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高校教育云的纺织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高校教育云的纺织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9-22 14:35:04      点击:

张红霞 祝成炎 胡云中泽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继承,随着近年来非遗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融合,在资源整合、教学形式、技艺传承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总结近年来高校非遗教学的部分特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非遗传承数字化的必要性。并以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部分纺织技艺与实践经验为例,结合高校云教育平台与教学资源的纺织丝绸非遗技艺融入高校教学的改革,围绕资源整合、平台设立阐述实现路径,以期为改进非遗传承模式,创新高校纺织专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育云;纺织教学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合纺织丝绸非遗技艺建设纺织工程专业课程”(jg20190135);2019年度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纺织产学合作与协同育人”(浙教办函〔2019〕365号);2019年度浙江省“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浙江理工大学—嘉欣丝绸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浙教办函〔2019〕311号)

[作者简介] 张红霞(1964—),女,浙江诸暨人,学士,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纺织品设计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性纺织品、纺织品设计及纺织非遗研究;祝成炎(1962—),男,浙江余姚人,硕士,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负责纺织工程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主要从事纺织、丝绸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胡云中泽(1996—),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2019级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性纺织品和纺织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053-04    [收稿日期] 2021-03-03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将相关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教育云应运而生。教育云是基于云计算领域的相关成果在教育界进行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它通过提供平台类服务,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传播教育信息,具有动态适应、高效率、数字化的多重优势。现已经在中小学教育、智慧校园建设、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在内的多个教育领域进行应用[1]。它将传统的数字教育向泛在教育进行转变,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丰富性[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意识的重要构成,随着我国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程度加深,全国各高校也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调动资源介入非遗保护,从专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角度维系传统非遗和现代社会的联系。而非遗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之处在于其需要更加形象化的教学,完整的溯源体系及传承的载体,非遗传承人的多方面支持,这个过程中教育云作为新的教学生态模式,可有效地改善高校非遗教育中出现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完善,知识传递慢与形象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非遗教学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简要阐述了纺织丝绸非遗技艺融入高校教育云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实践层面论述了基于教育云的平台的非遗技艺专业课程开发流程,使纺织专业教学兼具专业知识与非遗传承功能;不仅能较好地解决现有高校非遗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也符合未来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是纺织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中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一、“非遗进高校”大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关于高校非遗教学改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员陈竟认为文化产业的开发与文化保护是两回事,不能混淆一起,非遗既不能离开民俗文化环境,也不能粗放的引进高校进行西方美术教育理念来进行培养改进,否则会改变非遗传承的原有方向和进程。[3]在高校非遗传承的教学改革与非遗保护之间便存在着如何改造应用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无法将非遗资源在专业教学领域进行高质量的转化与应用,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解读相对较浅,无法融会贯通相关传统历史和教学内容的实践应用,而非遗传承人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却难以适应高校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作为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人。

二是由于课程设计和内容设置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且较少有对应的高质量图文教材和课程素材,课程对专业学生的吸引能力不足,多数非遗教学课程流于表面,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相关非遗技艺的兴趣。

三是大部分现有的高校非遗传承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例如只在理论课程中安排一些相关的通识性章节,或者是在实验课程中流于形式,只是接触到了非遗技艺的一部分内容,无法展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谈不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完整课程体系。上述现状造成高校“非遗”传承宣传大于实践,流于表面而无法与专业教学相辅相成,成了教学体系中的额外负担;最后部分非遗技艺所在的地区与學校所在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距离的影响也带来了文化的隔阂和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不便地理位置对于扎根于乡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育云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软硬件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得益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在近年来也加速向虚拟化、开放化的转变[4]。传统的固定课程教育模式也正在被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颠覆,基于云计算的教学模式改革是社会发展下高校改革的趋势。建设以纺织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为宗旨的高校纺织非遗保护与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料数据,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另一方面使得教师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加灵活,实践考核更加有效,同时为多维度的教学模式设立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角度和改进方向,从技术和资源层面支持专业课程改革。因此在高校教育数字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内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也需要进一步与之融合。

以少数民族非遗技艺融入专业教学改革为例,纺织专业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非遗选修课开设、实验课程与课题结合等多元化手段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和技艺融入教学的基础上,辅以网络慕课,平台答疑,线上研讨等数字化教学方式,搭建以纺织非遗传承为中心的课程资源云教育平台,不仅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课程规划与教学,加快纺织非遗技融入专业教育的步伐,同时可以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在高校和社会中,超出地理的限制得到广泛传播,让非遗文化更加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中青年人群中。这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构建少数民族纺织非遗传承体系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高校学生在学习研究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相关技术的历史传承,与之类似的非遗技艺和历史渊源,在实践中进步,学习中传承,是一种新的文化保护与现代传承思路。因此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设立高校少数民族纺织非遗保护平台开展云端建设,数字化解构与完整性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增强其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尤其是自2020年疫情隔离影响之后,大多数线下实践课程无法开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类以实践为主的传承教学模式来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和非实物手段在呈现传统工艺和文化精神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充分结合线上线下的双线优势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三、纺织非遗与云教育平台的内容开发

在已有的非遗教学经验基础上,纺织非遗平台建设要注重改进高校非遗传承的原有架构,完善非遗技艺数据库,构筑完整的非遗教学课程体系,提升非遗教学专业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非遗培训和教学资源,如与非遗传承人构建稳定的交流平台;对相关作品,图书馆藏品等做好记录收藏和分析;将已有内容网络数字化,进行线上整合,加快专业教学资源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资源的融合;同时社会学校政府应加强合作,推动构建以非遗传承人和技艺传承为中心的产学研发展中心。二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要注意对于网络平台的运用,丰富课程内容;主要可以通过在云平台中增加视频教学,实况记录,历史故事,并辅以图片和模拟软件等提高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在专业基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与非遗传承责任人的技术交流与沟通,做好传统技术分析与改良,立足传统开拓创新;此外也要增加高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平台维护和内容制作方面提供定期的培训发展。综上所述,非遗云教育平台的开发可以首先从资源整合与发展、平台建设与适配两方面着手。

(一)探索少数民族纺织非遗资源的整合应用

融合非遗技艺进行纺织教学改革,首先要做好非遗教育资源的整合管理,加强与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单位的合作。近年来采用的产学研合作,开展研修班等手段是很好的加强学校与非遗传承人联系的方法。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2017年以来,由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國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已相继为浙江、四川、广西、江苏、山东、海南、湖南、贵州等地的120余名传承人和从业者开展了针对性的六期高级研修班[5]。通过研修班的探讨交流,不仅加强了学校与非遗传承人的联系,也同时整合收集了相关非遗技艺的珍贵资料和历史。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研修班非遗资源,通过设立学生助教助管等辅助性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增强专业学生对相关非遗文化的兴趣。这不仅有助于非遗技艺教育资源整合,也可为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给专业课程改进以及非遗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种类的非遗技艺和工艺,应因地制宜提供相关的保护和支持,例如开展专题研讨会、交流分享会,开展相关的作品展会和活动,扩大其在校园和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于已有的非遗资源,学校应做好合理优化和发展,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活动和项目应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全程高清录像,做好访谈记录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支持。

(二)设立教学用数字化保护平台

1.专业资源整合。在调研和收集相关非遗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纺织工程课程体系基础,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库,提升青年教师和专业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增加对纺织丝绸非遗现状及脉络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拥有优秀“遗产基因”的纺织丝绸非遗,如杭罗、云锦、蜀锦、宋锦、壮锦、黎锦、侗锦等,并将资料在分析保存的基础上整合为系统的数字教学资源或是教材,并注意收集和制作相关数字视频,课后研讨会企划,实践活动规划等,做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2.教学队伍建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承担传道受业解惑与示范管理等角色,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之外,邀请国家级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来校参与教学平台建设,课堂教学探讨和网络课程制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传承人和专业教师可共同参与传统技艺研究和创新,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动力;相关传承人也可聘请作为校外导师,传承人作为校外导师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非遗的认识,也可以扩大非遗技艺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学校应加强校际交流和教师交流研讨,大力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和讲座,增加专业教师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可以积极借鉴贵州、海南等纺织丝绸非遗传承项目走进校园活动体验;同时非遗平台建设要求教师要提高相关计算机应用水平与专业能力,增加课程平台化,视频化比例,依托现有的学校教学平台资源,开设多渠道网络视频课程,结合教学资料线上化,提升教学效率。

3.网络平台组建。基于非遗教学改革的设计理念,开发多维度应用的云端服务功能教学平台,平台可以建立在提供相关服务的云端中,无论是选择自建服务器或适配现有软件平台,其中都包含了内容搭建与终端适配的工作,构建完整的非遗传承保护教学平台生态是平台组建的基础[6]。其中内容搭建包括课程直播、慕课录播、线上答疑、线上研讨会、云端资料库等教学配套服务,终端适配则包含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等端应用的设置以及各类直播录播和云资源库平台软件的适配。内容搭建为平台服务提供必要的资源基础,终端适配包括云课堂与移动终端软件等,不仅可以辅助教师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学,建设高效统一的网络平台可以为教学模式改革和资源整合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后疫情背景下的雙线教学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变革,同时5G网络的普及和各类线上平台的大规模应用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也有着跨时代的意义,高质量慕课的开发、聊天室平台的运用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云教育平台的成长。这对线上资源整合、平台应用与维护和都带来了丰富的实践和发展机会。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结合原有的线下教学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线上云平台的资源优势和灵活的沟通交流能力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意创新非遗课程。线上利用聊天室研讨会实时连接全国各地的优秀非遗传承人在线分享,线下开展手工实践交流;线上整合纪录片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开放查阅,线下课程小组讨论合作开发产品,这一模式的创新对于教师和参与课程的学生来说均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四、结语

通过高校数字化非遗保护平台和教学云,将纺织非遗研修班项目的资源以数字化手段融入专业教学,以学生兴趣为驱动,非遗脉络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平台资源,在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而面对纺织丝绸非遗技艺在与高校的结合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专业薄弱、教学改革、传承创新等实际问题,应用互联网思维改进纺织非遗教学,也能增强其文化在高校和社会的传播力量,辩证创造性地解决保护传承和创新之间的矛盾,为民族非遗融入专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本文就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具体开发进行探讨,对于教育云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进程由于篇幅限制未做具体分析,未来可就平台发展进一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5):113-120.

[2]张玉改,张玉虎,刘雪茹.云教育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9):78-82.

[3]陈竟.谈谈非遗教育中的有关问题[J].文化遗产,2016(5):12-14.

[4]邱素贞.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平台研究与设计[J].科教热点,2017,7(20):11-12.

[5]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51-253.

[6]Bandura A.Social Learning Theory[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77.

Analysis on Curriculum Reform of Textile Major Based on Education Clou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of Minorities as an Example

ZHANG Hong-xia, ZHU Cheng-yan, HU Yun-zhong-ze

(College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ilk〕,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spiritual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it has aro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s in term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eaching form and skill inheritance.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genetic bearing digital by summarizes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hot spots of intangibl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Besides,taking some of the exis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ke textile skills and its practical experience as exam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college teaching in the textile silk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combining the cloud platform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ources of universities into the concrete resources integration. Setting up the platform i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enetic model of bearing, the innovation of texti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cloud; textile teaching refor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