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11期·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科研”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1期·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科研”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17 11:10:44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1期

黄紫薇 王晶会 韦义萍

[关键词] 护理科研;科研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护理;护生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护理科研’课程建设为例”(2020JG147);2020年度广西医科大学重点教材建设立项项目“护理科研入门(案例版)”(Gxmuzdjc2022);2019年度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创新创业背景下‘护理科研’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9XJGA17)

[作者简介] 黄紫薇(1995—),女(壮族),广西天等人,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王晶会(1999—),女,河南周口人,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韦义萍(1962—),女(壮族),广西金秀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1-0153-04 [收稿日期] 2021-09-07

2011年护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确定为一级学科,显示出护理学科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生不仅要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护理科研”作为必修课程,在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研意识缺乏和科研能力不足,这势必成为阻碍护理学科发展的主要障碍[1]。要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关键在于恰当的课程设置和优化培养过程[2]。本研究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实践中,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教学方法

1.教学课程内容整合。从基础知识、结合专业和课题应用三个层次精编理论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科研步骤为基础,知识链条为:选题→科研设计→预实验→科研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编制《护理科研入门》(案例版)教材,辅助教育教学。

2.建设“护理科研”网络课程,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建设“护理科研”网络课程,丰富教学资源,满足教与学的需求。教学资源包括:(1)基本资源:课程视频、课件、习题作业、教学案例、文献资料等。(2)拓展资源:专题讲座库、在线自测、课程论坛、微信公众号等。

3.“融研于教,以研促教”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为例)。课前:(1)教师于课前一周将学习要求、学习任务在学习通发布,并在学习通学习相应的学习内容。(2)各小组按照教师提供的Word版“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制作成问卷星调查问卷,学委与各小组组长讨论分配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其他专业的学生,每组调查15人,不要重复调查。各小组自行组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注意组员培训、调查过程质量控制、问卷回收,并将调查结果的问卷星Excel文档上交)。(3)各小组讨论实验报告三,课上每组派代表分工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课中:(1)第一阶段:学生扫码签到,由各小组派1名学生代表就本组线上调查遇到的问题及结果发言,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统一讲解如何进行线上和线下调查、线上和线下调查的优缺点、组员培训、调查过程质量控制、问卷的回收。(2)第二阶段:各小组派1名学生代表发言,对课前布置的作业(调查问卷)不完善的地方,给出修改意见。教师最后总结介绍完整问卷的结构,点评学生回答的不足之处。针对问卷的开放性问题“有人认为,要体现人生价值观,就应该努力追求最大程度的享受,而且就是来享受的。对此你怎么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3)第三阶段:派代表发言小组作业讨论的结果(量表分值计算),说明计算思路、过程和结果。教师针对學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并总结,最后统一讲解量表的信效度测量方法。课后:(1)线上:针对此次课的内容,在讨论区中创建专题话题,学生发帖互动,谈谈自身的学习感受及课后疑难点,教师课后参与讨论及答疑,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2)线下:教师针对答错率较高的题目和知识盲点进行讲解。(3)课外实践活动: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源于创新实践活动,通过科研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三)效果评价

1.形成性评价。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对学生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线上成绩、期中测试、课题申请书、综述论文、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绩进行分析。

2.科研能力自评量表。采用潘银河等[3]编制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修订后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1,重测信度为0.902。该量表有6个维度,依次为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完全能做到4分,无法做到0分,总分0~12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越强。在课程开课前、开课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学习通发放问卷,向护生解释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发放问卷,强调所选答案无对错之分,护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发放问卷76份,回收问卷76份,有效问卷76份。

(四)统计学方法

1.通过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进行分析,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学生平时、总评成绩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学习风格,分析不同成绩的学生特征。

2.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干预组护生学习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线上、线下学习效果分析

1.线上学习效果分析。据线上统计,本学期学生章节总学习次数达9768次,平均每天平台使用次数达106次;从总评成绩上看,高分段人数居多,80分以上人数达42人,占比55.3%(见图1、图2)。

2.成绩聚类分析。通过表1各项目分数聚类中心分析,可将学生归纳为五类学习风格:第一类学生有18名(23.7%);第二类学生有9名(11.8%);第三类学生有14名(18.4%);第四类学生有17名(22.4%);第五类学生有18名(23.7%)。

(二)开课前、后护生科研能力得分情况(见表2)

三、讨论

(一)混合式学习有助于提高护生科研成绩,多元化的成绩构成可促进综合能力的增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平台学习次数高,学生总评成绩全部合格,80分以上的学生居多,其归结于混合式教学强调全程管理和多元化考核,重视实践学习与自主学习考核比例,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4],课后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加大,对于平台的使用量也会逐步增多。学生各类成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类学生平时成绩较高,说明这类学生平时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但期末卷面成绩较低,应着重提高这类学生的护理科研基础知识;第二类学生线上成绩、课题申请书、期中测试、期末考试、期末总评成绩均较低,说明这类学生没有重视课程学习,教师应对其进行学业预警,正确引导学习;第三类学生总体学习情况良好,各项成绩均位于前列,说明这类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主观能动性强;第四类学生线上成绩、期中测试、期末考试成绩较低,只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学习,课堂不活跃,参与讨论少,对护理科研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较低,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管理;第五类学生实验成绩、综述分数较低,说明这类学生不重视平时成绩,不重视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应该加强对这类学生科研实践的管理。

(二)混合式学习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开课后较开课前提升得较为明显(P<0.05)。护理研究课程内容难度相对较大、结构复杂[5],因此理论知识应以科研步骤为基础,重新梳理、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将知识链条简化并重点化,同时编制《护理科研入门》(案例版)教材,辅助教育教学。我们还要开设线上教学,以学习通为载体,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资源共享[6]。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以实践促发展,提高其科研技能的综合素质。

开展“护理科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提高了护生科研成绩和科研能力,促进了专业教育与现代信息教育的有機融合,促进了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组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对成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在下一个教学周期,将在本科护生中进行应用,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