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四位一体”助力研究生助管工作育人功能实现
王梦璐 朱中超
[摘 要] 研究生助管工作除了补充管理队伍、助学助困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育人功能。从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其育人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助管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生导师、设岗单位、学校及研究生个体等四个主体共同努力,构建研究生助管工作“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主要从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正向评价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建立助管日志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助管工作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育人功能。
[关键词] 研究生;资助育人;“三助一辅”;研究生助管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三全育人格局下研究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X-b/2020/10);2020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优助项目“研究生资助育人体系探究及实践”(SKYZ2020026)
[作者简介] 王梦璐(1986—),女,江苏徐州人,文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级职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朱中超(1980—),男,福建三明人,经济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中级职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9-0157-04 [收稿日期] 2020-11-24
一、研究生助管育人功能的提出
我国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全面推行始于1989年[1]。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日趋繁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相对缺乏,在此背景下,研究生助管工作应时而生。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在“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下,强化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育人功能势在必行。
育人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在兼任助管的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包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的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的提升等。
二、研究生助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导师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认可度不够。在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导师认为科研助理岗位和教学助理岗位对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帮助较大,但对管理助理岗位是否对研究生同样具有能力培养功能,一部分导师持怀疑态度。现实中,博士生担任科研助理,向同实验室同学提供实验指导和学术参考,帮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既不耽误自身的科学研究,也为导师分担了一部分工作;硕士生、博士生担任教学助理,配合任课教师完成课程讲授,帮助批改学生作业,工作的同时也积累了教学实战经验。相对于助研、助教而言,助管工作的“性价比”偏低,研究生每周需要保证坐班时间,做得较多的工作是帮助教师递送材料,起不到锻炼自身能力的作用。极少数导师认为,通过让研究生兼任助管来提高综合素质是没有必要的。
设岗管理部门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定位不准确。一部分设岗管理部门考虑到研究生助管每周固定的工作时长有限,且工作时间缺乏连贯性,习惯于让学生做即时性的事务性工作,较少让其参与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耗时较长的工作,并不重视对研究生助管综合能力的培养。一部分设岗管理部门认为,找到合适的研究生助管不易,对聘用的助管考核不够严格,有“将就用”的错误心态。另外,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一部分工作能力较强的研究生没有得到导师的同意,无法应聘助管岗位;一部分导师支持做助管的研究生,业务能力却不能完全达到设岗部门的要求。时常会遇到研究生聘不到合适的岗位、部门也招不到合适人选的尴尬局面。
研究生对助管工作的认知与现实情况产生了偏差,目前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研究生把助管岗位简单地等同于本科生的勤工助学岗位,认为完成了最基本的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复印打印、文件递送等基础的事务工作,拿到了每个月固定的劳动报酬,就是完成了助管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工作的状态。
第二,研究生参加助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加分。为了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院在制定研究生评奖评优实施细则时,将担任研究生助管作为一项加分项,研究生为增加自己评奖评优的砝码,选择兼任助管,实际上他们对助管工作固定的坐班时间和较低的薪酬待遇并不满意。
第三,研究生对兼任助管工作的期望值高于实际承擔的工作,他们希望除了完成简单、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以外,能够实际参与到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或组织研究生助管团队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以期得到能力的提升。
第四,研究生因个人能力或工作态度等方面的欠缺,无法胜任设岗管理部门交办的任务,或因助管岗位工作量、难度系数较大,感觉有压力而选择退缩。
段俊霞、蒋青(2016)曾在与某高校参与助管工作的研究生进行交谈中,针对研究生对参与助管工作的意义的看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结论:约6成研究生认为助管工作的经济意义(助困)大于培养意义,超过一半的研究生认为兼任助管工作的确可以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但这种培养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3]。
学校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实际管理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缺乏有效的岗位考核制度。以南京N大学为例,从管理流程上来看,学校(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具体执行)每一学年都根据国家、学校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研究生助管岗位,协助设岗管理部门组织招聘研究生,每月进行用工考核并发放助管津贴。但是,在实际的考核环节,所有研究生助管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变成了“吃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这对调动研究生参与助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说十分不利。
第二,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同样以南京N大学为例,每年的助管岗位招聘通知中都会明确说明要加强岗前培训和日常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对研究生助管开展专门的上岗培训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对一些设岗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走访和电话访问的过程中,研究生助管待人接物的表现、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办公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层面一方面缺乏对研究生助管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另一方面缺乏对设岗管理部门在助管管理及培养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
第三,缺乏对助管工作实际功能的宣传。导师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不认可,设岗管理部门对研究生助管能力培养的不重视,研究生对自己参加助管工作能否得到能力锻炼的不确定,都根源于学校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实际育人功能宣传不到位。导师无法获得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全面了解,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助管就是给行政人员“打杂的”,自然不会同意自己的学生参与助管工作;设岗管理部门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认识较片面,就会错误地认为研究生兼任助管相当于本科生勤工助学,一味地让他们做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对其给予帮助和引导的机会很少,不重视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对助管工作的育人功能缺乏认知,就会将兼任助管简单地理解为“干活拿钱”,进而沉浸于抱怨工作时间长、工作报酬低、做助管没有意义的消极氛围中。各方面的认知偏差交织在一起,使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发挥。
三、研究生兼任助管育人功能的实现
研究生导师、设岗管理部门、学校和研究生个体(简称“四位一体”)的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支持是研究生助管岗位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路径,缺少哪一方面的参与和支持,都无法推进研究生助管工作有效开展。
(一)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
研究生助管工作作为“三助一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能,做好助教、助研岗位的有力补充。学校应加强对教育部出台的研究生助管管理相关政策意见的深入学习和梳理,针对研究生助管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将教育部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到学校文件中,确保研究生助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研究生助管的全过程管理,坚持全程育人。学校要坚持开展研究生助管岗前培训,对培训负责单位、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培训的职责分工等提出要求。通过岗前培训,让研究生了解岗前必备知识,同时认识到参与助管工作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学校要着手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实用、有效的岗位培训制度,确保实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学校培训与部门培训的协调统一、优势互补[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研究生助管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全方位纵深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思路,创新方法,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结合文字、图片、短视频、情景剧、音乐剧等新形式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增加培训趣味性,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研究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
研究生兼任助管,应得到必要的指导。段俊霞提出在行政人员中设立“助管指导教师”的方式,为研究生助管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就像是研究生的“第二课堂”,使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学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自身素质,实现了“双赢”[3]。此外,还应强化研究生助管交流制度,定期开展线上学习交流、线下“师生面对面”、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提倡师生共同参与,了解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答疑解惑,共同促进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普及研究生助管政策。考虑到研究生导师、设岗管理部门和研究生个人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应当采用报告、座谈、线上多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引导师生共同学习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文件传达的重要精神。
冉欣指出,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眼高手低、避重就轻,对基本的办公技能不得要领,问题的症结既有人才选拔的问题,也有高校培养方式的问题,更有家庭教育的问题。如果人才培养以考试作为指挥棒,以成绩优劣作为导向,只为造就一批学习精英、应试型选手或者高分低能的考生,对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一再错位与滞后,就违背了教育的真谛,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社会损失[5]。因此,向研究生导师宣传研究生助管工作的教育管理模式和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开展导师交流的方式,结合学校开展的研究生导师培训活动,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普及宣传,让导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研究生助管工作对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生兼任助管和专业学习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有助于发挥导师引导研究生参与助管工作的积极作用。
学校设岗管理部门在开展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过程中,应担起使用和培养的双重责任,着力形成部门工作与研究生自身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在校研究生要认清助管工作对提高自身素质、发现自身优势和潜力起到的重要作用。李冬梅提出,通过邀请优秀研究生助管开展交流座谈,将自己在岗位上总结积累的好经验和方法传授给新聘任助管岗位的研究生,实现助管工作的传帮带机制[6]。
(三)建立正向评价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
开展研究生助管工作常规考核,设岗管理部门对助管每月工作表现进行考核,简要概括助管工作完成情况,给出评价和建议,学校根据评价建议确定是否向学生发放助管津贴。对于在岗时间较长或者为部门做出突出贡献的助管,设岗管理单位应对其给予额外补助;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时间不达标的研究生助管,应视情况对其进行警告提醒或口头批评,情节较严重的应扣减补助。
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指标,对研究生助管形成约束力。设岗单位可从学生的工作执行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生导师可对学生兼任助管阶段的学习和科研情况进行评价,也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收集服务对象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对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助管给予鼓励,包括但不限于颁发荣誉证书、发放獎励金、开展榜样示范宣传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撰写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推荐信,支持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等。
此外,各学院可将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参与情况纳入研究生各类奖助学金的考核指标中,建立加分制度,以激发研究生积极参与助管工作的热情。但不应只停留于奖励“参与过”的学生,要详细了解学生工作的具体表现。表现特别优秀、获得额外奖励证书或奖励金的学生,获得的加分应明显高于仅仅“参与过”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学生;同样,“参与过”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学生,学院要细致了解,从工作技能、责任意识、团队精神、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再确定加分细则,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奖优”。
(四)建立助管日志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学校应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研究生助管工作日志制度,研究生可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也可阶段性总结工作收获,按月提交至学校管理部门,并在学期、学年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一方面,可督促研究生认真对待助管工作,对个人的付出和收获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可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实践情况,加深导师对研究生助管工作育人功能的认识,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参加助管工作的认可度;另外,结合研究生个人对一年工作的总结,学校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设岗管理部门在开展研究生助管工作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如有设岗管理部门对学校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学校可视情况对相关部门给予警告提醒,并要求其及时整改,或取消其设岗资格。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助管管理水平
根据学校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在研究生助管工作管理与研究生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资助管理、缴费管理等系统实现关联与数据共享,通过系统的关联性掌握研究生助管的工作开展、定期考核、人员流动等情况,实现研究生助管工作线上管理,同时线上发布相关通知,开展岗位申请、面试录用、定期考核、薪酬发放等工作。研究生助管工作实现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育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多方努力才能达成目标。研究生助管工作作为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始终以育人为导向,在实践中展开对研究生的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导师、管理部门、学校及研究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与积极配合,在“四位一体”的助力下,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中,研究生助管工作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1989年)[EB/OL].[2020-10-10].http://www.cdgdc.edu.cn/xwyyjsj
yxx/xwbl/dsj/260254_12.shtml.
[2]光明日報评论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EB/OL].(2016-12-09)[2020-10-20].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1/2016/1209/c78779-28937889.html.
[3]段俊霞,蒋青.研究生做助管:功能的错位与复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57-61.
[4]江露.研究生视角下“三助一辅”制度调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
[5]冉欣,刘建武,奚琦.以育人为导向的研究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思考[J].文教资料,2020(9):109-110.
[6]李冬梅.高校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管理研究[J].戏剧之家,2020(12):133-135.
On the “Four-in-One” Education Model in 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Graduate Management Assistants
WANG Meng-lu, ZHU Zhong-chao
(Graduate Schoo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the functions of supplementing the management team and helping the student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a mor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work of graduate management assistants is to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k of graduate management assistants,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s have not been fully realized. By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ing the current graduate management assistance work,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our subjects, including graduate tutors, post establishment units, schools and graduate students, jointly build a “four-in-one” education model. We should try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functions of graduate management assistan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ptimizing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policy publicity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establishing posi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rying to realize all-round education; establishing the log system of management assistants and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s; funding education; “assistants for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counselors”; graduate management assistant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OBE理念“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设计 2021/9/14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00后”大学生成长轨迹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 20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