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12期·新农科背景下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2期·新农科背景下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16 11:54:50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2期

任永哲 刘银银 关小康 殷贵鸿 林同保

[关键词] 新农科;研究生;作物学;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教育)“‘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2019SJGLX068Y);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本硕博贯通培养拔尖创新农林人才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SJGLX040Y)

[作者简介] 任永哲(1981—),男,河南延津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作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林同保(1962—),男,河南武陟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农田生态与水分高效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2-0153-04 [收稿日期] 2022-01-0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包括作物学在内的农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高层次农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错位,在作物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基础研究能力培养,忽视实践教学和田间试验能力培养的问题,且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分度不高[1]。由于作物学属于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当前研究生的选题内容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存在不同程度脱节,加上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2],导致很多研究生对作物生产过程不够熟悉,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2019年6月,在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上,全国53所涉农高校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农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3]。新农科建设主要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提升涉农专业,布局适应新产业发展需要的涉农新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4,5]。由于新农科建设要面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因而迫切需要对包括作物学在内的农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进行创新,着力转变农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6,7],加强农科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8],以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农科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针对当前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之间部分脱节、科研训练体系和方式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农业对作物学高层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等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对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对其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进行了创新[9,10]。近年来,分别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实践。

一、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作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

新农科建设的“新”字主要表现在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于作物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培养体系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足,课程培养体系区分度不够高。我们针对这两类研究生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目标的差异,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种类型研究生的课程培养体系进行了重构和优化。

(一)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1.强化了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中应用基础研究型和科研前沿型教学,增加了作物学、生物学基础研究前沿课程所占比例,由学校聘任的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担任授课教师,培养学生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把握学科研究前沿的能力。

2.优化了现有专业讨论课程。在每位研究生与导师商定的研究课题基础上,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课堂交流和讨论,培养研究生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对研究生学术论坛进行了创新。由研究生自主组织、自主选题和自我管理,定期举办,成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4.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作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杰出人才来学校做学术报告,定期开展绍骙论坛①,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让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第二课堂。

通过上述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作物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1.加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中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设了“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与政策”和“三农政策”等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由熟悉“三农”形势、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担任授课教师。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树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并着重对其实践能力和技术創新能力进行培养。

2.学校与研究生实践基地共同开设作物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挖掘其应用型潜能。

3.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学科知识背景优势,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的创新成果可以量化后计入研究生个人选修课学分。9280E7B5-09A7-4A37-9ABC-D8E5AA561F55

通过上述方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应用型作物学人才。

二、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的创新

虽然同是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新型农科人才,但作物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作物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异。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或后备人才,而后者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当前,这两类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区分度不够,普遍存在专业硕士被当作学术硕士培养的现象,这与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一)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方式

1.实行导师组制度。除配备一名研究生导师作为主导师外,由所在课题组的其他教师或研究方向相近的课题组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负责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和论文撰写,增加了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机会,保障了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例如,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农田生态与水分高效利用团队由5位教师组成,所带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环节全部由导师组共同指导。

2.组织并鼓励研究生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其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和一些高校主办的暑期研究生培训班;组织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活动,轮流进行学术报告,学院给予适当的补贴。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培育更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启发其创新思维。

3.积极推动研究生国内外联合培养。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优势科研资源,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以多种形式与国内外优势培养单位开展合作,积极推动研究生国内外联合培养。通过联合培养,迅速缩小与国内外优势科研平台的差距,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方式

1.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指导的“双导师制”。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从学校的实践基地、实习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校外导师,对实践期间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培养效果。例如,河南农业大学与当地涉农部门结合,利用西平县研究生实践基地、温县实践基地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生实践教学。

2.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时,注重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其中,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在生产实践中锻炼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多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3.以各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基地为依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和科研进行对接,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试验平台,以及国内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等实习基地;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选派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农业技术区域综合试验站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课题研究需要,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进行对接,为每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确定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了实践环节的培养、锻炼和对实践环节的考核。通过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体系和《作物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了以实践特色为主的多样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三、作物学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改革

除在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开展改革外,学校还在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通过邀请作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讲述奋斗历程、分享人生经验和科研经历,引导研究生立志投身农业科研和农业服务,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学校还以多种形式开展“三农”系列教育,引导研究生热心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爱农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衔接。例如,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每年举办弘农文化节,自2016年首届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文化节紧扣农学专业特色,通过专家讲解、展板宣传、实物展示、品尝鉴赏等形式系统介绍学院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科技创新团队勇攀科技高峰、追求卓越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努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大力量,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农学院弘农文化节已经成为学校弘农文化育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农学院还在全校率先建立了“知行本草园”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担当强农兴农使命,鼓励学生从教室走进田间地头,加深理论与实践融合度。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着重培养其服务“三农”的情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愿意为“三农”发展奉献自己的所学。积极发挥研究生会的管理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每位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重点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例如,河南农业大学在绍骙试验班实行“本硕连读”制度,与作物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制度相衔接,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研究生培养以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的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物现代农业试验区建设为平台,在校内导师和基地导师的双重指导下,参与现代农业试验区建设的全部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引导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其创新精神、大爱情怀和担当意识的培养。

通过上述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步形成了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两种不同评价体系。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点对其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进行评价,同时,还对研究生日常管理实施量化考核,主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出席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撰写读书报告、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等。通过建立研究生个人档案,对研究生个人成果、学习、荣誉、德育等动态情况进行记录,保持了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对其综合专业素养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形式灵活、持续优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在校地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分别与焦作市、许昌市、舞钢市、西平县等地方政府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与郸城县对接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温县共建河南农业大学温县小麦产业研究院。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同时,有力推进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也为作物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自2015年以来,河南农业大学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了六届“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层论坛暨黄河论坛”,大力推动了学校作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与全国作物学领域专家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作物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对这些学术会议的深度参与,也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增强了其探索科技前沿的动力。9280E7B5-09A7-4A37-9ABC-D8E5AA561F55

综上,学校通过上述作物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改革,主动适应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作物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为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卓越农科人才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