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刘洁 牛云凤 张亚青
[摘 要] 结合“双一流”背景下山东科技大学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要求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实践,文章从目标构建、优化输入、加强监控、动态反馈、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革,该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质量明显改善,人才培养效益显著。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可在省属重点院校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省属院校;创新模式
[作者簡介] 刘 洁(1981—),女,山西临汾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翻译,主要从事外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工作;牛云凤(1992—),女,山东淄博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翻译,主要从事外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张亚青(1989—),女,山东菏泽人,博士,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能源化工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6-0037-04 [收稿日期] 2020-10-22
中外合作办学在丰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评估已将中外合作办学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山东科技大学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自2010年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3所高校合作开展了5个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生近2000人,国际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发挥“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优势,山东科技大学修订了能力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强化生源质量、提升外籍教师选聘要求,优化教育输入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学环节的监控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实时监控,动态反馈,持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建立了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完善的考评体系、与外方定期视频会议等制度,防范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目标构建
办学目标的构建关系到学校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在中外合作办学目标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所设置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定位[1]。山东科技大学作为工科特色突出的山东省属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教育全球化新形势下,要想提高地方院校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出中外合作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沟通交流能力、参与国际事务和直面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
我校针对各项目的专业特点,中外双方共同制定了培养方案,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3]。构建和明确了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晓国际规则,较强英语应用和交流能力,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国际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例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明确提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熟练掌握英语,有较强国际商务沟通技巧与能力,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适于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等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优化输入
生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优质的生源质量是办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基础,很多地方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之所以未能把握好发展机遇,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吸纳优质生源,培养效果不能保障。客观上,省属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录取分数较普通本科专业要低,在生源方面存在先天劣势。但是为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又必须要严把入口关,保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生源质量。一方面,通过大力加强和创新招生宣传,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宣传和服务手段,制定针对性的详尽的招生方案,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介绍和咨询服务,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另一方面,优化招生计划,结合社会对不同专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合作办学人才需求,对每年的招生数量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积极培养生源基地,特别是与优质生源高中对接,鼓励更多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生源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提出和推进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的方案和措施。学生入学录取位次(理科)由2011年的15.7万位,提升到2019年的9.6万位。
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提出为适应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和建设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需要,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出台了《山东科技大学教师国(境)内外访学管理办法》,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需要有半年以上的国外访学经历。同时学校制定“箐英计划”人才政策,吸引国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业务能力。组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逐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在外籍教师聘用方面,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和考核办法,与教学能力突出、师德师风好、爱岗敬业的优秀外教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注重外籍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从内外两个方面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加强监控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严进宽出”和“封闭性”的办学特点,而国外高等教育则具有“宽进严出”和“开放性”的办学特点,这与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办学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导致国内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省属地方院校的差距更为显著。一个直观的表现是,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取得双证的比例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外双方办学理念的差异,另一方面学生出国深造需要一个适应周期、部分学生存在外语基础较差等问题。这就要求我校既要看到当前优越的教育环境,同时还要意识到这种差距,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全面梳理专业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进一步对中外方课程及各知识模块进行系统整合。通过系统分析和梳理,既认识到我校当前在教育环境和学科特色方面存在的优势,又意识到自身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的差距。
在教师教学端,提出了从教学的计划和准备、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内容的呈现、课堂沟通、科学评估、达成度评价等6个方面加强和完善监控。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不仅要明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并能够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跟踪和观察学生的反应,积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積极性,增强互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授课内容上。
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考试内容设置时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题目,确保考试内容能够合理覆盖该课程在学生毕业要求中的指标点,并且必须经过系/部领导的审核。考试结束后,要求教师对自己教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通过说课等方式交流心得体会。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量化,评价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不断注重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提升。此外,为了更好地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理念和值得借鉴的监控方案为我所用,由我方主导,定期组织中方教师与外籍教师就教学内容进行专项交流座谈,建立中外结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制度,不断完善教学环节的监控体系。通过对教学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和持续改善,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日常管理的监控体系。
(四)动态反馈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一些信息给学生,并通过这个过程完成信息的反复传送、接收与反馈[4]。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将学习信息反馈给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反馈信息,即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检验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和教学效果是否满意,还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中外双方认识、理念、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个互动过程尤为重要。通过动态反馈评价,控制教学过程,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反馈多以结果为导向,属于静态反馈模式。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教学反馈应该是持续多方互动的动态反馈模式。这就要求反馈具有鲜明的过程性和动态性[5]。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校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以评促教等机制,同时中外方教学管理负责人定期交流。构建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参与的反馈体系,如图1所示。实施结果表明,这种动态反馈模式更好地评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过程、认识能力变化、教学效果提升。此外,动态反馈机制的建立,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和提升。
(五)风险防范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承担着培养优秀国际化人才的任务,但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例如已有教学管理经验不足、新上项目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国际化视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和合作经验不足、日常管理不完善、学生无法适应国外语言和文化环境等等[6]。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的风险管理,不仅能为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而且有利于确保合作办学各方的利益,提高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此外,在提高项目运行效益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全面分析,我们将合作办学项目划分为五个阶段,即遴选项目和报批阶段、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建设阶段、制定培养方案阶段、招生阶段、过程培养阶段。针对每个阶段进行风险辨识和预警。针对省属院校中外合作项目面临的风险,建立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遴选制度、教学条件硬件设施评估制度、合作项目宣传方案、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联络员制度等,同时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由中外双方人员组成,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当前工作和制定计划,提升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防止紧急事件和误解误判出现。
二、应用效果及不足之处
(一)应用效果
在严格遵守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山东科技大学建设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要求,在多年教学管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省属重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针对现有评估体系被动评估、监管体系不适用及周期过长等问题进行改善,围绕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在目标构建、优化输入、加强监控、动态反馈、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该体系针对中外双方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灵活运用中西合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了中外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师源、生源输入,建立中外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中外双方沟通、强化反馈,显著提升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
自2010年起,该成果已在我校5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推广应用,累积招生4000多人,毕业2246人。近两年学生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40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2019届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毕业生出国继续深造、国内读研学生177人,占毕业生的36.57%,其中54人被QS世界排名前100位高校录取。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创新思维、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活跃进取的精神状态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通过对山东兖矿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的218名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认为96.3%的毕业生工作表现良好,91.3%的学生有很好的国际化视野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不足之处
新形勢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在山东科技大学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有效提高了学校声誉。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引进优质资源的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和国外TOP100等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生源质量仍有待提升。其次,合作办学的学科较为单一,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较少,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外相关高校的交流不足,合作办学项目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在具体实行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
三、总结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属院校通过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了围绕目标构建、优化输入、加强监控、动态反馈、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文探索了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体系,并成功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为推进省属院校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晓辉,衷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J].社科探索,2020,20(2):106.
[2]高杰,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5):375.
[3]程良龙,邵晓琰.系统论视角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7(7):163.
[4]朱宗乾,尚晏莹,贾义伍.基于三阶段反馈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动态评价模式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8,21(4):96.
[5]张娟.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创新——以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9,34(6):475.
[6]唐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风险识别和防范[J].价值工程,2019(10):62.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basic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rom five aspects: objective construction, input optimization, monitoring enhancement, dynamic feedback and risk prevention. Through all-r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reform,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 of our university has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alent training have also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is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provincial ke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model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体系中外合作办学创新模式-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1+X”证书融通下英语课程体系优化探索 2021/4/2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建设契合时代精神的“基础工程”教学课堂 20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