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探讨研究
邓景衡 易诚 罗远来 黄斌艳 王晶
[摘 要] 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乡村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教师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师培养缺乏针对性,这就需要不断培养与乡村教师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乡村教师的过程中,要重视师德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培养乡村教师的创新素养,促进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高乡村教师教育核心素养,加强人才教育培养综合水平,是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乡村教师教育能力及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教师;核心素养;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研究”(XJKX19A001);201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654);2020年度衡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YKT202010)
[作者简介] 邓景衡(1969—),男,湖南常宁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研究;易 诚(1970—),男,湖南衡阳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罗远来(1986—),男,湖南邵阳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129-04 [收稿日期] 2021-02-05
一、引言
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师资的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得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计划,强调必须把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2020年7月3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具有高素质、充满活力,同时具有对乡村充满热爱的乡村教师队伍。
振兴乡村教育关键在教师。当前我国的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体现在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乡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没有高素质的教师补充到乡村学校。同时师范院校在为培养农村教师时,没有为乡村教师量身定制培养目标,这样的毕业生不但对家乡的知识知之甚少,还缺少对家乡的情感,离农意识较强[1]。因此,需要培养一支甘于在乡村奉献的教师队伍。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培养乡村教师核心素养
(一)信念素养培养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说:“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师的信念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意义的认识,然后将其作为自身职业的精神支柱和内心的原动力[2,3]。
教师对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首先是教师要有职业的认同感[4]。职业认同感对乡村教师的信念素养培养至关重要。有了职业认同,乡村教师就会从思想上坚定这个职业,从内心里喜欢这个职业,爱岗敬业,能找自己的兴趣点和乐趣,对教育事业就会无私地奉献。尤其是乡村教师面对的工作、生活环境及教育环境比城市教师要差;教学设备设施比城市学校要差;生源不稳定和流失,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家庭文化素养相对较弱等诸多因素。乡村教师没有对职业的热爱,没有信念,很难扎根在乡村。其次是教师树立服务意识[5]。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服务者。教师利用课堂这个舞台,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尽情展示自我,允许学生充分表达和肯定自己的独到见解,促使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配角[6,7]。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服务意识,不能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而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学生,接受学生的不同的观点。
(二)良好的师德素养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的师德修养会对学生整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师德既是乡村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乡村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8]。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教师必须要率先垂范,用高尚的德行去感化学生。具有良好师德的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因此,选聘乡村教师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考核聘用的第一标准。重要的是,要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抓师德建设,通过定期培训、进修、脱产学习的方式提高师德修养。坚持正向激励,加强制度约束,强化师德量化考核,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师德修养。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与长效的制度规范双管齐下促进教师以德立教,从而培养对乡村教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宽厚仁爱之心的优秀乡村教师。
(三)信息素养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互联网+教育”不断引领教育改革和创新。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和丰富自己,掌握信息技術的有关知识和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运用信息技术,这对于乡村教师的素养非常重要[9]。
缩小乡村教育与城市的教育的差距,就是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乡村学校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有助于补齐农村信息技术的短板,这对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0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要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化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目前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学质量有差距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打造信息化教育平台,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大有裨益。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对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教育落后的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教育硬件设施,学校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脱节,导致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有的农村学校虽然硬件设施比较好,但缺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成了摆设,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必须具有信息教育理念,这是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
(四)家乡情怀素养
乡土情怀是指乡村教师对乡村有挥之不去的血脉之情,对社会发展的关切、对乡土人情风貌有特别的感情、对乡村孩子处境的关注等,正是因为乡村教师的这些特别的情愫,他们对乡村教育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11 ]。
目前师范院校在培养农村教师时,往往是按照培养大中城市优秀教师的标准,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不但对家乡的知识知之甚少,缺少对家乡的情感,离农意识较强。缺乏家乡情怀的教师,即使在乡村学校任教,也只是将此作为跳板,为今后调入城镇学校做准备。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是乡村教师能扎根乡村关键所在,这是他们扎在乡村从事教育事业的动力之源[ 12 ]。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作为乡村教师,要发自内心深处要热爱乡村、关心农民以及关怀乡村孩子,面对乡村的贫困、落后及生活的不便,家人的不理解,也会克服这些困难,自觉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教育事业中。
我国城乡差别比较大,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尽管大部分地方已经脱贫,但是有些地区差别还是很大。各个地方差别很大,掌握必备的乡土知识是乡村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一方面,乡村学校本身是乡村社会的组成部分,受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乡村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乡村孩子,他们在乡村生活和成长,受到乡村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校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乡村教师必须拥有乡土知识,包括能够熟悉乡村风俗、风土人情、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只有如此,乡村教师才能够真正融入乡村社会,与乡村人打成一片,容易与学生家庭沟通,更容易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乡村教师需要学习、了解所在乡村的文化,要兼修并蓄吸取乡村文化的养分,与优秀的城市文化进行融合,使得乡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要敢于剔除乡村文化中的不合理成分[ 13 ]。
(五)传承乡村文化素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组织等的振兴。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物质基础、自然条件等不一样,不能盲目地套用城市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给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变化。因此,作为乡村教师在做好乡村教育教学本职培养工作的同时,还应该要通过学校的教育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教师长期在乡村耳濡目染,身在其中,了解乡村民风民俗,乡村文化,风土人情,传统美德等[ 14 ]。教师本身就是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乡村教师就是要利用好学校的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在课堂内外言传身教去影响教化学生,让学生成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因此,乡村教师必须要热爱乡村文化,对传承乡村文化有使命感。当然,乡村教师具有传承乡村文化的素养还应与现代文明结合,培养出既掌握传统乡村文化,又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人才。
(六)创新意识素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中位于首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学生时代最为关键,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虽然知识很重要,但创造力、想象力、价值观、个人品质等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所以乡村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缩短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教师必须大胆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及途径[ 15 ]。如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大纲、课件、微视频、教案、实验课等。通过教师的创新,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因此,乡村教师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乡村教师要具有创新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语
教师的素养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就必须突出培养乡村教师良好的素质,通过提高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让乡村教育事业得到长远发展,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各方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乡村教师,尤其是制订培养乡村教师的培养方案,为乡村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通过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田里.吉林省农村教师核心素质问题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6):52-53+69.
[2]刘丽芳,李盛聪.教师核心素养建构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4):75-79.
[3]王光明,张永健,吴立宝.教师核心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培养[J].教育科学,2018,34(4):47-54.
[4]李京蔓.教师身份认同视域下教育理論与实践脱节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45-48.
[5]譚美娥,黄非飞.创新人才培养下需提高教师服务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6):58-59.
[6]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本质追问与实践探析[J].教育研究,2017,38(7):14-20.
[7]谢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有效教学意蕴[J].教学研究,2018,41(1):49-54.
[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1).
[9]强光峰,许兴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7(9):27-30.
[10]王娜,刘学科.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宁夏教育,2019(2):16-19.
[11]于发友,任胜洪,林智慧,等.新时代推进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面向(笔谈)[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6):25-37.
[12]王莉娜,房厚信,朱龙.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培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90-91.
[13]陈轶嵩.提高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质量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9):178-179.
[14]马多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培养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9(1):93-96.
[15]邢耀东.“互联网+”背景下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3):347-350.
Research on Teachers Core Literacy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A Stud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ENG Jing-heng, YI Cheng, LUO Yuan-lai, HUANG Bin-yan, WANG J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8,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not balanced.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rural teachers and the uneven level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seriously restri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training of rural teachers lacks pertinence, which requires the continuous training of teacher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rural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rural teacher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improve rural teachers love for rural education, cultivate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literacy of rural teachers, and promote rural education to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mprov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rur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talent education are the inevitable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they are also the key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a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and revitalize the r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core literacy; rural revitalization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探索 2021/11/1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思路与实践 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