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1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医学院校心理育人新模式微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1期
李茜 吕杰 刘林艳 叶剑辉
[关键词] 健康中国;医学院校;积极心理学;心理育人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健康医学院文明品牌项目“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2021年度上海健康医学院师资百人库项目“PCDF生涯辅导实务”(A3-0200-21-311007-28);2021年度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融合”(20YG50)
[作者简介] 李 茜(1987—),女,江西玉山人,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077-04 [收稿日期] 2021-10-08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人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人民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阶段性胜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大健康,大卫生”的健康战略,关键在医学人才,基础在医学教育。2020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系统部署。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开阔的视野、精湛的医学技术,更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医德。医学院校实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做好心理育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育人的概念和功能
(一)心理育人的概念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大力促进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的重要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1]。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将心理育人作为立德育人的重要内容,视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认为,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的方式来实现育人,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教育目的[2]。简而言之,心理育人是指通过积极心理健康理念,采用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心理育人在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青年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意识建立的关键期,而当前青年大学生处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潮头上,更易产生内在的茫然和不适感等。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同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前期一般更为隐蔽,为心理危机预防带来了困难。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非常看重自身利益得失,倾向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指出了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如价值观缺陷严重,成长动力不足,孤独感强,抗挫折能力弱,社会化扭曲。高校心理育人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因此,构建新的心理育人模式、提升心理育人成效具有现实意义。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奮斗目标的交汇期,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急需树立坚定的信心、拥有健全的人格、激发自身内在潜能以应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的生存环境。心理育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尊重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健康中国视角下,高质量医学人才需要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尊重,也应具备特定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应对成长中的各类挑战,最终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加大对心理育人的投入,探索更有特色和有效的心理育人模式。
二、积极心理学对医学院校心理育人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医学院校心理育人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更有幸福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紧跟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转变了传统心理学关注病人的消极治疗模式,而更多去关注和服务于普通人,重在培育人的正向力量,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获得更健康和幸福的生活[3]。医学院校应转变过多关注问题的育人方式,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树立积极取向、以生为本的育人观,协调多方资源和采用多样化育人手段,激发引导医学生感悟生命意义,探寻幸福之路,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进一步激发医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能。将心理育人与思想政治育人有效融合,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育人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积极心理学内容可以为健全医学生人格提供理论指引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不断发展与重建的关键时期。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人格的健全体现在个体内在能与外界世界协调平衡,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成为幸福的进取者。医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会面临着高负荷工作的压力,需要遵守严格的伦理规范,具备特定的医学职业道德;所以,医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人文素养和素质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尤其是它提出的六大美德和24项积极品质,可以为医学生人格培养提供借鉴。
三、“二五六”心理育人新模式
上海某医学院依托A辅导员工作室平台,进行心理育人和思想政治育人融合创新探索,助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室从积极心理学出发,以培育医学生积极情绪、积极心态及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激发积极行为为目标,依托多元化载体,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浸润式心理育人模式。初创阶段,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创了“1+1+N”医学生“健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中前“1”为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思想引领主线要求。后“1”是指突出心理育人的规律性、特色性和专业性。“N”是指结合文化、网络、实践基地等多元化育人资源,通过心理剧、心理文化、沙盘、剪贴画等多种体验式、浸润式方式提高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五六”心理育人模式是对“1+1+N”模式的深化探索。依靠心理学背景辅导员和心理育人学生朋辈两支队伍,扎实运用“心评估、心文化、心服务、心学堂、心实践”五个模块,切实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智慧与知识、勇气、正义、仁慈与爱、修养与节制,以及心灵的超越等六项美德(囊括了24项积极心理品质)。它从积极视角切入,更加系统性和针对性地助力医学生不断了解自身的优势,积累心理资本,塑造形成与医学人才相匹配的心理品质,激发医学生的自我意识,关注个性化优势特质,鼓励其实现生涯梦想。
(一)建设两支积极心理育人服务队伍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育人工作,首先需要建设好积极的育人组织。工作室组建了辅导员心理育人团队和学生朋辈心理服务团队,对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进一步开展了积极心理学相关的专业化培养。通过培训督导、案例探讨、心理沙龙等形式,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自身的积极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同时,从学生党员骨干或心理委员中选拔一批对心理工作有兴趣、能服务的学生,组建成“健心”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辅导员队伍的指导下,优先接受积极心理学相关培训,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同时提升心理层面的朋辈辅导能力。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达成共识,共同探讨工作室的心理育人服务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心理育人服务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打造五个“健心”模块
工作室通过探索优化运行机制,实现平台载体拓展,引入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开展文化性、特色性主题活动,围绕“心评估、心文化、心服务、心学堂、心实践”五个模块服务内容,开发多元化服务形式。
1.实施“心”评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采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关量表、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医学生的心理优势或心理资本进行挖掘与评估,形成医学生心理资本档案,以便于跟踪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学生通过“心”评估,发现和掌握自我在人格中的优势和劣势,在生涯选择的道路上更有方向,同时能结合未来职业发展中要求的特殊特质,有侧重地进行自我培养和提升。
2.弘扬“心”文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育人要求创设一定的积极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积累而成的,包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积极挖掘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丰富的养分。以心育心、以博启智、以雅塑格,工作室发挥传统文化精髓的心育功能,同时结合医学生成长的需要,充分挖掘医学史资源。通过工作室文化走廊、文化墙、文化节的文化象征符号的装点和营造,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医学史中的精神以新的形式被感知和体验,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心育功能。
3.开展“心”服务。针对不同的医学生个体和群体,提供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在个体咨询上,利用问题契机,走资源取向,采用叙事等人本主义疗法帮助学生积极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潜能,提升心理弹性,拥有更好的幸福感体验。开设固定的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团体辅导,融入更多艺术表达性疗法,组建系统性成长团体,形成品牌性辅导活动。
4.开设“心”学堂。线上学堂通过在自媒体上开设栏目,定期推送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术分享,如大学生群体中的“小确幸”分享、常见“微烦恼”案例分析、“微训练”的方式方法、谈心谈话技巧,创造关爱生命、体验幸福的环境与氛围。线下通过增设积极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注重积极心理学体验式技术手段,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形成高品质心育课堂。
5.开展“心”实践。在前期评估、学习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心”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心理育人成效。如定期举办心理文化大赛、心情故事分享会、积极成长情景剧大赛、心理主题演讲、心理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微体验”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和积极心理服务能力。
(三)提升六大美德
積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与彼得森经过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咨询等研究方式,共同撰写了《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并于2004年出版。书中描述了各种能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与美德,并且将它们概括为世界上每种文化都认同的六大美德: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每个美德中还包含着性格上的几个优秀品质,如创造力、好奇心、热情、感恩等共计24项积极心理品质[4]。“二五六”心理育人模式围绕六大美德进行研究,系统化开展育人工作,为医学生的人格赋能,使其提升美德优势,以更好地应对在校的学习生活压力和未来的职场挑战。
医学生拥有了积极的体验和乐观的心境,在面临挑战时方能“医”路向前,矢志不渝;医学生拥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坚守医者初心,卓越成才,担当健康使命。“二五六”心理育人新模式跳出传统的单一的心理育人思路,积极顺应大思政背景,从优势的视角出发,融合高校党建、思想政治育人经验与资源,更系统和精准地服务于医学生的心理成长。此模式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实践,融入更多本土化元素,不断修正完善,培养卓越健康人才,助力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上一篇:2022年第21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融入思政元素路 2022/7/8
- 下一篇:2022年第20期·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 2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