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4P医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4P医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6-11 15:37:58      点击:

[摘 要] 医学模式是认识和解决医学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法。4P医学模式(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参与性)主张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实现疾病防控,这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提出4P医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有以下启示:通过健康数据管理实现“预测性”;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实现“预防性”;通过自主健康管理实现“个体化”;通过健身社群管理实现“参与性”。

[关键词] 4P医学模式;大学生体质健康;健康促进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重点项目“基于智慧校园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系统的构建”(2018SK004);2018年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重点项目“基于职前健康教育的体重管理课改实践”(2018JG05);2019年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功能健身与塑身”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 杨智翼(1981—),男,湖北武汉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健康体适能与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9-0043-04    [收稿日期] 2021-01-22

随着全球疾病负担的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的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人已达3.3亿[1]。因此,健康医学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加之人类基组计划的实施完成,4P医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更强调人的主动性,倡导“预防重于治疗”,旨在通过预防性健康检测、营养和药物干预,达到防病于未然的效果,使医学的目的由防治疾病转向维护健康[2]。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该模式充分体现了“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的理念,也为落实高校健康教育政策,实现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政策背景

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漠,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不足,不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危险因素”。可见,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019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2020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并提出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还要求“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可见,上述政策分别从高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职业管理等方面对体质健康促进提出了具体要求,提示高校应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规律,探索体育教育、健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之路。

二、4P医学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冀中等认为,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的科学发展和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3]。《医学人文科学词汇精解》指出:“医学模式是指人们的医学观和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结构,其核心是医学观,包括人体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预防观和医学教育观”[4]。巩睿智等认为,医学模式指人们研究医学问题和医学实践中所遵循的总原则和主要方式,即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的哲学观点[5]。综合上述观点,“医学模式”可简单理解为认识和解决医学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4P医学模式

美国系统生物研究所的David Galas和Leroy Hood提出的4P医学模式包括预测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等要素[5]。它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张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实现疾病防控。考虑到高校健康教育目标(包含改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行为和主动预防疾病等)与4P医学模式各要素间有着高度相关性,提示可从该模式中寻求经验与启示。

三、4P医学模式带来的启示

(一)从“预测性”到健康数据管理

“预测性”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或有明確表征前,通过医学检查对其进行预测,提前预知可能的疾病倾向及其转归情况等[6]。因此,健康体检、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调查、健康体适能检测、体质健康测试等手段均可用于预测学生体质健康的状态与风险。

第一,心肺耐力。谢敏豪等提出,心肺耐力反映体力活动习惯、生活方式、疾病及遗传的共同效应,可作为反映个体体力活动水平的客观指标。[7]因此,考虑到心肺耐力对身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可根据入学体检时的内科检查(如心脏、血压等)、家族遗传病史调查、肺活量和800米/1000米跑成绩,大致预测其心肺耐力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风险。这既能为大学生锻炼心肺耐力提供心率监控的参考依据,又能为选拔高水平学生运动员提供健康准入标准。

第二,身体姿态。李立等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不良体态的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体态训练,必要时对不良体态进行功能性训练加以纠正。[8]因此,考虑到身体姿态对技能学习、损伤风险与职业形象的影响,可根据入学体检时的外科检查(如脊柱检查)、体态评估和FMS功能性运动测试的结果,大致预测其身体运动系统的现状。这既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升动作精度并降低损伤风险,又有助于针对常见体态问题给予精准的预防和改善建议。

第三,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体现了健康素养,它对体质健康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可利用相关调查结果预测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以便制订促进方案。如利用健身数据可预测锻炼习惯与运动能力,利用作息数据可预测睡眠质量与精力状态,利用饮食数据可预测口味偏好与进食分量,利用身体成分可预测营养状况与肥胖程度。

因此,依据多种手段收集并分析关键数据,有效评估体质健康现状,预测运动损伤和患病风险,有助于提升体育工作的精准性,落实体质健康促进的“预测性”。

(二)从“预防性”到生活方式管理

“预防性”是指在疾病发生前对其进行预防,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消除或减少外界致病因子的危害[6]。因此,体质健康促进的效果呈现,有赖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锻炼、饮食、睡眠和情绪等方面的习惯养成。

第一,科学锻炼。尹忠根等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存在严重缺位,培养运动习惯应成为大学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9]因此,应多渠道地开展运动教育。如线下,在体育课内融入功能性健身练习、在课外举行户外体能活动、推广校园跑项目等;线上,鼓励学生分享智能软硬件上的信息及健身成长经历等,以便引导学生树立健身观念,明确运动需求,制定运动处方,培养锻炼习惯。

第二,合理饮食。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饮食健康因素仅次于遗传因素,成为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第二影响因素[ 10 ]。从关于早餐食用频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可知,营养状况与体重正常者体质健康不及格率明显低于体重过低者和超重/肥胖者[ 11 ]。因此,应多渠道地开展营养教育,如按时吃早餐、蛋白质摄入达标、熟知“营养成分表”、掌控饥饱感等,以便引导学生树立营养观念,明确营养需求,制定饮食处方,改善饮食习惯。

第三,高效睡眠。陈冰等认为,睡眠效率与BMI呈负相关,提高睡眠效率可有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 12 ]赵晓宁等对贵阳地区12,323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超重肥胖及体重过低者的睡眠障碍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正常者。[ 13 ]因此,应多渠道地开展睡眠教育,如掌控作息规律、改善睡眠环境、科学应对熬夜与夜宵等,以便引导学生提升睡眠认知,把握睡眠规律,制定睡眠处方,优化睡眠质量。

第四,情绪管理。李焕玉等研究发现,不同强度和类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情绪改善有着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14 ]多项研究表明,食物是控制情绪的重要因素,人对某种食物的渴望则代表某种特定的情绪意义。因此,可通过分享情绪ABC理论、脑肠轴、情绪化进食等知识与案例灵活开展情绪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情绪与运动、饮食、睡眠之间的关系,以便升级情绪认知,理解自我接纳,掌握调整技巧,培养平和心态。

因此,可将改善生活方式作为健康教育的突破口,重点科普锻炼、饮食、睡眠和情绪方面的健康常识,并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开展“课内技能学习+课外锻炼实践+线上数据分析+线下习惯养成”的综合实践,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落实体质健康促进的“预防性”。

(三)从“个体化”到自主健康管理

“个体化”诊疗是基于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进行个体医疗设计,并采取优化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治疗更具有效性与安全性[6]。因此,可从“分组教学+共性探索”的角度探索如何实现体质健康促进。

第一,体现个性的分组教学。根据某几项关键的健康数据进行分组教学。如根据体脂率和腰围将全班分为增重、增肌、塑身、减脂等组别,或根据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成绩将全班分为不同耐力、力量、柔韧水平的组别,进而给予差异化建议。此外,由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尚未制定残疾青少年的标准,而是采用了“申请免测”的方式[ 15 ],因此如何对残疾大学生开展个体化体质测评还需进一步研究。

第二,体现共性的规律探索。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身体状态及生活方式变化规律。健身方面,以有氧间歇训练和功能性健身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锻炼喜好、心肺耐力和校园运动环境设计专属健身方案。营养方面,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食物识别与营养配餐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饮食喜好、身体成分和校园进餐环境设计专属饮食方案。睡眠方面,以掌握人体生物节律和睡眠周期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作息习惯、精力状态和宿舍生活环境设计专属睡眠方案。情绪方面,以自我关系和情绪化进食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情绪变化规律、经期情绪(女生)等选择专属的情绪调理技巧。

因此,根据体质健康差异性分组教学,引导各组展开共性规律的探索,直至设计并实施专属的管理方案,可凸显“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育人理念,落实体质健康促进的“个体化”。

(四)从“参与性”到健身社群管理

“参与性”是指通过社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调动个体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医患共同参与,从而产生最大的成本效益[ 16 ],它要求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同理,实现体质健康促进也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

第一,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健身主题社群”。罗珉等认为,社群是聚集在一起的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单位,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 17 ]这提示若组织得当,社群更易持续产生新功能并顺利进入自我发展的轨道。因此,在组建班级群的基础上,以健身和健康为主题,通过设立服务流程、明确激励机制,师生双方可共同打造知识型和成长型的健身主题社群,提升体质健康促进的成效。

第二,教师的参与性表现为“引导式地教”。信息化时代,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根据教学目标制作或引入健康短视频,并将“体质测试与数据评估、目标制定与方案执行、数据追踪与痛点挖掘、对策设计与答疑解惑、社群组建与互教互学”等设计为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深入探討健康问题并主动试错积累经验。因此,教师可通过“引导式地教”体现参与性。

第三,学生的参与性表现为“自主+团队式地学”。信息化时代,学会学习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可利用混合式学习的条件,根据自身健康需求与知识盲区选择学习重点,并在社群中培养自律性。如通过团队组建、目标制定、处方设计、健身实践和互教互学等环节,在全方位健身体验中逐步进入“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学习状态。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团队式地学”体现参与性。

总之,在共同打造“健身主题社群”的过程中,教师专注于“引导式地教”,学生热衷于“自主+团队式地学”,将有助于贯彻“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落实体质健康促进的“参与性”。

四、结语

国家政策先后从高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及职业管理等方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可借鉴4P医学模式,落实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参与性。首先,健康数据管理体现“预测性”,可依据多种手段收集并分析数据、评估体质现状、预测运动损伤及患病风险。其次,生活方式管理体现“预防性”,可将改善生活方式作为健康教育的突破口,通过体育课综合实践预防体质健康下降。再次,自主健康管理体现“个体化”,可根据体质健康差异性分组教学,引导各组展开共性规律探索,直至设计并实施专属管理方案。最后,健身社群管理体现“参与性”,共同打造知识型和成长型的“健身主题社群”,有赖于“教师引导式地教与学生自主、团队式地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833.

[2]王济,王琦,李玲孺,等.痰湿体质系列研究与4P医学模式的实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0):2611-2613.

[3]冀中,高德馨,张鸿铸.医学模式[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

[4]杨平,肖进,陈宝珍.医学人文科学词汇精解[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5]巩睿智,吴晋,张琼,等.从“4P”到“5P”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肿瘤研究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7(5B):1-3.

[6]王济,王琦.中医体质研究与4P医学的实施[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5):693-695.

[7]谢敏豪,李红娟,王正珍,等.心肺耐力: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以美国有氧中心纵向研究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1-7.

[8]李立,陈玉娟,贾富池,等.石家庄3所高校大学生不良体态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9(7):1099-1101.

[9]尹忠根,杨宗友,李采丰,等.基于“互联网+”的大学体育课内外健康数据一体化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08-114.

[10]陈胜军.大学生“食育”困境管理与策略——《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评述[J].食品与机械,2020(10):233-234.

[11]张京舒,罗冬梅,胡佩瑾,等.中国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与早餐食用频率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10):1471-1474.

[12]陈冰,闫斌,杨伟亮,等.正常人群睡眠效率与BMI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456-459.

[13]赵晓宁,孙权,曹友琴,等.贵阳高校新生睡眠质量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0(23):4312-4316.

[14]李煥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情绪状态的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1):80-84.

[15]周铭扬,谢正阳,缪律,等.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社会治理研究:国外镜鉴、基本原则与路径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1):29-36.

[16]童叶青,殷晓旭,王雷,等.我国4P医学服务模式的展望[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2):1-3.

[17]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5-107.

Enlightenment of 4P Medical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YANG Zhi-yi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 Teaching,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China)

Abstract: Medical model is a thinking method to understand and solve medical and health problems. The 4P medical model (predictive, preventive, personalized and participatory) advocate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improved lifestyl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healthy China 2030” strateg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analogy,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4P medical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 to the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chieve “predictability” through health data management; to achieve “prevention” through lifestyle management; to achieve “personalization” through independent health management; to achieve “participation” through fitness commun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4P medical model;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