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航空中人的因素”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王飞
[摘 要] “航空中人的因素”课程是我校空管学院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科基础课,也是天津市新时代“课程思政”综合素养改革精品课。为探索“课程思政”这一全新课题的实施过程,该文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及课程基本情况,然后重点阐述了该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着力点,最后对实现路径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课程思政;航空中人的因素;人为因素;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 王 飞(1982—),男,安徽凤阳人,工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中交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6-0017-04 [收稿日期] 2020-09-07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在隐性思政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课程思政”。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2]。同年,天津市启动了100堂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建设,包括40堂综合素养课和60堂专业课。众多高校热情响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开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增一门课,而是在充分挖掘原有课程的思政内涵和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教学各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传输给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挖掘出原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
二、课程基本情况
“航空中人的因素”课程是我校空管学院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科基础课,开设已有十几年。2012年本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的称号,2018年认定为天津市高校新时代综合素养“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秉承“價值引导和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为:结合专业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行业自信。
三、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本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结合:
(一)贯彻实事求是,正确面对发展历程
人为因素是伴随着人为差错产生和发展的,在民航领域亦是如此。在民航发展初期,航空工业还不发达,大多数不安全事件是由飞机自身原因造成的,在这一阶段,人为因素并未引起关注。随着航空制造业、电子设备越来越成熟,诸如管制员“错忘漏”等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比例逐步增加。目前,航空中人为因素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航空安全系数已处于高位的基础上,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也会越来越少。因此,在讲授第一章人为因素发展历程相关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看待人为因素在航空中的发展趋势,也要坚信民航是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尊重客观规律,认知人类自身限制
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规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人类自身也存在客观规律,人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人不是万能的,其自身的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力、疲劳等生理和心理能力有着天然的局限性。而人作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高等动物,又具备了特殊的能力。因此,在讲授“人类自身的限制”授课过程中,应当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人类的优势和劣势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进一步培育同学们尊重客观规律的理念。另外,人也存在个体化差异。比如讲授“记忆的限制”中,短期记忆是有限资源,一般限于5—9个信息单元。但是,也要清楚的认识到,部分人的记忆力惊人,已经突破常态化的记忆限制,这就是个体差异的典型表现。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既要讲授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的限制,也要强调个体差异性,从而引导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对自己个人能力也要客观对待,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
(三)态度能力并举,提高情景意识水平
管制员情景意识是“人的认知过程”的核心内容。情景意识是指在特定的时段和特定的场景中,对影响飞行活动和空管安全的各种因素、各种条件的准确知觉,以及对未来情况的正确预测。管制员的情景意识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合理利用资源是提升情景意识的有效途径。可见,只有态度和能力协同发力,才能形成和持续保持良好的情景意识。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反复强调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使之内化为自我的认知观念,并在长期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习惯。
(四)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学生未来将会在空中交通管制、飞行运行控制等一线岗位工作,直接服务于航班和旅客,“以人为本”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力保障航班安全、高效运行,为了达到此目标,需要同学们在学校学习阶段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是贯穿本课程所有内容,并在部分章节适度突出。例如,在讲授“空管系统中人的差错”讲授过程中,需要同学们认识到在1件重大事故是若干件轻度事故和潜在隐患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海因里希法则)。本部分讲授过程中强调同学们务必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在未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在最基础的工作环节中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切断事故质变的途径。此外,“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做到“安全第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五)建立行业自信,提升自我认可程度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对于我们民航行业来说,也要建立行业自信。中国民航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国际民航领域已经从追赶者、并跑者变为引领者。在讲授人与自动化系统、人与硬件的关系时,以北京首都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为例,目前首都机场年保障架次位居世界第2,以3条跑道保障如此巨大航班量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这说明在如此复杂空域条件下,且没有成熟案例和经验可供借鉴,我们管制员应用一切可用资源和自身过硬的能力,自主创新航班调配方案,有序安排进离场次序,取得如此成绩,不得不说是一项创举。可以说,我们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是国际先进的,我们的人员素质是国际一流的,中国民航已成为诸多国家学习的典范。可想而知,当北京大兴机场投入运营,将会成为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为繁忙的机场,对于管制员和签派员来说,又是一项挑战。我们有信心依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再创奇迹。因此,以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确对待中国在国际民航界的地位,坚信中国民航强国梦一定会实现。
(六)优化班组资源,强化和谐发展理念
由于行业特殊性,管制员和签派员在工作中往往并不是单打独斗,是以班组的形式协同合作的,这就不可避免涉及班组资源管理。在班组排班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性别、年龄、水平、性格等,这就要保障在一个班组中的成员结构合理性,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协调,发挥整个班组的最大合力作用。如果班组搭配不合理,将会影响整个班组的工作效率,不仅会浪费资源,更有甚者会影响安全。在讲授“班组资源管理”过程中,重点讲授班组资源管理的原则,让同学们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和谐发展的理念。
(七)坚守科学真理,有效运用唯物辩证法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民航领域高新尖技术极其密集,设备系统更新换代较快。在引入新设备、新系统的过程中,应当用唯物辩证法来客观分析。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矛盾即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本课程在讲授“人与软件的界面”时,引导学生们既要看到自动化系统带来的工作负荷降低、操作程序简化等有利因素,也要看到引入新的错误形式、降低人的技能等不利方面,运用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的利弊。引导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既不能排斥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也不能完全依赖自动化,需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八)坚定科学发展,客观看待技术革新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发展观。伴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传统工作模式带来了变革的契机和条件,空管领域也不例外。例如,从航空公司层面来说,航班时刻安排原本是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往往得不到优化结果,现如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计算得到优化结果,极大程度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从空中交通管制方面来说,传统的程序管制方式完全依赖于管制员和飞行员的语音沟通及脑力运算来判断飞机当前位置,安全性有很大提升空间,现如今采用雷达管制方式,利用先进通讯、导航、监视手段,可以精确确定飞机位置,一方面减少了人为判断失误概率,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发展,飞行冲突的自动探测及解脱策略的自动生成,将会成为现实,航空安全系数将会进一步提升。
(九)杜绝酒后上岗,保障良好的睡眠
酒精是属于抑制剂或称镇静剂,它是一种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药物。酒精会影响人的感觉、记忆、判断决策、动作协调等,在讲解“人与环境界面”内容时,要着重强调酒精的危害,明确严禁酒后上岗的安全底线。另外,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保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安排上要符合人类的生理规律,即“人体昼夜生物节律”,这再一次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规律的思想。
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一)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是“课程思政”推进的关键力量,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保障[3]。如何讲好“课程思政”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为此,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强化对本课程价值引领作用的认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境界;其次要在行动上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全程育人和“四个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對象和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来,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局限于某一固化模式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课堂举例讨论的方式来实施思政教育,构建教与学协同互动的新形式。比如,课堂上老师以“川航英雄机组”为例,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从意志力、专业能力、社会责任心、团队合作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使学生思想政治得到升华,指引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三)完善课程教材
由于本课程是航空类院校的专业课程,相对应的成熟教材极少,因此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课程组成员自编讲义,仍在不断完善中。第一,积极搜集整理最新可公开的案例,例如“波音737-MAX坠机事件”,结合本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或案例讨论,替换一些陈旧案例,持续充实讲义中的案例。第二,借助此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原有课程的思政内涵和思政元素,在教案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第三,进一步完善讲义,力争公开出版讲义,实现“讲义”到“教材”的转变,并可以公开征询所有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持续改进。第四,结合我校开展的2020版教学大纲修订工作,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研讨,在教学大纲、教案、PPT、讲稿、试卷等教学文案中,强化课程思政的传导效果。
五、實施效果
课程改进方向是一个长周期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课程组以PPT和教案为切入点,在所有教学文案中率先修订PPT和教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一方面,在教案中完善了“教学过程设计”,增加了最新案例替代了陈旧案例,并以案例讨论的形式,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构建了良好的教学互动气氛。另一方面,课程组老师通过诸如精品视频公开课等网络课程,学习教学名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授课内容编排和授课方式方法,探索适合于本人和本课程的授课模式。
按照这一思路,最近我们给大三同学授课过程中,使用了新的PPT和教案,同学们感到焕然一新。从整体上来说,选择“非常失望”的人数为0,“比较满意”以上的占88%,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同学们对新的PPT和教案认可度较高,这也给了我们课程组极大的信心,后续会按照既定的计划逐步完善教学文案,以“课程思政”的标准建设好本课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臧鸣.育人润物细无声,上海高校首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EB/OL].澎湃新闻网,2018-07-27.https://www.thepaper.cn/news Detail_forward_2296395.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
Abstract: Human Factors in Aviatio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management major of our college, and is also an excellent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ianjin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is course, then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course and the eleme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man Factors in Avi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水力学课程线上教学方法探讨 2021/4/2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船舶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