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CBE视角下高职报关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CBE视角下高职报关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4-12 13:13:14      点击:

金鑫

[摘 要] 该文结合当前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在CBE视角下积极探索“三课堂、四聚焦”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课、证、岗深度融合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四级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专业核心课程“组合式、板块式”教学内容;以思想引领为前提,采用“一平台、两环境、三阶段、四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三控六环节”的高效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CBE教学模式;职业能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CBE教学模式简介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原文含义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作为与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并称世界现代四大职教模式,CBE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胜任职业或者岗位所需的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块选择[1]。该模式强调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首先要结合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先确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然后将业务知识进行整合,根据工作人员工作的现状整理出适用该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和综合能力。CBE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体系、专业设置都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以及能力分析放在首要位置,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以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根据专项能力设置学习模块,凸显课程安排的层次化与模块化[2]。

二、基于DACUM法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在CBE教学模式中,将开发一个项目的课程过程称之为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使用DACUM,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企业、国际物流企业从事报关、货代操作、单证、仓储物流等工作岗位,经过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最后确定上述岗位所需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图表。具体分析步骤如下所示。

(一)确定专业就业工作岗位

结合企业调研确定本专业群对接的职业类别:报关专业人员、运输代理服务员、物流专员,结合职业类别对学生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进行讨论,确定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群:报关、关务咨询、国际货运代理、仓储配送,最后结合各岗位群实际的工作开展讨论并确定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具体工作岗位:报关报检岗、单证处理岗、国际货运代理岗、船代岗、外贸岗、堆场操作岗、仓储管理岗、运输调度岗。

(二)确定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领域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各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时所需要的学生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基础能力、发展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求职能力四大能力领域。

一是专业基础能力。属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通用性职业能力,主要从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执行力等综合素养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是专业发展能力。主要从职业规划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培养内容设置、培养时间安排和培养组织举措三个维度开展研究。

三是专业能力培养。主要从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两个层面分析如何培养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并分别从培养内容设置、培养时间安排和培养组织举措三个维度开展研究。

四是学生求职能力培养。主要从学生的职业化素养、职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塑造,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三)确定各项能力领域中的技能

(四)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对四个能力领域和专业技能进行排序,确定专业DACUM能力分析关联度矩阵图(见下表)

三、CBE视角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三课堂”联动的协同育人平台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突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知识和素养培养相脱节的现状[3],构建“三课堂”联动(如图1)的协同育人平台,实质性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第一课堂:立足课堂教学,以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主,重点讲解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达到育人的目的。第二课堂:立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突出“以能力培養为主,以知识学习为辅”。第三课堂:立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提高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跟岗实习、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及职业发展力。同时强调知识要宽度,能力要深度,素质要高度。通过第一课堂,实现学生知识培养;通过第二课堂,实现学生素质能力培养;通过第三课堂,实现学生素养培养。

(二)“校企协同培养、分层分类实施”,构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结合当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能力需求,以订单班和非订单班学生为分析样本,围绕学生就业能力的职业性、专业性、可塑性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进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4]。

非订单班同学:在教学中,聚焦立德树人,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学生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等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按照“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三个层面设置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实训资源开展教学,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通过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达到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订单班同学: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按照“岗位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开发校企合作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合理设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企业因素,通过开展将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搬进企业,校企联合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通过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开展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岗位认知。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将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养,推动思政教育、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协同育人。

(三)将素质教育落到课堂教学,“四聚焦”实现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共成长

聚焦立德树人、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养成有效地融入教学全过程;聚焦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将教学内容与货运企业实际业务内容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如图2),夯实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聚焦课证融通、赛训结合,将专业职业资格取证、专业技能大赛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聚焦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训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展开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过程涵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交流;教师课前跟踪,课上总结、引导。实现课前学习知识、课中内化知识、课后转化知识的目的。整个过程以学习任务为主线,知识与技能培养为暗线开展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的同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养成有效地融入教学全过程。

四、CBE视角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证研究

(一)依据职业岗位特点,以专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大赛抓手,构建了课、证、岗、赛深度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聚焦国际物流行业的进出境通关人员、国际货运代理服务人员、物流专员等职业群核心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专业职业资格取证、关务技能大赛、国际货运代理大赛为抓手,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核心,对接货运企业中心岗位群工作过程,按照“确定行业企业典型的工作岗位→分析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归纳核心能力→分解和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职业资格取证、专业技能大赛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取证课程→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和订单班培训课程→形成适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流程,全面构建依托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证、岗、赛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将素质教育、职业资格取证、双创元素、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即构建了以“国际货运(对应国际货运代理岗位证书、国际货运代理赛项)”系列课程为主轴、通关类(对应报关水平测试证书、关务技能大赛)和物流类(对应物流1+x证书)课程为两条辅线的一体两翼的专业课程群(如图3),突出货运核心岗位特色,确保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全面发展。

(二)遵循学生专业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了以四级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组合式、板块式”课程教学内容

聚焦学生专业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货运企业核心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核心知识模块→专业拓展知识模块”三个板块的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围绕国际贸易基本知识、运输代理基本知识、报关操作基本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适应国际关务、货运代理、物流操作等岗位群所需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岗位基本专业能力。

专业核心知识模块主要围绕国际贸易单证操作、货运代理业务操作、关务业务操作、仓储物流操作等核心业务的开展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群所需的过硬专业技能、熟练的实践操作水平等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拓展知识模块主要围绕专业发展前沿知识、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设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开拓思维、创新创造等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

(三)采用“一平台、两环境、三阶段、四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三控六环节”的高效课堂

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岗位技能积累贯穿教学始终,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模式,打造守初心、铸匠魂、强技能的高效课堂。

一平台:将智慧职教App平台的应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两环境: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和真实工作场景虚实两个环境进行教学,软硬结合、虚实结合,大幅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阶段: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交流;教师课前跟踪,课上总结、引导。实现课前学习知识,课中内化知识,课后转化知识,整个过程以学习任务为主线,知识与技能培养为暗线开展教学。同时,结合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多主体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有效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地监控与督促。

四结合: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导学相结合,将学生个人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将典型工作任务和企业项目相结合,将学生职业素养与知识技能相结合。

三控六环节:改进教师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对接企业岗位需要,采取任务驱动、启发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校企共建教学案例库,共设学习情境,教师按照控制教学难度、控制教学时间、控制课堂结构“三控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致力打造高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引任务、思问题、学知识、练技能、完任务、评成果”六大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如图4),真正体现教师主导(精讲、精练),学生主体(以学生亲历的游戏或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學习)。

五、CBE视角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证成效

(一)“校企合作”双赢效果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通过开展“订单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实践、研发”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近五年,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生源稳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和企业满意度逐年提升,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可。

(二)打造出一支产教融合,集教学、科研、对外服务三位一体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

通过订单培养模式改革,教师专业能力得到长足进步,企业专家教学能力也逐步提升,一支产教融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2019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一等奖(财经商贸大类第一名),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在全国进行分享,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应用的“三课堂、四聚焦”教学模式改革,在全国范围进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经验分享,在对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四)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通过模拟实际生产流程和岗位分工,提高货运核心岗位的操作技能,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学生的职业素养显著提升,在全国国际货运代理大赛、全国关务技能职业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斐然,分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关务技能赛项三等奖、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改革试点赛国际货运代理赛项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顾月琴.德国双元制和北美CBE职教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64-67.

[2]陆欣桐.基于CBE教学模式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新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45):194-195.

[3]嵇大帅.新时期贸易改革背景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就业问题分析.现代职业教育[J].2018(16):45.

[4]张春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视角转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