学生的知识培养,以学生课堂表现及期末成绩进行考核;教务部门侧重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把学生学习出勤、考试表现作为考核指标;学工团委侧重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宣传后勤保障部门侧重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使被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行。

(二)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启发式教育模式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还要按照建构主义观点,善于设疑引思,强化被教育者的问题意识,优化“讲授—启发—探究—应用”培育方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地选择教育形式,精心设置问题,轻单项灌输,重双向反馈及启发,不仅告知被教育者“为何做”,更要引导被教育者“怎么做”,不仅告知被教育者正确理解“三观”,更要引导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三观”。这种“启发—探究式”的讲授,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又能使理论鲜活地呈现出来”[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被教育者的思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学理回答学生碰到的實际问题,而且要以例为据说服被教育者,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三)创设熏陶情境,构建浸润式育人环境

建构主义要求以生为本,提升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打造浸润式教育环境,是将建构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除具备浸润式教学的一般特征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本校特点,符合客观要求,强调以生为本,着力触及学生的思想灵魂,促进被教育者认知、体会的无缝对接与整体提升,增强教育内容的认同性。此外,注重教育情境应用,在校园、社会等多维度空间进行教育体验升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应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开放性、多样性的教学环境,可利用情景剧、“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探索教学体系转化的场景设计,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融学于境、沉于其中,使理论课堂教学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在日常教育中,高校要广泛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被教育者。此外,应适应网络时代传播要求,鼓励大学生多创作具有群体特点的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网络作品,想方设法创设教育课堂、课下教育环境,达到浸润式教育目的。

(四)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协助式教育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构建对事物理解的过程,受社会历史条件及个人经验背景等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影响,被教育者对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很少有人能够全面地看清事物的相互联系[5]。合作学习是指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被教育者相互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一种互动性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可以超越原本的认知局限,看到事物的不同层面,对客观事物形成更加深刻丰富的理解。建构主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引导被教育者社会化,使被教育者实现从“被动教育”到“自主教育”、从“自主教育”到“社会型教育”的转变,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要求,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关系的社会型人才。合作学习要求被教育者以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从被动的学习客体变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应当注意的是,提倡合作学习并不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学习过程的放任自流,教育者在此过程中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有利于共同学习的团体,结合教育目的为团体精准设置学习任务,在学习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协调、引导的作用。

(五)把握时代特点,创新多元化教育载体

在教育载体方面,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互联网“小、快、活”的资源优势,引导被教育者从指定的网络平台获取丰富、新鲜、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内容;二是要在门户网站等官方媒体平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板块,使被教育者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同教育者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和内容;三是紧跟时事,将“两微一抖”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作为加强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拉近教育主客体之间距离,增进彼此信任,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及形式,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四是丰富教育形式,可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开展辩论赛、撰写心得体会、开展课堂主题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思考,在互动中提升。同时尽可能地创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参观、访问、实习等契机,将实践同理论相结合,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