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6-15 9:09:58      点击:

朱磊

[摘 要] 新时代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坚持“铸魂育人”理念,秉持“立德树人”理念这一宗旨,贯彻落实“育时代新人”理念所蕴含的目标发展要求,推进理念创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内容体系构成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进内容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日常工作机制、队伍工作机制、信息舆论引导机制和领导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

[关键词]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前期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分析”(20ZD211);2019年度中南民族大学重点教研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的实践育人实效研究”(JYZD19037);2020年度中南民族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KCSZX20025)

[作者简介] 朱 磊(1982—),男,湖北宜都人,法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9-0167-04         [收稿日期]2021-02-01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1]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基本方向和實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平台,肩负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更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胸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抓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专业。

一、进一步推进理念创新

(一)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要扣好青年的“第一粒扣子”。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围绕“铸魂育人”展开的,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遵循基本,也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粒扣子”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出“育人之魂”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普遍真理“真信”,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前景“真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一项将“铸魂育人”所蕴含的“四真”转化为人才培养实践的光荣事业。实现“四真”的转化,关键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领悟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国大地“旧貌换新颜”的沧桑巨变,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激发“真信”“真学”的主动性,注重“真爱”“真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要将“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个人全面发展和服务大局意识的协同提升,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激励,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合理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疑难和现实问题。注重在实践中锤炼品性、增长才干,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引导他们认识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片面发展的危害,克服简单化的思维倾向,明确自我价值选择,切实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素养[2]。

(二)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宗旨所在。百年树人,立德在先。“德”是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格体现。只有树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进一步担当民族的复兴大任。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要求我们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我们加强队伍建设,在一代又一代“先生”的垂范传承中,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要求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注重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3]。

(三)育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是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是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后备力量,是能完成“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生力军,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肩负者和担当者。时代新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培育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所系。时代新人之“新”,一则成长阶段处于新时代,二则发展目标肩负新使命,三则成长环境需要应对、开创新世界格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育新人”,关键在于科学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世界这“三新”的特征要求,立足专业学生的思想实际,确立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育人目标,既要防止树立的目标过高,导致因无法完成而半途而废,也要避免树立的目标太低,致使容易完成而缺乏动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规律,掌握专业发展的特点,探索育人的科学方法,使专业建设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握专业建设的时、效、度、质,既能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又能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做到“育新人”与时代发展“同频率”。

二、进一步推进内容创新

(一)推动内容体系创新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内容的创新,要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结合专业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工作。二是要旗帜鲜明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巩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贴近实践、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及时帮助、引导专业学生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国情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坚定专业学生的“四个自信”。三是要将中国精神教育贯穿始终,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心,激励学生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昂扬精神状态,把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要点,不断发挥先进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典型、扬新风,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養成道德荣誉感,践行道德行为。五是要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注重锤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倡导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人文关怀以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盖面非常广,与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其内容广泛体现在校园文化生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等诸多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内容要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一方面,要注重充实时代内容。时代内容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时代使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等重大问题上的综合体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要凸显“四个自信”教育,重视“四史”教育。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典型内容,即具有鲜明实践特征的具体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它旨在快速应对学生碰到的重大现实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由于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深刻变动,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关于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新认识和新回应。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内容,要着重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图景、新话语和新特征,以增强专业学生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本领才干。

三、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

(一)创新日常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日常工作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专业建设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需要“久久为功”。创新日常工作机制,要在“久久为功”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和办法,引导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深入学生当中,搞好班集体、宿舍和年级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推动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建立社会实践支撑和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努力补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三门”(即家门、校门和就业单位门)经历造成的实践能力短板,积极引导他们打开心门、走出校门、迈出家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实践锤炼中育才育德。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理论教学的途径,注重专业不同年级实习实训与专业能力提升、社会认知能力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着力增强他们理论与实践互相融合的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奖励、补助、资助等工作,要注重大数据工具的应用,避免大张旗鼓式地帮扶,因生定策、精准滴灌,既解决了学生的现实困难,又于无声中温暖了人心。

(二)创新队伍工作机制

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是关键。当前,需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健全队伍建设机制,把好“选人关”,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及心系学生成长、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优秀人才,选拔到专业教师的队伍中来。要注重培养,逐步形成有类别、分层次、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能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培训经历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构建从中央到地方层次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要重视队伍管理机制的创新,立足“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基本要求,不断优化校、院、专业三级管理体制,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精品意识,深化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自律意识,不断严格要求自我;要注重借鉴和吸收,把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专业满意度和美誉度。第二,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育人意识,使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要坚持把教书与育人统一于课堂与课外的各个环节之中,将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要处理好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以德垂范”“以学模范”,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示范作用,以坚定的立场、扎实的知识、独特的魅力对学生正确“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要制定完善的规定和政策,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中探索明晰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考核细则,营造良好的工作格局。

(三)创新信息舆论引导机制

信息时代,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舆论风向,把握专业学生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信息,把握主动权,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工作的基础能力要求。创新信息舆论引导机制,需要专业建设者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工作者,发挥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手段的综合优势,养成信息搜索、信息分类、辅助决策的学习和工作习惯,逐步树立平台思维,准确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形成动态型工作节奏,着力提升应对实发、突发、偶发群体性和个别性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工作机制。一是要着眼大局,建立生情跟踪、研判和处置机制。围绕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密切跟踪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学生的舆情信息资料,形成学生舆情动态报告,为及时有效地排查各种思想问题、矛盾隐患打好基础。二是深化“阵地”意识,牢固占领思想文化传播的网络制高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信息交互方面广覆盖、高效能的特点,加大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力度,把校园网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要特别注重校园网的整合建设,将校园网融入学生常用的手机等便携媒介之中,打造服务学习、便利生活、解决思想难题和引导道德行为的融媒体终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信息化平台。三是要遵循“法治”导向,不断健全网络立法,重视信息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使师生懂法、守法,自觉抵制有害网络信息的传播;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立场坚定、战斗力强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占领网络传播主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

(四)创新领导管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1]这一重要寄语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目标要求,即构建四要素兼备、良性运转的工作格局。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目标,在于健全协调有效的工作格局;创新领导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在于党委、党政、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四要素作用的正确有效发挥。其原因在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1]。达成这一目标要求,就要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在内的大思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善统筹,在党政齐抓共管上细谋划,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上勤梳理,在全社会协调配合上出新招,在专兼职队伍紧密结合上有保障,在学生自我教育上求实效[4]。

實践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相关思考,虽尝试在扣紧时代脉搏、贴近实践发展中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对于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呈现的新图景、新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发展的新需求,在深度、力度和广度方面仍有待深化。唯有继续深化问题意识,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方能不断适应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新的发展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和输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佘双好.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发展过程及基本观点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7-12.

[3]艾四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J].思想教育研究,2020(9):3-5.

[4]沈壮海,李佳俊.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11-16.

Three Key Points for Undergraduate Major Constru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ZHU Lei

(Institution for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of Marxism,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truct undergraduate major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firmly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talents”, adhere to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ncept of “educating new talents of the era”, and promote concept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content system composition and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of undergraduate major constru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content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constru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e the daily work mechanism, the team work mechanism, the information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chanism and the leadership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further promote mechanism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major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