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推进课程育人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推进课程育人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6-3 16:25:45      点击:

苏明 陈省平 刘亚婷

[摘 要] 围绕新时期课程育人的新要求,在中山大学的整体安排和推进下,聚焦海洋科学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海洋科学学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步走”战略。以海洋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依托,面向专业所有学生,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充分发挥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国家安全与权益维护”“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生态文明与青山绿水”等多角度,激发学生至诚报国、投身海洋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 海洋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1-0001-04     [收稿日期] 2020-06-22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盐”这个新鲜而又生动的比喻含义深刻、蕴意丰富,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和鲜活的现实意义,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围绕新时期课程育人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扎根中国大地追求世界一流,以“理念—操作—管理—成效”为核心,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步走”战略,构建了具有海洋科学学科“脸谱化”特色的专业课程育人体系,打造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四个基础专业方向,在各个方向内细化专业课程、深挖思政元素,以课程思政提升课程内涵,以课程内涵丰富课程教学,在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思想引领与知识引领相统一、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统一,发挥好课程育人的作用,为培养未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步走”战略

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海洋科学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建立完善“党委书记和院长牵头、分管教学副院长负责”的组织管理机制,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系统协同推进,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步走”战略(图1),营造了“对标卓越老师,全员踊跃参与”的浓厚课程育人文化氛围。

(一)愿意做:统一思想认识、全员踊跃参与

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1]。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教风建设,强调课堂育德、规则立德、以德施教,强化教学过程考核,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学院每学年组织听课评教两三百人次,通过收集反馈教学意见倒逼教学质量提升,实现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互为支撑,让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浸润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体现“党管人才”。

在内部听课评教的基础上,学院构建了“学院—党支部—学科方向—教学备课组”分层分级、相互衔接、纵向到底的管理方式和机制,对标对表上级部门关于深化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支部书记和班主任带头、有经验教师传帮带、教师间座谈鼓劲等方式,明晰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和具体任务,充分调动党员教师、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各类教师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员“愿意做”的良好氛围。

(二)怎么做:典型案例带动、固化规定动作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学院与授课老师共同分析已有的教学案例,构建兼具普适性和课程独特性的思政元素体系,梳理和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海洋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纳入课程教学大纲(图2),作为课堂讲授内容(或章节)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从“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国家安全与权益维护”“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生态文明与青山绿水”等多角度,激发学生至诚报国、投身海洋的理想追求。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3]。同时,采用“边实施、边整理、边完善、边改进”的方式,不断总结经验,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分享经验和感悟。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经验作为固定内容,纳入学院每年两次的新进教师培训中,通过“传帮带”让新进教师“无缝链接”。

(三)继续做:加强目标导向、形成育人文化

学院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导向,充分与授课老师开展调研座谈和经验交流,通过积累素材不断丰富完善课程案例库。截至2020年4月,学院共实施了38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计划,课程负责人由党支部书记、党员、班主任、民主党派教师构成,其中公共选修课4门,专业必修课25门(占专业必修课总数的61.19%),专业选修课9门,覆盖大一至大三年级的本科生课程。通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课程思政已浸润学院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形成全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成为学院育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

整體系统性与个体差异性相结合,在专业课程中自然穿插不同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投身海洋”的理想追求转化为“至诚报国”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

(一)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

“构造地质学与海底构造实验”课程在地质图综合读图章节,重点介绍我国地质图的来之不易,例如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共产党员杨拯陆为保护地质图献身、西藏地质调查经历千难万险地质填图的故事,使学生深刻了解我们国家地质调查的艰难创业历程,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怀和使命担当。“海洋地质学”课程中以南海IODP钻探、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为契机,突出海洋学科“学科交叉”的特征,鼓励学生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的背景下肩负起海洋强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以大陆架划界、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热点问题为例,展现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海洋环境地质学”课程在讲解地震基本概念时,专门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伟大纪实,增强同学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二)国家安全与权益维护

“海洋地图与测量学”课程内容涉及海洋地图在我国的发展,海洋测量技术与测量平台、仪器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坚定专业信心,提升专业兴趣;通过讲授我国大地原点的选点过程、坐标系构建过程等重要测绘事件,引导学生将专业初心落在行动上,将专业使命扛在肩膀上;强调测绘信息、海洋测量信息涉密问题,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测绘法规,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时刻自律自省,不碰红线底线。在讲解我国海洋油气地质特征时,介绍我国海洋争端,特别是东海和南海面临的政治问题,鼓励学生投身海洋油气地质学的学习与研究,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

(三)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

“海洋环境地质学”课程在地面沉降一章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面沉降问题”中,专门介绍我国在港珠澳大桥施工中通过“人造冻土”解决拱北隧道地面沉降区施工这一世界性难题,增强了学生对建设海洋强国和对专业发展的信心与自豪感。介绍海洋强国战略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和中山大学大海洋学科群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中大首次“深海勇士”号下潜为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使其树立“投身海洋、服务国家”的远大志向。“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课程中,强调国家战略还体现在应该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引领作用,给出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通过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向学生介绍在全球海洋学事务中发挥中国引领作用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加深学生对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个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准确认识。

(四)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

“地质景观与资源”课程在“丹霞景观与资源”一章中,专门介绍中山大学几代地球科学教师与丹霞的不解情缘和协助申遗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中,成长为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中大学子。“构造地质学与海底构造”课程,在变质岩区构造一章的构造解析小节中,专门介绍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解析构造学创始人、地质学前辈、优秀共产党员马杏垣院士的光辉事迹。重点介绍马杏垣院士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地下工作;1948年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从事地下工作迎接北平解放;1976年唐山地震后服从中央决定调入地震局从事地质研究等为党和国家奉献终生的光辉事迹,引导青年学生向先辈学习、向榜样学习,立志成为国之栋梁。“海岸动力地貌学”课程中,重点突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工匠精神,尤其是历时七年建设时间方完成难度巨大的岛隧工程方案,展现了建设者自立自强的光辉形象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见微知著”是“海洋地球化学”中最重要的原理和思维方式,其目的是根据研究对象中微小的、看似无关联关系的地球化学踪迹来推演曾经发生的海洋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是否能活学活用“见微知著”原理是海洋地球化学工作者是否合格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从“见微知著”原理中衍生出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從学生学习态度之微,知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之著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使其成为既拥有大局观、又注重细节的卓越人才。

(五)生态文明与青山绿水

“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引导学生了解目前应用于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海洋遥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海洋中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局限,我国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的进步,在维护海洋权益、海洋军事保障方面的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保护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GIS和RS解决海洋相关问题。“海洋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当前重大热点事件,例如当代世界面临的环境污染、全球变温、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让学生明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实现海洋资源安全开发、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育人实践成效

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课程思政元素兼顾各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让学生“学有所思,学为所用,学以强国”,深入学习各专业方向课程知识,掌握扎实的海洋科学理论基础,这正是课程思政元素贯穿始终、润物无声、落地生根的有力体现[4]。海洋科学学院学生思想素质好,政治觉悟高,近50%的本科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大批选调生扎根基层,逐梦海洋新时代。学生基础扎实、后劲充沛,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高,2019届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深造率为82.69%(位居中山大学理科院系第一名)。目前,已向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等单位做经验分享,在2019年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专题研讨会、2019新时代高校地球科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等会议上介绍学院的做法和经验。

四、结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提炼与挖掘海洋科学学科特色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总结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成效,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其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贴标签”“生搬硬套”。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熏陶,是其最为基本的两个维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效地激励学生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转化为学习内动力。自豪感和认同感是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深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要素能够巧妙地融合。课程思政要像盐溶于汤中,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焊接,更不是简单堆砌。

课程思政不是抛开业务主线,而是在专业知识体系的传授过程中,备课组及任课教师结合历史传承和时代背景,挖掘课程知识理论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要素进行巧妙地穿插、融合和引申,这是一名卓越的、有情怀的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课程思政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是有促进效应的,这一点体现在海洋科学专业中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陈省平,韩墨香,宁曦,等.“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1):43-45.

[2]陈邵涛,张欣,仲崇文,等.课程建设视域下高校课堂思政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110-111.

[3]陈省平,宁曦,刘亚婷.构建“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高教学刊,2018(08):77-78+81.

[4]潘云智,陈省平,宁曦,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