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9期·“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9期
[关键词] “四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融合策略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线三境’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概论’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SCG112)
[作者简介] 刘光艳(1984—),女,辽宁营口人,硕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9-0113-04 [收稿日期] 2021-10-21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学习党史,让更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依然不断壮大有深刻的认知;通过学习新中国史,感悟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领悟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民族复兴决心的重要途径,因此,将“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立足教学目标,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差异化融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与“四史”教育的融合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以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基本目标,以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事物,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分析问题为根本目标,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目标。立足教学目标,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差异化融合,思路框架如图1所示。
(一)充分挖掘“四史”中不忘初心、追求真理的实例,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概论”课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及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四史”中含有大量不忘初心、追求真理的实例,在教学中引入这些丰富的故事,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更为深入地理解[1]。例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被囚禁后,面对国民党给出的巨大诱惑丝毫不为所动,严厉拒绝道:“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方志敏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人的身份,不忘初心。以生动形象的具体实例进行讲述,更有利于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同时,引导大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了解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入中国的故事,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二)深入挖掘“四史”中革命先烈不断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概论”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进行“概论”课教学时,既要从历史角度出发,又要重視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因此,在教学时要深入挖掘“四史”中革命先烈不断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四史”既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又包含毛泽东思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革命先烈在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上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挖掘这些故事,帮助大学生牢记红色政权从哪里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着重挖掘“四史”中革命先辈不懈奋斗的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迈入新时代,新时代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新时代也赋予了大学生历史使命与责任,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要将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有机统一。“概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史”的具体内容,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四史”中包含大量革命先辈不懈奋斗的故事,如周恩来同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气概,通过真实生动的事迹,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增强其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二、聚焦教学重难点,突出“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融合
“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四史”和“概论”课,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聚焦“概论”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过程中要突出其针对性(如图2所示)。
(一)教学内容上“史”与“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解
“概论”课程是主要是理论性知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是从无数次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经得住历史的验证[3]。在“概论”课程教学时,教师不能脱离历史和实际单纯进行抽象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需要将“四史”与概论相融合,将每一个重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渊源等向学生逐一阐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在五四运动后,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传播时,需要将五四运动整个事件融入课程中来,便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全面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上“情”与“理”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强教学亲和力
“概论”课程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单纯的理论知识不免有些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认真听下去,这不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情”与“理”相结合,不仅要将理论知识阐述清楚,同时也需要融入情感故事,情景交融,增强教学亲和力。“四史”中含有大量的历史故事,每一个经典故事都饱含温情,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充满了各种坎坷,但是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带领全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胜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其中包含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件都可以在课堂中讲述出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激发学生对“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探索理论背后的历史故事[4]。通过结合历史事实,深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背后的故事,增强教学的亲和力。
(三)教学平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育人新格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平台的选择时,既要充分做好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要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育人新格局。一方面充分利用“概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好“四史”故事、挖掘红色资源,将更多有温度、有感情的真实历史故事融入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概论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兴趣,结合理论产生历史背景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两大成果;另一方面是利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四史”课程,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打造一批线上思政精品课程,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三、理论联系实践,创新“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样化融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现代社会,高校学生教育体现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对于“概论”课程来说,学生不仅要能够正确理解,还要真正学会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在“概论”课程教学方面,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样化融合。
(一)发挥“第二课堂”重要作用,开好“概论”实践课
“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延伸到具体实践中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概论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高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重要作用,开好“概论”实践课[5]。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群众,到工厂、田间、社区等,真正了解一线群众日常生活,了解普通民众生活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及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由小见大,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几十年的发展变化。通过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充分发挥校园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组织学习“四史”知识,并举办“四史”相关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形成学习“四史”的良好氛围,影响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四史”,真正了解“四史”,将“四史”与“概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最后,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红色艺术展览、革命遗址、革命根据地等,提升“四史”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学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实现精神和思想上的升华。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动学生讲好身边事
在学生真实生活的身边,有着大量的真实故事可以挖掘与讲述,在“四史”教育与“概论”课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挖掘身边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重温历史经典,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通過学生自己讲述身边发生的真实事迹,更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增强教学效果。此外,不仅是历史年代,即使立足于当代,依然有许多可爱可敬的人物值得歌颂和赞扬,值得学习和效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对身边那些正在发生的事迹用镜头记录,用语言传递,用真心感悟,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讲好身边事,形成全校学习“四史”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向优秀看齐、向先进学习,激发学生争当先进的自觉性、自律性[6]。总而言之,“四史”教育是与学生思想动态、实际行动相统一的,不仅要在理论课程中融入“四史”故事,更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挖掘“四史”故事,主动学习故事中的人物精神,实现“四史”育人从“概论”课程走向社会实践。
(三)重视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需要重视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需要利用好宣传栏、文化长廊等重要育人阵地,将“四史”中的经典故事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校园行走之中即可完成“四史”教育。其次,举办形式多样的“四史”文化活动,例如,唱红歌大赛、红色动漫等,将“四史”教育与学生文化娱乐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四史”思想的重要转化。最后,开发校内教学楼、办公楼的育人功能。在我国不少高校都有着丰富的红色校史资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早在中国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知识分子进行的,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其红色校史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例如,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场所——北京大学的“红楼”,福建省第一个中国党支部诞生地——厦门大学囊萤楼等[7]。通过挖掘校内现有的红色校史资源,让学生沉浸在红色文化氛围中,增强其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延续红色血脉。
综上所述,“四史”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能够与高校“概论”课程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为“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提供更多资源和思路。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和建设者,需要通过学习“四史”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想信念、树立“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 上一篇:2022年第19期·班主任在本科教育工作中引导作用的思考与策 2022/7/6
- 下一篇:2022年第19期·“岩体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研究 2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