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培养“四度”保障分析
张立浩 朱宗强 李艳红
摘要:审核评估是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是做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关键。本文在审核评估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以虚拟仿真教学方式的大力介入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对“四度”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质量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审核评估;人才培养;保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261-03
20世纪90年代,英国大学率先开展了审核评估,此后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大学也相继开展。我国首轮大规模本科教学评估从2003年开始,2008年结束,历时5年,对589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估。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对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进行立项研究。2011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简称9号文)。9号文对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五种评估形式:建立健全学校自我评估、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分类开展院校评估、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开展国际评估。分类的院校评估是指:对2000年以来没有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院校评估且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审核评估。高等院校的快速扩招以及高校学生的迅猛增加,导致高校与社会这两大集体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本科实验教学在人、财、物、管等方面就会出现明显的匮乏。基于以上教育现状的背景,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育展开了第一次评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发展,促使地方政府和高校开始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以保证。然而,中国高校在某一阶段实施的教学评估,固然不可能承担起决定着中国高校发展方向的全部责任,当然也不可能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在合格与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的审核评估,以“四度”为评估重点,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对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进行审核评估。鉴于虚拟仿真教学方式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环境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对审核评估方案的研究,对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要点作简要解析。
一、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特点
基于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一坚持、二突出、三强化”,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定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审核评估的重点在于“四度”的判断,着重强调学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首先,高校本科教学的审核评估在形式上不分类型,而实质上是各个高校按照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设定的目标和定位来进行分类,属于“一校一类”的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其次,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上不存在某一特定标准,和普通形式一样,是所评估的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而确定的标准来评估,是“一校一标准”;最后,对所有受评估的高校在评估形式上不做任何结论,只是在对影响质量的事情上做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是最具体的结论。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基于学校自己本身的办学条件而设定的培养目标及相适应的培养标准,着重考察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以及在实施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是否与原先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培养结果能否达到先前的培养目标水平。其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也是基于学校自身的自我评估,是学校对自身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发展的一种核实与再评估,思考与自我反省。通过这种手段从而起到以外促内的效果,进而将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保证的责任落在高校肩上。除此之外,审核评估过程基于事实依据,用证据说话,在事实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与果断地判断,形成审核评估报告
二、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响应
任何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都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价值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或完成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大学精神与创新人才的本质及其特征,对我们进行大学精神培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学精神培育。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建设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骨和气质,是大学的灵魂和价值目标诉求,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目前,对现代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的理解,高教理论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和责任担当精神。此较之传统意义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无论是在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新的拓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的大學形态是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大学精神总是寓于具体的大学形态之中并鲜活地表现出来,如“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等这些实在的表现形式。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广博知识和责任心的有用人才,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以及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和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相统一。大学精神包括尊重科学、唯才是用、崇尚民主、韬光养晦和解释这些具体内容。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度的内涵,其具体表现在自觉、永恒和敏锐这三个方面。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犹如人的精神对人存在的意义一样,没有了精神,宛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大学就失去了生气,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最终将会穷途末路。
2.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是当前世界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也在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文化软实力为集中体现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手段,也是我国高等院校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所谓人才培养,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有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即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人才类型,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地方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使受教育者在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其次,应树立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教育的思想。教学改革还是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上来,即为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第三,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对有特殊技能和才华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和扶持,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一切,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原则。最后,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21世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等院校在实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多元化文化的吸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国际交往、竞争以及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地方高校环境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四度”保障做法
对于地方高校环境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我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方针与标准,立足自身办学理念,以审核评估“四度”为重点,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企业、社会输送大批的优秀环境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具体举措如下。
1.环境类工程文化熏陶。实现社会和谐,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始终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当下,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实现社会理想的绊脚石,公民的环保意识已经逐渐引起环境学者的重视,培养人们环境的意识,对人类进行环境类文化的熏陶,成为了我们当前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近年来,我校环境类专业招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向社会输送了许多具有扎实环境专业知识的人才,有力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部分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也前瞻性地开设有关环境教育的公共选修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环境类文化的熏陶,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校内,学生作为的校园主人,有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生态化的规划和建设。学校党团组织应坚持长期举办有关环境相关的环保活动以及相关讲座和报告,定期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去参观漓江文化展馆、生态保护区等人文风景区,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调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环境类工程相关的应用型实践的实习,通过调研和了解当下环境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此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环境类工程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践行学生的环保意识知行统一。
2.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抓手,积极参与国家慕课公众平台建設,打破专业隔阂和学校壁垒,实现交叉学科融合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设备共享实践教学平台,打破学校限制与地域局限,与兄弟院校实验教学中心结成共同体,构建协同中心,长期进行师生交流、学习和合作,同时,要打破“象牙塔”屏障和市场界限,实现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另外,要实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大型仪器开放预约使用和学生网络选课制度,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工程实际相结合,集“教、学、研、做”构建“校内—校外—校企—校校—校所”相结合的开放式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并积极构建面向环境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丰富虚拟实验教学资源,形成一系列虚实结合的创新实验项目,配套建设网络共享系统,促进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另外,还可以建设校中虚拟厂和实训模拟系统,提高实验教学的安全性、集约性、重复性和持续性,实现学生课内外的全时空实验内容学习和实习前全过程的预先仿真演练,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应用能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创建,对全面提升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今后地方高校的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互联网+技术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用。“互联网+”溶入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开展慕课、精品案例学习与培育,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专业型与管理型相结合”的专业素养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具备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环境类专业科研型与工程型教学团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要及时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产业技术进步和实践经验融入相关课程。要探索建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种介质综合运用的新形态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依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推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研讨式、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要建立教学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教学空间,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线上自学,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另外,可以建立健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要加快建设国家公益性云教学平台,汇聚全国优质课程资源,扩大优质课程共享面。并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研发有利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方法。
4.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应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更为优化的教育决策。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网络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助于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无疑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者们将眼光聚焦在如何将这些在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下来的海量数据转变为信息、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决策、学习优化服务这些层面上。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大数据文献系统,开展国内外环境专业发展数据挖掘及处理工作,指导开展环境类实践课程体系搭建、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建设研究,寻求专业特色的精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学习分析技术有助于发挥学习过程数据,是数据成为审慎决策、过程优化的重要依据。及时收集毕业生动向及企业需求反馈数据,集成分析结果对“认知与理解、学习与模拟、实训与实习”三步实践教学阶段的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调整,以人才供需对接为抓手,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创新素质提升。
四、结语
针对地方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现状,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环境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虚拟仿真教学方式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的本科教学水平质量。与此同时,在环境工程类虚拟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相融合,保障了地方高等院校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践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培养和加强了环境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8-60.
[2]郭亮,梁宏,刘京,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市政环境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7):107-111.
-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 2019/3/12
- 下一篇:方志敏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功能 201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