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9期·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途径探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9期·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途径探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1 11:12:30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9期

[关键词] 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第二批)“高校新生代党外优秀代表人士培养选拔的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C2-2020117)

[作者简介] 詹浩玲(1979—),女,浙江诸暨人,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统战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主要从事党建与统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9-0029-04 [收稿日期] 2022-01-10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校是人才培养和聚集的战略高地,其党外人才队伍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

高学历、有朝气、干劲足的青年一代党外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强校的重要力量。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着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構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充满活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对于落实高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党外人才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范畴

党外代表人士是指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做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非中共人士,其标准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高等院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聚集领域,既是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也是知识分子工作极具特征性的聚集地。目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一般包括:已经做过各类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社会安排等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高校重点联系和培养的院士、教授、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的党外人士;学校处级(或相当于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学术带头人等。

二、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上海六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题研讨、召开座谈会、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共发放问卷242份,召开专题研讨3次,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2次,深度访谈10人(市人大代表、部分高校统战部正副部长、民主党派主委、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新进党外知识分子)。从“个人现状满意度”“党外干部纳入总体规划”“主动培养意识”“工作运作机制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平台”“成长环境”7个大项进行全面调研,聚焦统战部门运行机制、党外干部占比、党委和党派培养途径、组织关心重视程度、考核选拔情况、宣传情况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抓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无党派人士认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1.重视程度与新时代要求不适应。近几年,各高校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统战队伍和党外人士对新时代新要求缺乏清晰的认知。高校正处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互叠加的历史时期,需要更好地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但部分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缺乏认识,与新时代要求不适应。

2.发展与教育不适应。近年来,各大党派对发展工作都非常重视,部分党派也打破了党外发展范畴,降低了学历、职称要求,发展人数逐年递增,但是相应的教育跟不上,导致新成员宗旨淡化、党派意识弱化、参政议政能力下滑,“旗帜性”人物较难产生。

3.专业能力与政治素养不适应。在培养选拔过程中,高校往往注重专业能力,将一些学术上取得成绩的党外人士作为推荐对象,而忽视思想素质这种软实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党外代表人士在政治素养上瘸腿,而政治素养是党外代表人士的生命线,缺少政治素养这条线,代表人士无从谈起。

4.“旗帜性”人物缺乏与储备不适应。统战对象的扩大标志着党外代表人士所涉及的社会层面更加广泛,但“旗帜性”人物缺乏,存在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家底不清、培养方向不明、到用时急上急用等现象,导致群众基础不扎实,组织协调、参政议政能力不足,培养效果不理想。

三、影响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主要因素

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是一个长期、螺旋式过程,不可避免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影响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内在因素

一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与老一代相比,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具有新的特点,需要党委加强引导教育,强化政治基础,形成思想共识,担起政治责任。二是培养实践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对自身培养实践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重政治安排和岗位安排,对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参与度不高,导致群众认可度不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能力不足[2]。

(二)影响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外部因素

一是对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近年来,高校党委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日益重视,但与新时代、新形势下政治交接的高度重视仍有差距。二是培养机制完善程度。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有约束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但高校之间机制建设上差距较大,出现了高校之间“冷热不均”,部分制度的顶层设计缺乏思考,导致“备而不用”错过黄金年龄、“不备就用”难以胜任等现象[3]。三是党外代表人士培养渠道平台成熟度。高校实践锻炼的形式和渠道与党外知识分子增长的规模不匹配,与区县统战部、民主党派上级组织、群众团体的联系不够紧密,渠道相对单一,实践锻炼岗位比较有限,培训中实践环节的培训力度还不够。

四、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既遵循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也有不同于党内成员的特殊性,深入把握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对于不断改进完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导向价值。

1.政治合格与教学科研并重。在党外代表人士的“三标准”——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中,政治坚定和群众认可是政治合格的“一体两面”,政治合格代替不了教学科研业绩,同样,教学科研业绩代替不了政治合格,因此,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二者缺一不可[4]。

2.自我成长与组织发现培养并重。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除自身努力外,其特殊性在于组织发现和培养,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关键阶梯都是组织搭建和举荐。组织在安排上注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同时及时帮助他们适应新岗位、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实现角色转变,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磨炼代表性。

3.理论提升与实践锻炼并重。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缺少的是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和把握,缺少的是与社会接轨、掌握学校和科研领域之外的实践经验,因此,除政治理论知识不断积累提升外,实践锻炼尤为重要[4]。

4.“代表性”作为成长永恒标准。“代表性”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生命线,必须贯穿成长过程始终,在培养过程中提升“代表性”,使用时发挥“代表性”,警惕出现代表意识不强、代表范围不够、代表能力不足等现象。

(二)进一步健全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途径

1.新认识:提升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认识高度。一是从我国政治格局稳定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来认识。新时代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又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集中地,这就始终需要各级党组织和相关负责人从国家政治战略来谋划和推进培养工作[5]。二是从保证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来认识。我国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高校处于落实“十四五”规划、“人才强校”的关键时期,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社会影响力大等独特优势,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必须培养好、建设好、团结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2.新网格:“内中外”三圈织密党外人士教育培养多层级、全覆盖工作网络。随着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增多,培养难度增大、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高校、行业、社会组织的各种资源,合理划分责任范围,构建和形成以党委及其统战部为“内圈”,密切相关部门、各二级党组织、民主党派等为“中圈”,其他群团、社会组织、学术组织等行业、社会资源为“外圈”的“三圈”工作网络体系。“内圈”为引领抓总,“中圈”为各司其职,“外圈”为协同配合。从全覆盖的纵向层级管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四层”管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应该从基层抓起,从所在单位做起,教研室、党支部层面负责党外知识分子的教学科研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院系党组织层面严格执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政策,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培养并向统战部门举荐人才;学校党委层面把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纳入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二级学院考核指标,完善政策措施;教卫党委统战处要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党建考核指标,消除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冷热不均”现象[6]。

3.新手段:构建党外代表人士全程教育培养数据库。在大数据信息化新时代,构建一个发现人才、储备人才、举荐人才、考评人才的全过程動态数据库,是加快建设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基础工作,是高校摸清家底、动态跟进、分析研判、精准举荐、提高效率的有效抓手。学校依托已有的数据库获取人才资源信息,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党外后备干部库、考核评价库等,通过多维度科学有效地统计、分类、比较,分析党外知识分子的个体差异、研究专长、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参政议政等,逐步利用全方位数据模型,科学量化筛选、发现具备培养潜力的优秀党外人才群体,为下一步个性化培养党外代表人士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同时通过考评数据库将考评难题用基础性数据说话,在选人用人、评优评先、政治安排、挂职锻炼等方面有效运用评价库。真正用新手段实现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避免出现“人到用时无方向”现象[7]。

4.新渠道:拓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渠道。经过多年实践,各高校已经探索出了若干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渠道和有效手段,使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渠道和空间不断拓展延伸,不断解决“僧多粥少”现象。在拓宽渠道、创新形式时,一是要与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相匹配,党外代表人士成长需要循序渐进,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渠道和平台,注重把握培养节奏与阶梯式,防止重复式资源浪费和集中式“拔苗助长”;二是要通过制度化建设优胜劣汰,不断更新,将好渠道、好方法制度化,使这些载体成为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平台,成为党外代表人士服务社会行业发展的载体。三是加强与市级、区县相关部门的联系,畅通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参与、发挥作用的渠道,让党外代表人士多层次、多方面地参与决策咨询与建言献策。四是要通过加强日常业务指导,健全各基层党组织、民主党派、知联会等社会团体的培养制度,推动基层党组织、民主党派走上自我培养发展的道路,尤其在培养初期和中期尤为重要。

5.新增长点:加快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步伐。根据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各高校在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上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是为解决“旗帜性人物缺乏”“区县换届后备力量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务必抓住这次有利时机,把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认定作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新增长点,在完成认定任务的同时,在实践中处理好质和量、现实与长远、认定后管理与作用发挥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