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王爽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历史与现代的桥梁、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价值辨识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以及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媒介技术赋能下,充分利用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内容优势,通过课程设置的内涵主题化、授课方式的叙事故事化、素材应用的内容联动化、课堂氛围的场景沉浸化和课外实践项目化等路径,推动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实现最大程度的效益溢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内化;协同;价值转化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山东财经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重点培育项目“财经新闻全媒体制作虚拟仿真实验”
[作者简介] 王 爽(1984—),女,河南南阳人,博士,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文化内容生产和媒介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7-0137-04 [收稿日期] 2021-06-01
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着其是否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视野、创新意识、反思精神,以及捍卫、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我国丰厚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历史与现代的重要桥梁,更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传统文化元素的传统和现代价值辨识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以及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和课程思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当前关于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有哪些、如何充分应用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优势实现高效的课程思政、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中的主体有哪些、各主体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的探讨并不明晰。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层面对其进行剖析,并尝试提出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
一、以课程设置的内涵主题化推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效益
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使传统文化相关通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即传统文化相关通识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与“以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保持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未发生过断裂的文明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现代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延续和发展,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形态之间的对照、反思和创新应当是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重点,以实现当代大学生在对照、反思和创新中掌握技能、强化认知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然而,据不完全调查,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大学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以传统文化的历史传统教育为主,部分高校从跨文化视野、跨文明对话等角度开展其本科教学中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现有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多以传统文化本身涵盖的门类设置,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学精要等。部分高校结合本校学科优势专业开设相关传统文化课程,如财经类院校开设商业文化史等。这种课程体系一方面容易使授课内容偏向历史脉络和宏观架构而不够聚焦,另一方面难以使学生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建立时空关联和情感共鸣而不利于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以提炼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主题开设系列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既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可以主题为切入点形成传统精神内涵与现代文化时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元素与课程内容间的无缝衔接。具体地,通过开设体现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内涵的课程,可实现其与现代“家风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通过开设传统儒学文化课程,可实现“仁、义、忠、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观念与“爱国、文明、和谐”的有效对接;通过开设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相关课程,可在古今对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反思、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能力,可实现历史认知与现代实践创新的有效对接等。因此,通过对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实施内涵主题化的课程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将传统文化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在内容设置上有机融合,是一种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融思想政治于课程的课程思政路径。
二、以讲授方式的叙事故事化推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化效益
故事叙事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故事”的历史。当前,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文化传播实践层面,都十分重视“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更是因为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借助虚拟故事世界的建构,往往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关注和情感共鸣。中国传统故事的本质是历代中国先民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作和传播的文学文本,以神话传说、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等为载体,借助媒介得以传承。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故事经历代传承者筛选、创新和传播,留下了厚重的历史记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叙事故事化的讲授方式能使学生在获得情境体验感的基础上,增强对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元素的内化认知。
一般地,当前多数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仍以传统文化内涵的知识传授为主,但泛化的传统文化概念、类型、特征和历史等知识教育,以及细化的文学精品等教育范畴,均忽视了学生作为新一代传统文化要素的用户群体的兴趣性,以及知识传授中的课程思政融入契机等问题。叙事故事化为当前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课程教授方式提供了新的启示,它不仅可以借助课堂讲授建构故事世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而且可以在建构故事的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传统内涵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融合,进而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的内化。具体地,叙事故事化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依托现有资源建立中国传统故事数据库;第二,依据课程内容设置要求制定中国传统故事的选择标准,并基于这些標准初步筛选课程讲授中将要使用的故事文本;第三,充分分析已经筛选的故事文本,并将之与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形成对应关联;第四,结合课程思政的需求和立德树人的宗旨,将思想政治内容与故事文本进行对接或融合。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中教师讲授方式的叙事故事化,顺应了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更顺应了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授课全过程的需求。叙事故事化是一种让学生在体验故事世界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的课程讲授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的同步内化。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线性代数”翻转课堂教学 2022/2/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高校“生态环境学”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探索 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