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行业特色高校教师学术活力影响因素研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行业特色高校教师学术活力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11-3 13:48:42      点击:

陶可 高世葵

[摘 要] 高校教师学术活力是大学教师工作状态体现的核心特征,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保障,更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基于此,本次面向国内九所地矿油类行业特色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共收回209份有效调查问卷。调研结果揭示了影响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主控因素,强调提升地矿油特色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力,需要更加关注高校教师的自我学术兴趣、职称晋升资格以及科研时间,同时就地矿油类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的改革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学术活力;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地矿油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急项目“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72041018)

[作者简介] 陶 可(1996—),女,安徽铜陵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世葵(1969—),女,四川成都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013-04   [收稿日期] 2021-02-27

一、引言

地矿油类行业特色高校,是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和满足国家能源矿产资源需求方面发挥着至關重要的支撑作用。高校师资队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体,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加快“双一流”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高校教师学术活力指的是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学术工作中的活跃程度[1]。大学教师职业的核心就是如何保持持续的学术活力[2]。高校教师学术活力是大学教师工作状态体现的核心特征,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保障,同时它还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急项目“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为依托,基于地矿油九大高校的调查结果,揭示地矿油特色行业高校教师活力影响机制,探讨行业特色高校教师学术活力提升的路径,为国家特色行业高校政策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问卷设计

国外早期对教师活力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出发,探究个人兴趣、人际关系对其的影响,认为对学科的热情强烈影响教师的日常表现,同时教师的早期求学经历、成就对现在的教师活力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后期以阎光才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对高校师资学术活力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将师资活力与年龄、职业发展周期结合[3],指出在组织中对师资活力的测量应考虑到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内部的发展机会及同事间的关系等[4]。随着对教师活力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组织层面的诸多因素,将教师活力建设置于组织集体中,可将其看成个人与集体的双赢,教师活力与整体氛围紧密相连,单位声誉也会影响到师资队伍的活力。还有学者提出,高校教师的发展,师资队伍整体的活力离不开物质实力的支撑,需要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上进行合理设计。除此之外,现有文献还关注高校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和困境[5],特别是高校教师的晋升问题,建议要关注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从而提升师资队伍活力。

基于现有文献调研,本次问卷设计将影响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因素大致分为个人层面及组织层面两大类,设置了包括自我学术兴趣、职称晋升制度、科研时间、早期的学术训练、科研经费、自我的学术发展目标、学科或专业的地位(受重视程度)、学术团队的合作、院校学术氛围、学术成果奖励制度、学校薪酬福利制度、学术考核制度、实验室设备条件数据资源、学术网络关系、年龄、进修培训、退休制度及其他因素在内的共18个题项。问卷设计基于李克特量表,被调研高校的教师对这18个影响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因素选项进行1~5分的评分。

(二)调研对象

本次选取九所地矿油行业内有典型代表的高校进行师资活力的问卷调查,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本次调研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通过各校人事部门,以问卷星为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共245份,回收有效问卷共209份,有效回收率为85.31%。

在209位高校教师中,男性117人,女性教师92人。其中153人都在45岁以下,占被调研人数的近三分之二。拥有丰富教学经验(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比超六成。被调研对象涵盖讲师、副教授、教授,其中讲师和副教授占比几乎相当,既有编制教师也有合同制教师,编制教师约占九成。来自地矿油高校特色学科或延伸学科和非特色学科的教师人数相当。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次针对行业特色高校教师活力影响因素的20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被认为最影响教师学术活力的因素分别是:自我的学术兴趣、职称晋升制度以及科研时间。

(一)学术目标和学术兴趣在教师活力中起到了根本的内在驱动作用

超七成被调研高校教师认为学术目标的设定和个人对学科的兴趣强烈影响教师的学术活力,学术目标和学术兴趣在教师活力中起到了根本的内在驱动作用。有目标才有动力,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角度来看,学术目标的合理设定对学术活力的提升有较大价值,目标明确才能找准发展方向,激发行业特色高校教师内在潜能。而学术兴趣是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助推器。在本次调研中,既有特色学科教师,也有来自行业特色高校的非特色学科的教师,既有普通讲师也有资深教授行业泰斗,背景千差万别,但高校教师对个人学术目标的设定和个人学术兴趣的肯定超出了预期。

(二)最影响高校教师活力的仍然是职称晋升制度

近七成被调研的高校教师认为职称晋升制度强烈影响教师的学术活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在我国,教师是被纳入国家干部管理体系之内的。高校职称还具有一种类科层的性质,象征着一种等级身份,尤其是我国大学仍残留着传统人才单位所有制的“底色”,这使得职称等级与高校教师的自由流动、福利分配、生活待遇、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紧密相关[6],成为高校教师从业一辈子所要追求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职称晋升制度无疑成了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指挥棒。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职称晋升制度中明确规定晋升教授职称必须“发表重要学术期刊论文6篇,其中A类2篇B类3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规定“自2016年起,拟晋升副教授职务的教师应有连续6个月以上本学科领域国内领先高校或海外高水平学术机构的学术研修经历,且要求教师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2篇以上”。这些职称条例无疑鞭策着教师们在学术上做出学术成果。

(三)高校教师们对科技时间的关注远甚于科研硬件条件

在本次行业特色高校教师活力影响因素的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在针对教师学术活力发展的客观因素上,科研时间的充足性、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数据资源获取等外部条件对教师学术活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科研时间。行业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力很大程度上受到科研时间分配的影响。但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行业特色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国家产业的联系更为密切,需要走访矿山企业、深入钻井现场、野外地质勘查等,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同时,地矿油教师普遍感觉科研时间颇为紧张。另外,高校教师不仅要教学、实验,还被诸如项目申请、财务报销上的行政琐事挤压了宝贵的科研时间,这极其不利于高校教师师资活力的充分激发。地矿油类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硬件條件有限,特色学科与非行业特色学科间存在较大科研硬件差异,在实验室设备、数据库资源的获取上,学校有限的资源明显倾向特色学科,但这对被调研教师的学术活力影响有限,教师们对科技时间的关注远甚于科研硬件条件。

(四)高校教师的早期教育经历、学术训练值得关注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特色行业高校中超七成老师认可早期经历、学术训练对学术活力的影响。2010年对全国研究生院高校教师的调查中,对于“高中前教育对于成长为一位出色学者的重要程度”的调查结果发现,教师们较为认同高中前教育经历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尤其是认为中学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程度较高[4]。个人的早期教育经历不可复制,存在较大差异性,特别是在高校教师的群体里,早期的教育差异被放大。中老年教师们,可能经历过较长的一段学术中断时期,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厚积薄发,在中国改革开放中为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较高学术地位;青年教师普遍接受过正统且系统性的教育及学术训练,但早期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氛围对年轻的一代也有不同影响。

(五)年龄、教学阶段对教师学术活力影响较小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地矿油特色行业高校教师并不认为年龄和教学阶段是影响其学术活力的重要因素,甚至过半数老师认为年龄对学术活力的影响并不突出。“90后”的教师们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适应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尽管纵向教学经验虽然较少,但横向的知识面和接受能力却较宽、较强,尤其是在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远远超过前辈,本次调研的教师认为,青年人普遍有着高学历的优势,高学历使他们在知识的积累和准备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科研意愿非常强烈,取得的学术成果不容小觑。同时,此次调研的年长教师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丧失学术活力,在行业深耕多年的教师对学术的热情也不曾消退。总之,学术活力的影响并不会因为年龄差异而显示出巨大的变化,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阎光才教授在对全国研究生院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调研中指出,年龄在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生涯展开轨迹中仅仅是扮演着一个时间标尺的作用,并不直接影响教师的学术活力。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在针对影响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因素的调查评分中,自我的学术兴趣、职称晋升机制及科研时间成为影响教师学术活力的前三强。高校教师的学术目标和学术兴趣在活力起到了根本的内在驱动作用,这为高校教师选聘提供了参考,在甄选人才时要选择那些对学术有兴趣有追求的人;在组织因素中最影响学术活力的还是职称晋升制度,这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地矿油特色行业高校的现有教师职称评选制度,朝着激发教师活力的方向改革完善。地矿油特色高校教师们对科研时间的关注远甚于科研硬件条件,高校应该在学术假期等方面实施灵活的政策。

(一)精准选聘,寻找有学术追求的教师

高校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世人眼中的理想职业,无数人都想跻身于这座象牙塔。高校选人,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但过往的选聘中,更多考虑的是高校教师的现有成果,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才潜力的挖掘。激发高校师资队伍活力,从源头出发,就是要找寻那些有强烈学术兴趣、有自我发展规划的教师。特色行业高校教师虽身处较为特殊的学术环境中,只要兴趣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和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紧密相连,兴趣在长时期的学术训练中并非不能被培养。高校教师选择投身于地矿油类高校,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力仍然聚焦于个人的学术目标及兴趣,这样的教师以强烈的学术兴趣、坚定的学术目标武装个人,以个人活力带动集体活力,改变高校氛围。从长远来看,高校教师流动率低,且行业特色高校教师多为事业编制,高校对教师的培养投入成本巨大,更应该在开始就做好选聘工作。特色行业高校发展离不开特色行业支持,而高校教师培养的人才则反哺行业,选拔培养有坚定学术信念、热爱特色行业的教师,也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回馈行业与社会。

(二)积极响应推行高校教师职称改革

高等学校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僵化的评价机制不能为高校教师带来生机,反而会抑制教师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势在必行。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不能简单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等可作为评价参考,同时不能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高校对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要同等对待,国家层面更鼓励将成果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上。地矿油类行业特色高校在积极响应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的同时,要根据本行业特色,对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进行调整,释放教师学术活力。在深度调研现有职称评述工作的基础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就曾提出要坚持“四个注重”改进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强调要注重完善制度保障、注重统筹职称指标、注重坚持评审标准、注重规范评审程序。

(三)平衡教学与科研,释放高校教师学术活力

没有足够的科研时间相当程度上抑制了高校教师学术活力的提升,阻碍了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与精进。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时间的平衡需要重新审视。在尚未改革完成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上,青年教师为晋升而将过多精力投向科研而忽视教学,原本应所有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和服务工作,由于年轻教师教学任务和事务性工作的减少,这些任务自然转移至中年教师,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他们发展自己专业能力的时间和空间。研究生导师所带学生数量影响教师精力分配,进一步影響教师学术活力的提升。地矿油类行业特色行业高校要重新审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需动态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不同学科的教师资源,将综合性师比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地矿油类行业特色行业高校还需支持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设置教学实践和科研时间比例。

参考文献

[1]胡亚敏,王谦,王爽,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态发展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145-

146.

[2]韩俊兰,刘爱玲.新中国7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变迁、成就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9(17):7-9.

[3]阎光才.象牙塔背后的阴影——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对学术活力影响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4):48-58.

[4]岳英.大学教师学术活力的过程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5]张伟,张茂聪.聘任制语境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职业困境与制度变革路径——新制度主义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4):52-60.

[6]阎光才.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轨迹,问题与未来去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9,314(10):5-13.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Vitality of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 Stud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9 Geological, Mineral & Oil Universities

TAO Ke, GAO Shi-k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teachers academic vitality reflects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ing state. It is also the internal guarante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we conducted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teachers of 9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ies, and a total of 209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survey results reveal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ademic vit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point out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vit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ith geological, mineral and oil characteristic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f-academic interest, the professional title promotion qualification and the research tim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staff in universities with geological, mineral and oi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academic vitality;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staff; geological, mineral and 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