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5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教育研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5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教育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8 10:51:42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5期

刘毅 易勇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理性认同基础及教育对策研究”(17XJC710002);2021年度成都大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自媒体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运用研究”(2021KCSZ29);2019年度成都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耦合与互动:基于学生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cdjgb2019007);2019年度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课题“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螺旋上升式一体化建设研究”(DZXA201928)

[作者简介] 刘 毅(1982—),女,四川成都人,硕士,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036-04 [收稿日期] 2021-11-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日常生活的普遍渗透,各种信息以视频、音频的形式借助新的传播媒介急速扩散,深刻影响了所有人。作为一个高效、便捷、快速、渗透的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的话语权上新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新媒体打破了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固有模式,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的发展趋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

“话语”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并使用的。此后,由“话语”衍生出来的“话语权”“话语体系”等概念,经过麦克卢汉、米歇尔·福柯等人的深入研究,成为多个学科众多学者的研究领域。话语作为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是针对某一主题的表达方式,话语结合不同的领域形成特有的话语内容,应用到教育领域即表现换成教育话语[1]。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和话语的含义,借鉴有关学者的观点,我们暂且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界定在特定的时代环境里,教育主体遵循一定的话语规则和规律,用来建构、疏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语言符号系统[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介质,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方式的逻辑起点[3]。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变迁也发生着全面改革。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

1.话语内容严肃呆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意识形态导向内容为主导,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里,更多从教育者角度出发,缺乏对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关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与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话语严肃、内容呆板必然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2.话语传播单向化。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相对掌握更多的教育资源,一般以课堂上的强制性单向输入为主要教育方式。虽然形式上会有互动活动,但是受限于这种惯性输入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深层次思想的交流,学生真实需求得不到重视,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身处新媒体时代的受教育者,他们的主体地位提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们追求平等、民主、互動,更渴望在交互式的环境中学习。

3.平台建设待完善。新媒体时代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着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期待,不仅需要依赖传统传播媒介,还需要“全覆盖”地将思想政治话语传播的渠道扩展到新媒体平台上。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构建上,发展速度较为滞后,软件平台和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二)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机遇

1.新媒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效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当前,大学生群体习惯接收新媒体带来的即时性和便捷性的信息,并且乐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收信息。借助移动终端高效获取各种资讯,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够利用好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帮助其提高传播效率,必定能够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习黏性。新媒体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突破了传统教育以语言和文字为主的传播方式,更擅长用图片、视频、动漫、虚拟仿真等手段传播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进行自主选择。这种选择不再是单方面的选择,更是双向选择。平等的选择权对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3.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教育空间。首先,教育者的话语不再被禁锢在特定的时空之中。借助新媒体的泛在特征,思想政治话语的影响可以超出课堂,应教育者本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由物理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以此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适应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教育获得感。通过课程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受教育者可以即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问,并且迅速获得反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同话语主体的互动中,大学生不仅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这样可以拓宽受教育者的话语空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对策

(一)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号召力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

習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深刻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表征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建设状况的把握程度[4]。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应该牢牢把握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导向,体现时代性。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从中国和世界的新变化中汲取养分,推进时代主题教育,精准地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理念。

(二)转变教育理念,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开放性

1.坚持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观念上认同“以人为本”,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话语语境中有所体现,避免说教、指令、“官话”,多一点说服、指引、“人情味”,从根本上做好尊重、理解和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开放性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狭隘的视野,应坚持用开放性的眼光和视野洞察国际国内发展局势,主动吸收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优秀成果,用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尊重文明多样性,要提倡“和而不同”的精神,通过交流、学习、沟通、借鉴等方式增强话语的影响力。

(三)提高媒介素养,抢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阵地

新媒体时代随着大众传播手段和媒介的多样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素养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需要了解媒介、掌握媒介、善用媒介。在话语传播的全过程中,话语主体对内容、传播方式的选择和取舍都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媒介素养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需要将工作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并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开展线上线下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者应该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动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和开发能力。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开发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的建设。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打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平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的建设,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进一步发挥新媒体教育平台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引导、组织功能,积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四)创新表达形式,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与新时代的发展密切联系,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凸显大众化与生活化。

1.提倡使用大众化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教育,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有效传播和发散,就必须借助某种方式的传播话语对其进行描述和构建,并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一定的“话语转译”,使之由理论观念形态转换为实践观念形态,并将抽象的被少数人理解的话语转换为能够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话语,缩短其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5]。顺应时代发展,尊重思想教育学科的发展规律,用高校学生认同的话语去表达。同时加强大众化话语表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警惕泛娱乐化和低俗化。

2.善于运用生活化的话语。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审视都不能偏离这一基本的界域。思想政治教育,不论在何种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不论它被赋予怎样的意义,生活都是它无法离开的、最终的真实根基[6]。新媒体之所以在广大高校学生中能够找到共鸣,是因为它既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诉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尽量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会承担有效的主流思想传递工作,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亲和力。

(五)优化话语内容,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性

话语是思想的外在表达形式,也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关系。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走出话语的困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

1.补充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删除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内容为王”的理念指引下,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特色与质量[7]。在发展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和挖掘适时的思想政治话语,丰富话语内容。

2.在新媒体语境下吸收时代性话语成分。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新媒体发展规律,把握新媒体发展特征,善于用新媒体语言和工作传递信息,提升教育功效。网络语言以其多样性、互动性、简洁性等特点被广大网友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时应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话语,才能获得预期的点击量和阅读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抽象的、概括的、晦涩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以大众接受的形式呈现,如语音、图片、视频、微视频等。

(六)增强民族认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无根之源,只有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民族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更加强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坚信,具有丰厚积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在新时期引领中华民族迈向更加辉煌的新征程。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话语应该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资源,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文本解读和知识点的输出,如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优秀文化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借助先进传播媒介和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立足于实践,兼容并包地吸收和借鉴传统优秀文化,通过转化并赋予其时代价值,焕发其新的生命力。通过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不断提升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认同。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应正确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积极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策。面对正在成长期的高校学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满足高校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