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育路径探索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育路径探索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10-13 16:20:11      点击:

解傲 郭春梅 郭艳杰

[摘 要] 抓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强调教师是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关键,要准确把握高校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定位及作用。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教师政治警觉性不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师生关系淡漠和社会服务投入不足等问题,并从教师强化自身素养、更新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搭建专业化平台、科学的评价机制等视角提出了破解之道,为高校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高校教师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创新模式下的大学生专利意识培养与教育实践”(JG17DB128)

[作者简介] 解 傲(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大连医科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免疫方向研究;郭春梅(1983—),女,山东济宁人,博士,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肿瘤靶标分子及机制研究;郭艳杰 (1983—),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博士,大连医科大学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菌群与机体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101-04    [收稿日期] 2021-03-11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根据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达167.28万,较上一年增长2.42%,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们的主力军队伍中,教师整体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就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来说,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待。

一、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关键在教师师德师风

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高校教师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学习摆在首位,不断学习,认真反思,并自觉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1],防止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不鲜明”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大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多元文化裹挟的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大学生可能被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蚀,也可能被渗透了如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导致部分学生陷入政治信仰迷茫的危机。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建立文化自信。

(二)准确把握高校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定位及作用

高校教师的思想对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具有思想引领作用。高校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水平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部分教师处于一线教学岗位,长期与学生交流沟通,更易跨越年龄导致的“代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错综复杂的局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他们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外,各专业教师可通过专业课讲授,加深“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从专业知识点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在熟悉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难点的过程中,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及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时代风采。同时也要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结,把握重大事件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如我校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过程中,将思政教育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在表彰宣传校部志愿者与附属医院抗疫最美逆行者的活动中,及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科学知识体系在高等教育中的分类向精、尖、高等方向发展,不利于教师在全视野下促进个人发展,高校须登高望远、居安思危。目前高校教师整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政治警觉性不高

目前高校的師德师风评价标准多重学历和业务,轻政治和综合素质,导致了某些教师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外媒的不实报道,丑化党的形象,歪曲国家政策,诋毁国家英雄模范等师德失范行为。

(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要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准则,是职业生涯和谐发展之本[4,5]。目前很多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将论文和科研项目作为主要评定依据,部分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学术道德沦丧,出现了很多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学术造假、违背科学伦理道德、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学术不当行为的曝光。教师应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以“教风学风不正、学术行为不端”为耻,努力做到身正己正、行正影正。一些教师在教学方面也是敷衍了事,备课不充分,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一门课程的课件十几年如一日,不关注学生的想法、需求和课堂反馈,导致了在校大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生活目标茫然,甚至产生了辍学、自杀等负面事件。教师轻教学的原因也与当下市场经济的不良风气及其生活现状有关,微薄的收入不能支撑家庭的生活开销,导致教师热衷于奔波于各类会议、讲座、培训班,如同明星“走穴”般为生计忙。

(三)师生关系淡漠

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课程结束后,老师与学生零交流,有些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疑惑找不到老师解决,有些是老师设置的答疑方式学生不认可不配合,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氛围淡薄,情感偏向冷漠[6]。师生关系也存在功利化现象,某些教师将学生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与知识产权,也有些老师自居“老板”,将学生视为“打工人”,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压力承受能力,一味的要求学生以出成果为第一任务,导致了近些年屡屡出现学生自杀的报道,让人痛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教师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尊重关心学生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师生关系健康发展,建立师生情感的双向互动[7]。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关爱后,也会反馈给老师其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自我激励,学习才能充满动力[8,9]。

(四)社会服务投入不足

高校教师应立足岗位结合专业优势,投身到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在社会服务中,教师受到社会的监督,可以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加以完善。高校也可以适当增加社会服务在教师考评、职称评价中的比重,促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

三、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一)品德润身,修身立德

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课程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顺应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宝贵精髓。用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 10 ]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加强文化和艺术修养,以规范雅致的德行引领学生进步,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11 ]。立德是教师师德师风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高校教师只有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真正起到“领路人”的作用。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教师需持续更新专业知识。信息时代下,学生需求的知识量日益增大且维度增加,但部分高校教师授课使用的PPT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2 ]。目前大多数高校招聘教师要求具有博士学历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但博士人才学科知识过专、过窄,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导致知识维度单一。高校教师应告诫自己: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扎实理论功底,充分利用可获取资源持续跟进自己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延伸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新时代教师精业善学的核心要求。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教师必须在理论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

2.高校搭建专业化发展沟通平台。教师专业化发展遵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最后成为教育专家的成长规律,学校应以教师为核心,通过多种媒介搭建不同的平台,从进修、培训、科研等方面引领教师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示范、开展座谈,提供与同行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校际培训活动、教学比赛,多观摩开拓眼界,向先进主动学习,和同行交流经验,以达到提高教师业务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加快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取和传授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个性化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13 ]。很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捉襟见肘。育人先育己,教师个人应时刻保持着活跃的思维,与时俱进,自我创新,愿意接受新事物,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为教育教学活动注入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消除与学生的沟通障碍。目前的教学活动需要勇于变革,在一定的教学设施基础上,依托高校学习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学生更易接受新媒体新技术这样的知识获取渠道。

(四)建立师德师风科学评价机制

1.建立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评价机制。中央及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强调要将师德内化为自己的态度。教师职业归属感的建立依托于教育部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学校需明确问题导向,通过调研本校情况,充分了解教师的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根据教师所在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考评机制要言之有物,有据可循,易于使用,相对合理客观。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給予政策优待,真正筛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高校也可将教师社会服务作为师德师风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推选师德师风标兵,发现身边的榜样教师,有序推动师德师风评价工作。

2.引入“吹哨人”机制。1972年美国在水门事件后,《公务员制度改革法》(Civil Service Reform Act)构建了举报人保护制度。这些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吹哨人”制度也得到了各个领域的认可。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委员会及日常办公室,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与监督,但这样的机制是不够全面的。将公众带入到师德师风培育工作的评价中,更换考评视角,一起参与监督,更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比如目前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由教学督导老师进行评价,可考虑引入受教方学生一同进行监督,既让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需求以便自身改进,也改变了惯常教师与学生的零互动关系。但引入学生“吹哨人”制度后,可能会带来无中生有打击报复等非健康行为,相关部门推行此制度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制度完善,可考虑列出师德行为负面清单。

(五)高校发挥“后勤保障主力军”作用

高校要做好教師的“后勤保障主力军”工作,提高教师待遇,做好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宣传倡导,让有终身办学志向的教育人才不受名利的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中。目前高校主要存在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福利分发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可适当调整教师津贴补助,教师住房购置给予优惠政策倾斜。如尚不具备购房能力的教师,可安排教师周转宿舍,保证舒适的住宿条件。关心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定期为教师免费体检。优化教学工作环境。这些都是激发教师能动性、增加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与自豪感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3]骆军,龚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32-34.

[4]郭天笑,王燕萍,徐卫东.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义[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5):355-356.

[5]龚波.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23-24.

[6]秦苗苗,曲建武.新中国成立70年师德建设回顾总结和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21-26.

[7]林雯.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20-21+30.

[8]宋淋淋.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

[9]曾忠毅.心理学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2):102-106.

[10]古翠凤.文化四维度理论视角下的教师文化研究[J].教育探索,2005(8):112-113.

[1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2]张振,王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改革的误区及其出路——以南京师范大学毕博平台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80-83.

[13]吴朝晖.智能增强时代的学习革命——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的发言[J].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9(10):3-6.

On the Way of Cultivating Teachers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IE Aoa, GUO Chun-meib, GUO Yan-jieb

(a.Magazine Office; b.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ethics is the basic project concer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key roles of improv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 so it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college teacher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ethics, such as low political vigilance, urgently to be improved professional ethics, indiff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social service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updating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ing their teaching ability, build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platform, and constructing an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teachers ethics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thics;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