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来源: 2018-8-8 16:44:07      点击: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王丛丛, 张建恒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但课程内容繁杂而庞大,且理解困难,往往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环节进行改革,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教学论坛
A Tentative Study of Teaching Mode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Wang Congcong, Zhang Jianhe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i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 course contents are miscellaneous, hug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ich de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order to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to use knowledge, by reform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hich may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Teaching modes; Teaching reform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利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新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以微生物学为基础,在一般性地研究普通微生物规律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微生物的活动在各种污染物处理中的作用、对人类 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环境净化工程中的原理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高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必修课,是一门涵盖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专业的交叉学科,因此该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而琐碎,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教学内容优化
我校开设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采用的教材为周群英等编著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4版) [2]。该书知识点较多,涉及面广,但学校配套学时较短,要想在学校所安排的学时内将教材内容全部讲授给学生,往往会造成教师上课疲惫,而学生又不能完全掌握,甚至造成学过即忘的现象。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对各章节进行适当取舍,做到重点、难点突出。例如,在病毒这一章,应重点讲述病毒的繁殖过程,特别是以大肠杆菌噬菌体为例侵入宿主菌内复制、繁殖及释放的全过程,其他知识点到即可,课下由学生自行学习了解。
二、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结合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3],学生对其缺乏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填鸭式”的讲解,学生不但难以理解,往往还会造成兴趣低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例子,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在绪论部分,首先讲述了微生物最为常见的一些应用,像发酵馒头、酿酒等等;再就是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时时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如每张纸币带细菌约900万个,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万个细菌,而人体的表面和体内也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和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在讲到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时,介绍了一些能够降解石油的“超级细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微生物在海洋污染、生态方面也发挥了极大地作用,同时也与本专业特色相结合。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将现代化技术引入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讲述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用图片来展示各指示生物,两个视频短片分别演示实验室和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处理工艺及实际应用,不但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微生物在水污染环境的应用。此外,我们将每一章节的学习要点进行汇总,上传到学校的EOL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供学生参考预习,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具有针对性的听讲,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性,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被动的”去听、去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乏味,没有新鲜感。因此,我们尝试将一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分为几部分,将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虽然表现参差不齐,但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部分既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而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专业特色,学生兴趣不高且缺乏良好的实践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推行实验预习制,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往的实验教学一般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只是机械的去完成实验,而不知道此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又何在,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一种“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被动局面。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实验预习制度。首先,在开学之初,我们将实验题目、基本要求上传到EOL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并撰写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所需仪器、材料等),然后老师审阅。
(二)增加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前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且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我们发现一是学生对于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兴趣不高,二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前面学的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模糊,从而增加了实验教学的难度,并且也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技能和创新意识。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调整了教学顺序,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在后面微生物的鉴定中相对重要,因此,我们将“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和“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的个体形态观察”合并为一个实验安排在理论课“真核微生物”结束后进行,让学生从最基本的静态玻片标本到动态的原生动物,不仅加强熟悉显微镜的操作,还能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与课本理论知识、图片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印象。同时,我们还增开了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实验,放在理论课结束之后。针对开放性实验,我们将实验内容适当放宽,如在进行“黑白瓶测初级生产力”的实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水体像学校里的池塘、学校周边的一些河、湖(滴水湖)、海(东海)等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思路,并进行试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还能够与我们的专业相结合。
(三)完善考评体系,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过去实验部分成绩基本以实验报告为主,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编造实验结果、抄袭等现象。为了杜绝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我们对考核体系进行改进,包括以下几方面:(1)预习报告,占15%;(2)出勤情况,占10%;(3)平时表现,占40%,包括实验态度、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实验设计等;(4)实验报告,占35%,包括结果分析、总结与讨论等。
结语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结合我校以“海”为特色的办学目标,需要将一些海洋微生物、微生物在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及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不断融合进去,因此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梁国斌, 刘维平.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7(2): 68-70.
[2] 周群英, 王士芬.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张建恒, 马玉欣, 霍元子, 王丛丛. “三微”综合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2): 250-252.
[4] 王琳.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45: 203-204.
[5] 吕绿洲, 林海, 陈秀枝, 李天昕.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 2014, 41(10): 2149-2153.
基金项目: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A2-0203-00-100328)
作者简介:王丛丛(1984-),女,山东德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环境适应机制与分子进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