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2期
特别关注
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为将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立德树人目标有机结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能源动力类专业“流体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为例,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结合专业知识的应用背景和学科发展历史,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
联动•赋能•传承:京剧进高校的路径研究
[摘 要] 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京剧进高校应突出上课的讲台、演出的舞台与社会活动的平台“三台”联动,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应充分挖掘京剧传统艺术“唱、念、做、打”“手、眼、...
“观赏石与玉文化”美育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探索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观赏石文化和玉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瑰宝。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结合当前智能大数据时代背景,开展石玉文化美育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领略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秀外慧中的传统美德。“...
专题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科技伦理意识强化策略探索
[摘 要] 科技伦理,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伴随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如基因编辑)的层出不穷,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强化大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
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无聊情绪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
[摘 要] 学业无聊作为一种不良学业情绪,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中,长期的学业无聊体验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行为以及学业成绩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自我效能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基于此,本研究对河北省某师范类高校48...
融合唯物辩证法促进“免疫学”教学
[摘 要]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教育基础课程,其理论教学中富含具有哲学思辨性的内容和素材。掌握和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其应用于...
混合编班“大学物理”分级教学分类评价研究与实践探索
[摘 要] “大学物理”是为新疆大学16个理工科学院44个理工科本科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大学物理”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是构成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各理工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夯基铸魂和启智...
“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摘 要]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从“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再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明确差异性是“大思政课”理念教师角色的认知前提,融合...
退役军人参与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研究
[摘 要] 退役军人本身具有的优秀品质,是传承红色基因和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源。退役军人参与高校国防教育,既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也能促进了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通过梳理退役军人参与高校国防教育的优势,从多维度分析退役军人参与...
具身认知理论下听障生“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摘 要]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听障生语言教学与具身德育理论下的听障生思政教育已有大量实践与研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具身德育理论,以“具身观”为支点,以“理论探索—目标确立—内容建设”为主线,设计出“2-3-4”高职听障生“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四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介绍了“四史”教育的内涵,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然后,对高职思政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以及国家和时事政策。接着,...
非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摘 要] 非遗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逐渐提升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要求利用产业、设计融合等,加强非遗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文创产品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等手段,将文化元素赋予商品的价值和...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发展研究
[摘 要]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全面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还存在内容不清晰、工作机制不完善、信息化不强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与问题,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等...
教改创新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 以“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列举了该课程中存在的认知负荷过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以及教学内容中价值观引领强调不足等主要问题。参考国内外高校的教学实践,立足“大工程观”,提出了在...
高校研究生“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研究生课程教学对于推进研究生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理论性强,应用广泛,其作用在于使研究生充分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思...
科研反哺教学的“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 针对“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调、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课程性质和保障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衔接方案着手,探讨了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学改革目标的方法,完成了...
浅谈网络教学实践改革
[摘 要] 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网络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且实用的教学模式,近年来不断被各高校和教师所采用。网络教学相比线下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海量的教学资源、新颖的教学模...
“产学研赛”融合“私人定制”式机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践
[摘 要] 针对大学生各年级的学习内容及目标,精心设计各阶段主题班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出“112”大学生涯规划基本框架,引导学生“私人定制”各阶段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通过“学院—学工—教师”三方合力,“产学研赛”四融合,协同构建...
高校重点实验室教改策略与创新型人才探究
[摘 要] 在当前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大环境下,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教改与建设越发凸显出其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角色。着眼于高校重点实验室教改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作用,探讨了重点实验室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改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于BIM技术“岗课赛证”融通的土建施工类核心课程改革
[摘 要] 为解决核心能力不支撑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教学内容滞后“岗”“赛”“证”标准,方法手段、评价方式不适应岗位新要求;“岗”“课”“赛”“证”脱节错位未形成合力三个问题,本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三个1”的课程改革范式,对接岗赛...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几点思考
[摘 要]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财会大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对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基于书本理论,以讲授为主,以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近年来,随着OBE教学理念的兴起,进...
探索与实践
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培育卓越公共卫生人才的探索
[摘 要] 公共卫生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此时更加凸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班导师与辅导员在公共卫生教学改革中的协同育人作用,是亟须解决...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析
[摘 要]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亟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支柱之一,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教材陈旧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 要]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控制工程和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此课程受众较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针对这门课程开...
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学生创新发展的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森林保护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结合贵州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培养要求与现状,从创新创业课...
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以该课程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努力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探索了在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思政的思路与目标,挖掘课程...
绿色环保理念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的渗透研究
[摘 要] “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类第一门基础实验必修课程,其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正确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形成。顺应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的思...
基于产出导向理论的艺术类研究生外语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产出导向理论(POA)是文秋芳教授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特别是艺术类研究生而提出的。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需要与实际艺术创作、研究相结合。POA理论恰恰提供了一个与艺术类研究生学习特点高度匹配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了在实际...
高职院校课程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政策和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共同决定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通过教学能力比赛引导教师深耕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思路,强化教师综合素养,为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索
[摘 要]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识的大背景下,做好高校的课程思政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表面工程专业知识为载体,把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品牌建设探析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开门办思政课”越来越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跨学科借鉴市场营销学品牌提升策略,探析地方及高校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教法研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摘 要] 在新工科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教育战略背景下,为解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法固化单一、考核方式简单落后及思政要素欠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创建了“感性实践—理论提升—生产...
大观念构建下的语言技能类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摘 要] 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促使高校各专业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亦不断探索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和不同类别课程思政教学的最佳融入方式。根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外语课程教学特点,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思政教学采用大观念...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酶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食品专业学生是未来食品行业的主导者,“食品酶学”课程对培养食品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的新背景与新形势下,“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单一考核方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亟须改革。基于OBE(Outco...
融合OBE理念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思政探索
[摘 要] 我国的人才培养愈发重视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养成,故而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因此,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需求,提出了一种融合...
混合式教学下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摘 要] 计算思维能力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混合式教学以其线上线下协同运作、资源先进、优势互补的特点,受到高校教师的关注。以“数据结构与算法”混合式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线上MOOC资源、PTA上机实训和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任务/...
新文科新医科融合下的大健康管理实践平台构建
[摘 要] 新文科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医科推动了医学与人文的交融互补,在“双新”融合的大背景下叠加大健康的时代机遇,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专业的核心建设内容,逐步建立有利于提高学...
基于信息融合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为了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新工科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育人模式,培养制药业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构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该研究对基于信息融合的“课前、课中、课后、课程评价”四环节理论教学模式...
浅析“1+X”证书制度对中职会计教师团队能力发展的影响
[摘 要] 中职“1+X”证书制度通过明确定义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构建了灵活多样的证书体系,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基础。介绍了“1+X”证书制度的基本原理、制度目标和政策支持,选取中职会计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1+X”证书制度在中职教育中的...
基于学生行为数据的“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评价系统研究
[摘 要] “工业企业管理”是理工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针对课程传统线下“面对面”教学的症结及教学评价效果不全面的问题,借力互联网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发展,开展基于学生行为数据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客观...
学生教育
影像学住培学员思政层面的德育提升路径探究
[摘 要] 通过深入探讨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住培学员”)德育素质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医学影像学领域的特点,提出在思政团队层面上的德育提升策略。其中,针对导师团队提出要强调学术规范意识;针对实验平...
基于课程建设培养学术研究生应用研究能力
[摘 要] 以“现代传感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方法。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宽、泛、浅,以及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不足,探索将教学团队的原创成果“时栅位移传感器”引入教学全过程,依托团队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基地作为实践...
新时代“双非”高校MPC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培养多元化法学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以北京市属某高校法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就业情况及就业困境开展研究,提出MPC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注重“双非...
西部高校数学院系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摘 要]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西部高校身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条件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急需激发师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与...
利用开源项目进行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一大挑战。针对传统的研究性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效率较低的问题,首先,通过引入开源项目来进行研究性“教”和引导学生研究性“学”,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把焦点集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价值及路径研究
[摘 要] 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教育,是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的师范生的有效途径。湖湘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针对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通过开设相关课...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媒介与举措
[摘 要] 近年来,学界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问题展开探讨,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也存在亟须进一步阐释的问题。为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问题域,提升研究的延展性,夯实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需要在充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