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高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元素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
任玲
[摘 要] 针对机电专业很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问题,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进行探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核心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单片机在机电控制领域的应用方法,使学生具有MCS-51单片机的硬件设计、C51指令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和串口的基本知识,具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实践技能。为了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突出思想政治元素在知识育人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政治素养;职业能力;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2019-8)
[作者简介] 任 玲(1980—),女,新疆呼图壁人,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9-0185-04 [收稿日期] 2020-11-06
一、引言
2014年上海市委指出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并首次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2]相统一的过程。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逻辑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实践性强[3]。近年来,笔者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化“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实践项目作为课程的教学项目,项目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教学项目和方法,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在知识学习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掌握MCS-51单片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包括硬件设计、C51程序设计和调试,因此,该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
(一)知识点多且概念抽象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内部结构、硬件电路设计、定时/计数器、中断、C51程序设计及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等,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诸多知识点和抽象概念[4]。例如,MCS-51定时器应用部分,包含知识点有定时器的结构、定时器的工作方式设置、初值计算、溢出处理、定时器的编程等,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
(二)内容多学时少,鲜有思想政治元素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配给“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学时较少。时间有限但内容繁多,导致教师授课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无暇顾及学生的价值观、个人素养和学习态度等素质培养。
(三)学习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学生存在团队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5]等特点,导致学生对抽象枯燥的知识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基于以上分析,将思想政治元素引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对课程进行系统改革,有利于实现实际意义上的教书育人,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一)课程目标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确定了“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6],用于支撑专业相应指标点。
1.知识目标:能深刻地領会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的主要过程;掌握Keil编程、Proteus仿真和STC-ISP烧录软件的使用。
2.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单片机系统设计、维修、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维修、维护的业务素质,使其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证安全;培养学生遇事沉重冷静、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观念和严格的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教学内容
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并梳理课程相应的教学项目和任务,根据具体任务,用到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不是面面俱到。教学中应用单片机Keil编程软件和Proteus仿真软件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仿真演示,学生可以查看每一步存储器和外设所产生的变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非常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中安装教学软件进行练习,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课程思政元素梳理与挖掘
依据课程目标、毕业需求和后续课程的要求,确定各教学项目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学时分配及教学方式等,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确定教学任务与对应的思政点,如表1所示。
(四)教学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解决课程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相衔接的问题,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務驱动法。“单片机”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7],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而动手实现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产品是学生掌握单片机技术最有效的途径。在“单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单片机小作品作为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单片机知识,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1]。
2.课堂讨论法。在每次课的程序设计部分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提问交流,最终实现教学效果。
3.将励志新闻融入课堂法。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一些国内外重要事件同学生的学习相结合,教育学生发奋图强、不断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进而实现“单片机”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8]”的育人目的。
(五)考核方式改进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考核,每一项考核中除了对专业知识点规定明确的分值标准外,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重点考核学生上课时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方法运用、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具有价值引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过程考核评价单如表2所示。
四、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笔者结合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提出高职机电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激励机制
修订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在授课前应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修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无论领导还是教师,都要重视课程思政,形成党委挂帅,其他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架构。要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人事部门要拟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职称晋升等方面[9]的激励机制,为全员育人提供有力保障。
(二)教师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要重申课堂纪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以微课、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将课程思政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合呈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提高应用实践教学效果,教师通过不断丰富课程的思想教育内涵和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改进课程的授课形式,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莫桂江,李和明,黄韵洁.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9(12):11-12+32.
[2]王红茹,唐炜.基于课程思政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19(6):84-85+90.
[3]陈丽娜,杨琳,赵建民.“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育,2020(8):105-107.
[4]龚成莹,兰聪花.基于课程思政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4):19-23.
[5]郎振红.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4):70-77.
[6]孙鉴.工匠精神: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向度[J].职教通讯,2018(20):8-11.
[7]姜忠爱,蔡卫国,牛春亮.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9):129-131.
[8]樊丽明.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重要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20(9):4-8.
[9]邢伟,郭晓彤.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讨——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24):16-21.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Course of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REN L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e cours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ask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ardware design of MCS-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51 instruction programming, timing/counter, interrupt system and serial port, and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all-round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project-led, task-driven” is adop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help the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outlook and ha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which highlights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education.
Key words: SC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political literacy; professional abilit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路径初探 2021/9/14
- 下一篇:单号信息——《《地籍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研究》 202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