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军事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
赵亚东 申战胜 高龙
[摘 要] 军事专业课课程思政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保证专业技能知识的授课质量,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学员,又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培养出“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学员,无疑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针对部分专业课教员对于课程思政实践方法手段感到迷茫、课程思政无从下手的问题,以“舰炮对海射击”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的几点经验,对专业课教员进行课程思政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同时对专业课整体思政建设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专业课;军队院校;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 2020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舰炮对海作战使用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赵亚东(1991—),男,山东潍坊人,硕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导弹与舰炮系助教(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舰炮战斗使用的研究;申战胜(1984—),男,河南郑州人,博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导弹与舰炮系讲师,主要从事舰炮战斗使用的研究;高 龙(1988—),男,陕西韩城人,博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导弹与舰炮系讲师,主要从事舰炮战斗使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7-0116-04 [收稿日期] 2020-12-21
2016年1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作为军队院校,培养出的学员不但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而且要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对学员的政治素养要求极高。同时,学员毕业后作为基层指挥军官还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这就对军队院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既是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军队院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现实需求。
一、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
课程思政的本质和核心是立德树人,而其要义在于育人和育才的齐头并进和辩证统一。“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通识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2]。如果缺少明确的价值观引领,专业教育只会滑落为技能训练和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很可能会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但政治思想不端正的学员。
二、军队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
(一)专业课教员在课程思政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比思政课教员,专业课教员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更容易与学员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强,军事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是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员。军事专业课教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学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认可度,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创新精神、道德品质修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传递给学员,从而影响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行为规范,使学员具备政治工作、作战指挥、战略思维、组训管理、学习创新、专业业务和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二)专业课教员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军队院校课程思政仍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专业课教员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误区。部分专业课教师以固有的思维定位自身的“智育”角色,而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把育人“本职”当“兼职”,不能自觉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对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理解不到位[3],认为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工作机关部门、学员大队干部和思政课程教员的责任,专业课教学时数紧,专业课教员主要负责讲授作战指挥和专业技能。二是在管理评价机制上缺少激励措施和评价指标。合理的内部激励制度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充分激发专业课教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课程思政建设目前推进相对缓慢,专业课教员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立德树人的相关评价机制体制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4]。应通过合理的绩效激励制度,将教员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育人实绩等直接挂钩,从而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引导更多的教师投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中。三是专业课教员对于课程思政的方法手段感到迷茫,部分教员埋头科研,政治理论学习相对较少,对于政治理论领会不深,提炼思政元素不准,课程思政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表达生硬,在专业课教学中“生拉硬扯”政治理论,反而破坏了原有课程的科学体系,出现“低级红”现象,导致学员内心抵触,思政效果适得其反。
三、军事专业课的思政元素
首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是“内生于”而不是“外附于”专业课程,军事专业课的思政元素要从课程内部挖掘凝炼,而不是思政元素从外部强加上去的。例如,军事专业课教员的职业素养、学术成就和部队贡献以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学员最直接的示范和榜样。
专业课程可以分为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两类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以“舰炮对海射击”课程,属于自然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钻研精神,运用科学知识建设祖国、维护和平、服务人民的伟大情怀[5]。对于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具体的思政元素,每个人的理解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是一致的。清华大学蒙克副教授认为,思政元素主要包括理性精神、全球胸襟、家国情怀、职业伦理和生活反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文文教师认为,思政元素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崇高道德和高尚品质。
四、教学目标
军校专业课的思政教学目标,需要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一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军事专业课教员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思政元素的着力点,在不影响专业课整体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系统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设计中,正面积极引导与润物细无声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6]、实战化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考虑“95后”“00后”学员接受知识信息方式的偏好,打造出专业知识浓厚、思政元素饱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存的优质课程。
以“舰炮对海射击”课程为例,课程旨在让学员系统掌握舰炮对海射击的基本理论、射击指挥方法,会进行舰炮武器系统对海战斗能力计算,能够灵活地运用对海射击规则,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养成过硬的战斗作风。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充分认识舰炮对海作战对舰艇生存作战的重要性,激发探究舰炮作战使用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锻炼学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舰炮对海射击”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原理性知识多,战斗能力计算和射击规则都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之下,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二是实作项目多,需要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反复进行射击指挥的练习,直到能够灵活地运用射击规则进行射击指挥;三是需要锻炼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海战实践表明,战斗的突然性增大、战斗节奏快、持续时间短已经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要特点,面临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真正的指挥水平。下面以“舰炮对海射击”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具体談一下军事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几点经验。
(一)学深悟透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筑牢课程思政的根基
要想给学员“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课程思政实践的基础在于军校教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功底。军校教员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园丁,又是军队未来军官的引路人,这就对军校教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员要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永葆党员本色。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灵活地应用到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与政治理论课教员、学员队教导员沟通学习,相互借鉴,弥补自身不足,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合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二)确定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主要载体,找准课程思政的结合点
课程思政必须找准切入点,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主要载体:一是概念、定律和射击规则本身就是阐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载体,授课过程中给学员讲清楚基本原理的推导和求证过程;二是舰炮对海射击的发展史是传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载体;三是舰炮对海射击实例和故事是弘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和高尚品德的载体;四是舰炮对海射击中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介绍和验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载体[7]。
(三)以真实问题为切入点,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
脱离实际问题空谈理论的专业课是枯燥的,而枯燥的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难以被学员所接受。因此,要以现实中的人所遇到的真实挑战和问题为主线,构建课程逻辑。同时,问题教学法本身也是理性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载体[8]。例如,在“舰炮对海射击”的课堂上,围绕某单位组织实弹对海射击过程中出现“大误差”的案例,引导学员逐步分析问题原因,培养学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性思维,让学员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以案例中的失误作为反面案例,让学员掌握“一只马蹄铁决定一场战争”的道理,培养学员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实作课程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增强课程思政的趣味性
“舰炮对海射击”课程中需要学员熟练掌握射击指挥流程和射击指挥口令,通过观看一线优秀射击指挥员指挥视频,营造氛围,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具有游戏化训练功能的舰炮对海射击在线训练系统,利用计算机游戏的自身优势,有效地融和学习与教育功能,进行军事教学与训练,锻炼学员团队协作能力和冷静自信的指挥员气质,培养学员的战术思维、指挥决策能力和谋略意识,并通过设置特情,锻炼学员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加鲜活、有趣。
(五)充分挖掘案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
以海军某次比武竞赛舰炮对海射击第一名某舰为案例,案例中介绍了该舰前期为准备比武竞赛所做的具体的射击准备工作和训练过程。挖掘该舰基层官兵实际工作中的闪光点,展现基层官兵“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抗”的拼搏精神,为学员树立榜样,向优秀的舰艇基层官兵看齐。此次案例教学有三个教学目标,一是让学员掌握每项射击准备工作的目的意义、原理和具体实施;二是让学员学习该舰官兵总结出来的“小妙招”“小窍门”,并理解其背后的原理逻辑;三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员严谨细致全面的工作作风,树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学习部门官兵集思广益的钻研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精神品质,实现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
(六)将思政内容纳入课程考核,检验课程思政的效果
军事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建立课程德育目标和思政评价指标。高校课程考核一般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由于终结性考核很难对学员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科学精神等进行评价,因此思政情况评价重点放到形成性考核进行评价[9]。利用课堂讨论,考核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战争的正确认识;实作课中,考核学员战斗作风、牺牲奉献精神、指挥素养和心理素质;课后作业,通过要求学员制定射击准备方案,考核学员对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同时考核学员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六、结语
作为军事专业课教员,在课程思政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容易让学员接受,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足,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研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拓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新方法、新手段,让课程思政具有鲜活性和趣味性,打造出学员喜欢的军事专业课程,让学员打牢宽厚的专业基础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怀抱“我们的事业在大海上”的理想抱负、培育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锻炼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努力使每名学员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军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2-55.
[3]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0.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5]万林艳,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2-55.
[6]马小荣.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观察,2020(4):3-4.
[7]焦苇,陈之腾,李立基.上海高校积极试点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2017(19):8-9.
[8]忻平.思政课话语体系改革的三个层面[J].上海教育,2017(3):46.
[9]謝羽.高校专业课思政改革探析——以《会计相关法规》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45.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ilitary Professional Courses: 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of Shipboard Gun Shooting
ZHAO Ya-dong, SHEN Zhan-sheng, GAO Long
(Dalian Naval Academy, Dalian, Liaoning 116018)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ilitary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In the relatively limited teaching time, we should not only en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solid professional basic knowledge and excellent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also ensur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who are loyal to the Party, ready to serve the country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mission. Undoubtedly, this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u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at som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are confused about the practice methods and mean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taking the course of Shipboard Gun Shooting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experiences gained i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lso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actice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特色课程体系探索 2021/9/7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以规范实验室标志建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 2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