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践行机制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26 13:26:56      点击:

方蕾 刘艳晴

[摘 要]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该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维度出发,围绕劳育队伍建设、劳育长效机制和劳育形式等方面进行探析,解决了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由谁教育”“何时教育”“如何教育”的问题,构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的劳育实践路径和育人机制,以期全面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成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三全育人;劳动教育;劳动素养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这一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更是明确了劳动教育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不仅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勤奋、踏实、严谨的劳动品质,养成勤俭、创新、奉献的精神,使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更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劳动教育路径,对提高育人实效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1]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周光礼认为,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和劳动素养的培育[2]。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3]。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们认为劳动教育一方面包括精神层面对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实操层面,对于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教育,两方面不可混淆,不能用单纯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替代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劳动教育涵盖范围广,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育观念偏差、课程设计缺失、活动载体不足、教育成效不甚理想,等等[4]。因此,探索高校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与全面系统的教育实施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要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思想。“三全育人”思想明确了“由谁教育”“何时教育”“如何教育”的问题,也为解决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思路和方针,对完善劳育机制、提高劳育实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全员参与,加强劳育队伍建设,营造劳育浓厚氛围

全员育人要求育人主体多元化,动员多方育人力量参与劳动教育工作,形成育人合力。除了专职负责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学工队伍外,还应包括任课教师、学生骨干、行政管理人员等,共同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下,推行“三全”育人导师制,“三全导师”既是“三全育人”工作的主体,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各方人员协同配合,形成劳育合力。

首先,巩固辅导员教育主导作用。辅导员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最为直接的管理者,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贯彻劳动育人。例如加强社区管理,社区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辅导员应定期深入走访学生宿舍,熟悉了解学生的基本劳动情况和思想,如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要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理论学习或实践锻炼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切实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

其次,发挥“三全导师”教育引领作用。“三全导师”包括学术导师、学育导师、朋辈导师、通识导师、校外导师、德育导师等类型。“三全导师”在通过教育讲座、师生座谈等导学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适当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协同辅导员了解学生劳动素养情况,发现劳动提升需求,尤其是充分发挥朋辈导师的引领作用。朋辈导师一方面作为导师,有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职责,另一方面,作为学长学姐,相较于其他导师更加了解学弟学妹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也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及时纠正问题。同时朋辈导师要严格要求自身,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辐射更多同学,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最后,加强各部门间的教育协同作用。全员劳动育人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协同。除了学生干部工作外,行政和管理人员也应转换工作理念,提升育人意识,在与学生交流中弘扬劳动精神、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善于发现问题,并且配合学生工作干部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引领工作。例如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外,也要发挥教育和监督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学生存在教育观念或教育实践方面的问题,应及时给予指导,必要时联络社区辅导员,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的跟踪指导工作。

(二)全过程渗透,建立长效育人机制,保证劳育连贯性与整体性

劳动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点滴处入手,从长远处着眼,通过长效细微的劳动育人机制来真正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产生影响。同时,对于不同时期的学生来说,学生所处教育环境不同,教育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面向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能一概而论,既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动态性,更要具有长期性与连贯性。

首先,重视大学生入学阶段劳动教育,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很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他们缺乏实践知识和劳动锻炼,最迫切需要的是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培养独立劳动的能力。因此,针对大一新生,高校应在入校伊始就开始组织学生自我服务劳动教育,激发学生劳动兴趣,了解劳动重要性,例如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力量,提高深入宿舍频率,在走访新生宿舍过程中开展劳动教育,发现并整理问题,解决学生当务之急的同时为后续开展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在新生军训中也可融入劳动实践,包括个人实践和集体实践,在集体实践中引入团队意识,使同学们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体验收获与快乐,提升劳动兴趣,培养劳动精神。此外,在其他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中,加强思想引领,可以通过介绍劳动先锋模范事迹或者其他关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意义,鼓励学生尽快参与到劳动当中,提升劳动素养,适应大学生活。

其次,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劳动素养。大二、大三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的迷茫和疑惑减少了,而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飞快提升了,对基本生活技能的需求开始降低了,而对自我实现和高阶劳动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了。因此这一阶段,要全面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并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平台,同时创造各种实践锻炼机会,面向大学生开展更为深入的劳动教育。例如开设专门劳动教育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或者开展劳育活动,通过趣味又实用的劳动小活动使得同学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丰富课余生活,体验劳动的快乐。鼓励同学们参与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劳动精神,锻炼劳动能力。

最后,深化大学生毕业前期劳动教育,为学生步入社会保驾护航。大学生步入社会前,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应与就业指导、毕业实习、实训充分结合。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认知到不足并及时改善,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劳动本领,为将来步入社会更好地生活和成长成才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在教育中磨炼学生意志、砥砺学生品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同时培养学生勤奋、踏实、严谨的劳动品质,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面对竞争,培养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方位融合,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提升劳育工作实效

全方位劳动育人是指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多方面教育资源,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更加全面的内容来支持劳动教育,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勞动学习需求,激发劳动学习兴趣,提升劳育工作实效。

首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劳育网络。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三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能达到更好的劳动教育实效。第一,全面发挥家庭隐性劳育作用。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绝大部分同学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以及基本劳动技能都是从家庭教育当中获得的。因此,为了真正做到全方位劳动育人,要做好家校携手,父母要发挥积极的教育影响作用。既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同时,也要在家庭创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让学生从小培养“劳动光荣”的意识,此外,要多为学生创造劳动机会,从锻炼中提升劳动能力。第二,切实发挥学校劳育主阵地作用。从课程、活动、实践、文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劳动教育。通过设置劳动教育培训相关课程和讲座来针对性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通过多种多样的劳育活动和校内实践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并且在实践中一边检验自己的劳动能力,一边学习劳动技能。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劳育文化氛围,“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中营造劳动氛围,加强管理,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意识,同时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在社区管理过程当中,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发现学生劳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在社区中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平台。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劳育教化作用。社会是锻炼人的大学堂,要充分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到社会当中锻炼自己。例如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校外实习、勤工俭学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对于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要善于挖掘校外的优秀劳动教育资源,并且尝试以合适的方式引入校内,发挥学校+社会,“1+1>2”的劳动育人作用。

其次,形成课上、课下互促互补的劳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按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可分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课堂上,学生可通过专业的课程学习知识,课堂以外,开辟“第二课堂”,学生通过参与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来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相比,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更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愿参加,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对于劳动教育而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无疑都是重要的教育渠道,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课堂劳育方面,一方面包括专门开设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例如“劳动概论”“劳动科学概论”等;另一方面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当中,强调劳动伦理、劳动态度等,全面培育劳动精神,更要在课程上挖掘关于“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特色劳育资源,开展特色专业劳育课程。第二课堂劳育方面,一方面可结合第一课堂的教育内容,挖掘校内外资源,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作为第一课堂补充;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种多样形式的劳动活动和实践锻炼,例如社团活动、宿舍文化、劳育小课堂等形式引导同学们在活动中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自内而外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最后,打造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劳育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打破传统时间空间限制的“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中小学校园。对于劳动教育而言,除了传统的线下教育和实地实践活动,也应充分挖掘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实现“混合式”劳动教育。线上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关于劳动技能教学或者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意识的相关教学资源,例如视频教程、图文教程、典型劳动榜样先进事迹分享等,开设网络劳动课程,依托互联网庞大的信息网络,线上劳动课程涵盖范围更大,资源也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构建支持师生或者生生间交互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在互联网上分享劳动技能,交流劳动感受,认识劳动伙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线下方面,一方面通过各种线下课程和实践活动实现劳动育人;另一方面,可以在课程设置时将线上资源融入,使线上、线下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实现真正的“混合式”劳动教育。这种“混合”既包括环境上的混合,也就是网络学习环境与线下教学环境的混合。也包括学习方式的混合,比如将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相混合,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等。同时还包括学习资源的混合,也就是网络劳育资源与线下劳育资源的混合。混合式劳动教育有助于挖掘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实效,激发学习热情。

三、结语

总的来说,“三全育人”理念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的。全员参与是开展“三全育人”理念下劳动教育的基础,是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保障。全过程渗透离不开全员的参与,渗透过程中也需要多方位融合,全方位融入。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对于打开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局面,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劳动教育评论(第1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31-41.

[3]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

[4]王洋.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3-10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