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探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探究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10-8 17:12:10      点击:

马紫威 王轩 宋致远

[摘 要] 长征精神历久弥新,它的独特魅力和对人心的震撼具有强烈的历史穿透力、时代感染力和教育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有新的特点。在了解高校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的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内涵的认识,以及高校开展长征精神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探讨并阐释了现有思政教育载体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为探索新形势下将长征精神科学合理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学生

[作者简介] 马紫威(1986—),女,天津人,硕士,中国农业大学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团委副书记,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与思政研究;王 轩(1995—),男,陕西西安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2019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宋致远(1987—),女,四川绵阳人,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与思政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173-04   [收稿日期] 2021-03-29

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财富,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长征精神教育以及红色文化教育,特别是将长征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2]2021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借此回顾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时,北京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长征胜利主题教育活动,以期探索发现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启发。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内含阐释,研究当前高校开展长征精神教育活动的形式、载体和有效性,发现已有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寻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从而寻找弘扬长征精神、使当代大学生入脑入心的教育载体,以冀为研究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社会现状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理论与方法提供建议。

一、北京高校弘扬长征精神教育活动载体和形式

本文通过对北京十余所高校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已有的教育活动载体和形式可归纳为分享交流、实践活动、情景再现、主题竞赛四种类型。

(一)分享交流类

高校举办最多的为分享交流类活动,形式包括座谈会、报告会以及讲座。根据调研反馈,95%以上高校都举办了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主体为师生、党员团员等,参与者分享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交流感悟;部分高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等举行主题报告会,通过讲述长征故事,提升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实践活动类

实践类活动中,最多的活动形式为定向越野、长跑、健步走等,其中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者最多,过程还涉及长征知识竞答等环节,在答题中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大多数高校同时开展了“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等主题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并进行评优表彰;此外,社会实践也是高校普遍采取的教育活动载体之一,围绕回忆长征历程、传承长征精神,以组队形式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科技帮扶、乡村支教、学习考察等活动;也有部分高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长征沿途送文化下乡”、看望慰问老红军等志愿活动。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类教育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地承载和传扬了长征故事。

(三)情景再现类

多数高校倾向于举办情景再现类活动,组织观看展览和直播是最多的活动形式:几乎所有高校都组织师生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组织收听收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此外比较多的活動载体为文艺汇演,大部分高校举行了以“长征组歌”为主题的师生文艺汇演和专场演出、音乐会等;一些高校组织师生观赏歌剧《长征》、观看昆剧《飞夺泸定桥》等活动,以及举办长征红军老战士摄影展,结合学科特色举办纪念长征胜利艺术作品展、主题读书研讨会等。情景再现类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充满人文与艺术气息。

(四)主题竞赛类

高校举办的主题竞赛类活动也较多,最常见的活动形式是以“永远的长征”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师生均有参与;部分高校举行了“颂歌献给党”诗词创作展评、朗诵比赛、“我身边的长征故事”网络征文活动、“我是长征精神传承人”主题演讲比赛等。还有的学校结合纪念“一二·九”运动、纪念建党95周年等特殊历史背景开展合唱、朗诵、演讲比赛等,使活动更具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

二、长征主题教育活动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165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和部分师生访谈,对长征主题教育活动取得的效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参与长征精神教育活动的受众群体较为集中

参与者中,大一新生群体最多,占50%以上;其他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和教师群体也有参与,相对比例较低。一方面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相对高年级、研究生群体来说时间更加自由充足;另一方面,高年级同学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趋于现实功利性等问题。

(二)高校学生参与长征主题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

大多高校开展了多个相关活动,从不同层面组织学生参与。但学生参与活动后,对长征知识的理解程度尚有差别,对长征精神的感悟和活动后的收获评价不一。

1.分享交流类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兴趣不大,很多学生表示都是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硬性要求下才参加的,所以在活动中表现的比较懈怠,也不积极主动思考,70%学生认为参与此类活动后感受不强,收获不大。

2.实践类活动中,定向越野、主题党团日活动等活动形式教育效果较为深入,受到学生欢迎,参与度较高,学生认为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对长征知识的学习效果较好。此外,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等形式将社会观察、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普遍认为通过实践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

3.情景再现类活动中,歌舞剧欣赏和观影活动是学生最为喜爱的教育形式,文艺作品丰富的表现力还原了历史面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易于接受,对长征精神的感悟更加直观。80%的学生通过学校、学院或班级等组织参观了主题展览,收听收看了大会直播。学生认为,观看展览和直播能够学习到一定的长征知识,能够回顾长征的历史,效果较好。

4.主题竞赛类活动中,合唱比赛活动受众面较广,组织方便,学生参与度高,效果较好;朗诵比赛、征文活动、主题演讲比赛等形式,由于参与活动需要较强的主动性,且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兴趣不大。大多学生认为是否参与对自己影响不大,导致积极性不高,因此活动受众面较窄,教育效果一般。

总体来讲,大部分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收获,这与活动的组织形式、受众面有很大关系。对于长征历史的学习和认识,部分学生通过主题教育均有所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认知水平,加深了对长征精神内涵的理解,但仍有一些学生对此一知半解,对如何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的思考深度仍有不足。

三、高校学生对长征主题教育的理解

(一)高校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变化

与长征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两个时期高校学生对长征精神理解进行对比,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期,相似的方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长征所体现出的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是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学生认为应当坚持的远大信念;第二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的精神,在学生看来,这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既是他们在和平时代生活中需要追求的目標,也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必须坚持的精神;第三是紧密团结、集体主义价值观[3],不管是在长征过程中,还是在当今时代,这种精神都很重要。

同时,不同时代的高校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的地方:如长征胜利60周年时期,提到了长征过程中纠正了“左”倾错误,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揭示了发扬求实精神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性[4]。而长征胜利70周年时期尤其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提出通过长征过程中红军有极强的组织纪律性引申出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认为人们也需要加强组织纪律,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些不同点产生的原因均是所处时代的背景不同,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关教育在高校中更加普及,学生的求实探索精神也随着教育水平提升得到了提高。而进入21世纪,国内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有一定程度的松懈,淡忘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组织纪律性的重视程度也不如之前高,因此高校学生对此方面的关注也更加集中。而现在,大学生已经把长征精神视作时代精神,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在长征胜利的情况下建成的[5]。这时的大学生认为长征精神是永不过时的,他们眼中的长征精神已经不仅仅是作战时的百折不挠、奋勇拼搏,他们看到了坚持真理和为国为民,他们所理解的长征精神与时代接轨,是新时代新长征的新精神。

(二)高校学生对长征主题教育的效果反馈

各高校围绕长征主题开展了丰富的教育活动,长征教育落实情况良好,但学生认为效果上仍存在不足: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了解学习长征知识和长征精神活动的重要性,抱着不关我事、走过场的态度,或者因为对活动载体形式没有兴趣而放弃了解红色文化,学习态度消极。大部分的学生普遍更喜爱通过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还原真实历史的电影、融长征知识于其中的户外实践等更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去了解红色文化。除了表达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大学生还对长征精神的发展和长征精神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作出了深刻回答,学生认为长征精神必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更深刻的内涵,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有着灯塔的作用。同时,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活动有着很大的期待,希望可以开展一些可以亲身体验长征艰苦的活动。

四、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当前高校长征精神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长征精神教育活动中,各高校采用的教育形式和载体丰富程度不一,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教育效果良莠不齐。主要问题为注重场面化、形式化,忽略了深入性和有效性。另外,长征教育活动的时间短、覆盖面不够等问题也依然存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其思想状态有新的特点,对长征精神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长征基本知识的掌握较为欠缺、对长征精神的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尚有不足。所以,应该正确认识部分教育活动载体仍存在形式单一、生动性不足、学生参与性不强等问题,并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和创新完善。

(二)当代大学生思政工作需要结合长征精

神,并寻找到新的契合点和有效载体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目前已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教育方案,做到“三结合”,即将主题教育活动和已有的载体形式结合,与大学生专业特色有机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程度结合,从教育效果出发思考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模式[6]。因此,高校对纪念长征活动的开展目的应从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传承长征精神的重要性层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使大学生掌握长征的基本知识,进而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载体,引导学生从表面认识到主动去理解长征精神的思想内涵,产生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核心作用。

(三)应将长征精神内涵融入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

长征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针对学生特点结合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会有新的启示。高校应进一步结合学生思想和行动特点,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需求,合理有效加强学生薄弱能力的教育,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思考,使长征精神内涵入脑入心,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的来说,长征已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是时代的烙印,是不可磨灭的印记。新的长征路也已经开启,长征精神将永垂不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大学生的学习教育和成长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将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志存高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积极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书写人生新华章。

参考文献

[1]江德强.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J].陕西教育(高教),2020(5):8-9.

[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16-10-22(2).

[3]申燕.弘扬长征精神 永葆党的先进性[J].前沿,2006(9):10-11.

[4]刘华清,张震.长征精神永放光辉——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J].求是,1996(20):2-9.

[5]袁银传,乔翔.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676-680.

[6]李新元.新时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的思考[A].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战史专业委员会.毛泽东战略思想研究[C].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战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1996:6.

Study on the Carriers of Integrating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 Zi-wei1, WANG Xuan2, SONG Zhi-yuan2

(1.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is always new. Its unique charm and shock to people have a strong historical power, appealing power of the times, and educational influencing powe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open ideology, the ideological stat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as new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ivity carrier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ong March spiri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ong March spirit educ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explores and explain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new ways to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integrate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Long March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 colleg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