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在有意思的园子里生活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4/6/17 15:05:32

  江苏省丹阳市胡桥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小规模乡村园,目前仅有54名幼儿。在思考小规模乡村园如何提质的过程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园内一块近550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场地。基于这块场地,我们依托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持续构建适合幼儿的户外游戏场地,支持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逐渐将教育视角从“考虑儿童如何发展”转向“考虑儿童发展了什么”,教师也从“我是教师,我引导”转向“我是玩伴,我陪伴”,从“教授知识”转向“倾听儿童的需要”,实现了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

  一个有意思园子的诞生

  2013年,幼儿园异地改建后,留下了一块荒地。起初我们并没注意,但是偶尔伸出墙缝和墙头的野花、野草总能引起孩子们的讨论:“看,花真好看,还有蝴蝶呢!”“我们能不能进去玩啊?”每次散步,孩子们总会扒着门缝瞧。于是,我们围绕“要不要这块地”和“这块地可以干什么”展开讨论。最终,我们争取到了它的使用权。

  场地有了,如何让它变得有意思呢?我们以“能进去”“很好玩”“能探究”为支点,伴随着三个阶段的反思,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造优化,一个有意思的园子——“豆豆学堂”悄然诞生了。

  第一阶段:以“能进去”为支点,从一块荒地到一块种植地。

  最初,我们清除了垃圾和杂草,平整了土地,带着孩子们种下蔬菜、花卉、小麦、果树……孩子们经历种植、管理、收获、分享的全过程,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我们的反思:当时的理念还停留在“教”上,对这块场地的教育价值认识不清,只是单纯抱着让孩子们“能进去”的想法,将其变成一整块种植地。同时,基于种植地,我们把课堂从室内搬到户外,但出发点还是以知识技能掌握为主,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

  第二阶段:以“很好玩”为出发点,场地单一变多元。

  最初的新鲜感褪去,种植园地不似之前那么热闹了,孩子们和教师在其中活动的次数逐渐减少,怎么回事呢?我们从孩子们和教师的反馈中发现,“不好玩”是频率最高的词。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它:80%的种植区,让种植活动成了这块场地唯一的价值。

  怎样才好玩呢?我们与孩子们商量并规划设计场地,将成片的种植地化整为零,仅留了一块。其他地方挖了壕沟、堆了山坡,开辟了沙、水、泥等数十个区域,场地功能从单一变为多元。

  我们的反思:当我们将视角从成人转向孩子,就会意识到,孩子才是这块场地的主人,并开始关注和倾听他们想在这里干什么,还需要什么,进而结合他们的想法改造场地,让它变得好玩。

  第三阶段:以“能探究”为出发点,用环境支持孩子自主学习。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本能地充满好奇心。于是,“能探究”又引领我们进一步优化场地:种植地变成试验田,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栽种植物,体验成功和失败,如种甘蔗,横着或竖着种,哪种方法科学?栽大蒜的时候是头朝上还是朝下?……各个区域都摆放了探究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记录本等,方便孩子们随时随地将发现或想法记录下来。

  我们的反思:由于场域空间太大且是纯自然的状态,不同季节会有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会根据季节特点除草、除虫,会跟进添置并优化防护装备,确保孩子们能安全地游戏、探究与学习。

  一群有意思的人的改变

  随着环境的改变,孩子们的活动内容也从先前的种植活动变成了以游戏为主。活动方式从集中教育变成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师幼互动形成了“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模式……而在这些改变中,教师要逐渐打破对孩子、对课程、对教学的固有认知。

  从担心到放心。刚准备放手让孩子们进园子自主游戏时,教师们首先提出的就是安全问题:“万一孩子受伤了怎么办?”其次是管理:“在班级放手,还看得过来,在外面都散开来了,我怎么管?”再次是责任:“孩子撒开玩,我干什么?”

  为让教师们能放心地放手,我们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消除场地安全隐患。我们对园子里的角角落落进行大排查,用软质材料将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地方包起来,同时与孩子们约定安全规则。第二步,实地观察,熟悉新环境。考虑到环境是新的,孩子们还不熟悉,我们就带他们实地观察,制作户外游戏地图,设计区域标志,让每个孩子对哪里有什么、可以怎么玩有所了解。第三步,分段实施,以大带小。我们将所有区域做了安排表,先由本班教师分组带到相应区域游戏。一段时间后,从中大班开始自主选区,混龄游戏,小班上学期教师分组带,下学期开始尝试大带小。

  从忍不住到再等等。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游戏后,我们看到孩子们自由了、开心了,但教师不淡定了,他们总在孩子们游戏时不自觉地提议“你应该这样”“你可以那样”……在与教师们交流时,他们总说“我已经很克制了,但控制不住,万一他……”在这样的纠结中,我们看到了有意思的画面:教师不断建议,孩子们置若罔闻;教师不让干的事,孩子们转头就开始“挑战”……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采取以下方式助力教师转变理念。

  首先,理解接纳。对于教师们的“不淡定、控制不住”,我们持理解态度,因为从理念接受到行为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理念研读。我们带教师们认真研读《张雪门文集》《幼儿教育的原点》等,在阅读交流中寻求理念的认同。再次,问题教研。我们以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为研讨主题,在一次次研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保证孩子们安全的前提下,先接纳他们的行为,忍不住想提醒、指导之前想5秒,并不断提醒自己“再等等”。最后,观察倾听。我们提倡教师在孩子们游戏时间,找个角落静静看他们游戏,认真听他们说了什么,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想法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

  在等待、观察中,教师们渐渐发现,没有自己指指点点,孩子们也能越玩越高级;出现矛盾,他们会自己解决;对一些危险行为,他们自己会掂量……教师们内心的“问号”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啊,还可以这样啊!”“太神奇了,我都没想到。”……

  回归本真的童年生活

  从客人到主人。之前因为园所环境的制约,孩子们被拘于一方小天地中,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规定动作,没有自己发起游戏的时间和空间。现在,丰富的场域、弹性的时间让孩子们变被动为主动,“在哪里玩、和谁玩、怎么玩、玩什么”都是自己定,有的躺在草地上悠闲晒太阳,有的翻砖挖洞找虫子,还有的化身“小科学家”聚精会神搞研究……孩子们成了这块场地的主人,彻底释放了天性。

  从“我”到“我们”。当孩子们的游戏越来越丰富,相互之间也有了更多合作与谦让:有了小纷争,有“小裁判”评理;为摘到最高处的桃子,齐心协力搬来桌子、凳子、梯子,架着扶着还不忘叮咛“小心点儿”……孩子们心中越来越有爱,并渐渐化为行动。小班的鑫鑫身体较弱,上台阶对他是个挑战。当他在台阶前徘徊时,大班一个哥哥伸出的手给了他勇气。慢慢地,伸出的手越来越多,所有孩子不管年龄大小,只要看到他,都会特意等他,并一路护送到教室。在接纳、包容与互助中,孩子们从“我”慢慢变成了“我们”。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豆豆学堂”丰富的环境,让孩子们不再满足于了解“是什么”,而是想深入探究“为什么”和“怎么样”。他们调动全身感官去感受,查阅资料,记录数据,比较分析,开展深入学习。当幼儿园的柿子挂满枝头,他们研究怎样催熟、风干、保存柿饼;园子里的花草虫鸟,被做成图鉴小书……

  在不断尝试让“豆豆学堂”变得有意思的过程中,我园于2016年成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园,2018年,获江苏省课程游戏化视导“双优”等第,2021年,在江苏省前瞻性项目中期视导中获“优秀”等第。

  (作者系江苏省丹阳市胡桥中心幼儿园园长)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