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思教学研究
[摘要】探讨“情思英语”的内涵,重点研究culturetime中的情思教学,探讨如何实现“情”与“思”的有机结合。情思英语教学中,教师该遵循个体差异性原则、思维发展原则、有感而发原则来培养出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将他们塑造成一个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自主思考能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新时代学生,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情思英语教学;英语教学;culturetime
字面意思上来说,情就是感情,只有将感情有效地融入课堂,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思一般来说就是你的思想,思维,思考,一堂英语课只有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来,他们才能深入的深刻的学习好这节课的新授内容和知识,所以一节情思课堂的英语课应该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用情感激发思想,用思维辅助情感去辩证地看待问题。
一、情思英语教学的内涵
传统英语教学是知识技能传授型,而情思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前者到后者是一个不小的转变。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思想,将学生内心的情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可能改变乏味枯燥简单的吸收知识的英语传统教育现状,使学生“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情思英语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激发情感、感知情境、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但是情思英语一般会有一个贯穿的主题,设定一个特定的情境,通过教师的一系列引导,学生的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策略。
二、情思英语教学原则
课堂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效果发挥得最好。所以我提出情思英语教学的几个原则:
(一)个体差异性原则个体差
异性原则是指在情思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并且接受学生在情感水平、情商水平、思辨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杜绝一概而论,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问题、不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设计丰富的,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教学活动,采取分层教学手段。
(二)思维发展原则思维发展
原则是指在情思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高年级学生思维更加缜密且理性,教师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三)有感而发原则有感而发
原则是指在情思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真实的情感、情绪,有机地将学生的真情实感与英语课堂结合起来,做到激发真实情感,切勿为了情感升华而营造出虚假的课堂氛围。只有真正的情感才能鼓励学生在这种情感氛围中带着自己的思维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真正的有感而发,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三、情思英语教学在culturetime中的实践
这几年的课程标准中体现的就是要求同学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新时代的学生应该保持着对自己文化的热爱的同时,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拓宽视野和眼界,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的差异,就比如送礼物这方面。西方国家的人大多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打开礼物并且表达他们对礼物的喜爱之情。而在中国,当着人家的面打开礼物是不太礼貌的。这两种文化中的送礼习俗就是这样大相径庭。在六上的英语书中就有中西方发明创造的小知识介绍:TheAmericansinventedthefirstaeroplaneandtheBritishinventedthefirsttrain.而现在的有所变化的新教材中,对这项内容作了修改。主要是增加了中国的发明:指南针。TheChineseinventedthecom-pass.TheBritishinventedthetrain.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为了他们感受到其中的民族自豪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认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从这个细小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作为日益强大的经济体和大国,除了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同时也要强调自身的民族文化。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恰巧符合情思英语教学的要求。情思交融,以情促思。在学习文化板块时的中国文化,更加能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作为华夏儿女的使命感。这种情感必然是真挚的,充盈的,在这种情感下,教师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和环节。在学习了解这两个伟大的发明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举办一个中国古代发明介绍会,分成若干小组,同学们提前在网上浏览相关资料并且选定自己要介绍的内容,小组之间通力合作,在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让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通过不同的素材收集,把这些素材积累起来,追求思维的碰撞,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同时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多方向、全面、深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子我们的情思课堂才会更加具有吸引力,让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堂情思飞扬。
【参考文献】
[1]张辉导.小学高年级数学“情思”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教师,2019(02):55-56.
[2]林崇德.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姜悦
- 上一篇: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加强途径 2021/4/12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教学激励机制探析 2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