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14期·工程训练中心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14期·工程训练中心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9 16:01:04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4期

张秀芳 宋洁 施新华

[关键词]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工匠精神;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上海高校海归青年教师政治意识形态调查研究”(C18056)

[作者简介] 张秀芳(198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上海电机学院工业技术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普通车床的教学与研究;宋 洁(1981—),女,浙江嘉兴人,博士,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義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4-0105-04 [收稿日期] 2021-07-28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工程训练作为一类实践教学课程,在大学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科认证专业越来越多,工程训练作为一类基础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授业,同时还起着“传道”的重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种思想充斥于网络,多元文化不断碰撞[2],对于加工制造而言,西方先进技术往往领先于世界,间接造成了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的假象。利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特色把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车工的课程教学中,是势在必行也是当务之急的工作[3]。

一、车工课程目标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基地,是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承担全校本科学生的工程训练、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服务等工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车工是一门专业实践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车床的组成结构及基本操作,包括零件的测量、钻孔、车端面、车外圆等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相关的机械加工工艺及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车工课程思政目标

车削加工实践课程是与实际生产相关的一门课程,基于该课程实践课这一特性,该课程的主要思想政治目标是(1)培养学生规矩和安全意识,懂得尊重生命、明白纪律和法律只有一线之隔。(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爱岗敬业。(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5)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车工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情况

车削加工课程思政设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在安全教育中融入相应的思想政治内容,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思想水平。把安全教育作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要部分,稳固地开展好安全教育,使课程思政与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密切结合,使同学主动地投入到实践学习中去。

车削加工课程思政设计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从我国目前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出发,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把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打造“制造强国”放到了重要地位的描述里让大学生体会到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渴望。而我校不但在办学定位中明确指出学科专业发展以工学为主,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技术学科专业群,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能适应工作变化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是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车削加工课程思政设计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家国一体意识的树立,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家国天下为重,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命运密切统一在一起。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个体根据起初的地缘或血缘而形成的对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体现为个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承续、对故土河山的眷恋守护、对国家民族的担当。

车削加工课程思政设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从本课程的发展历史、当前现状与未来展望的讲解中,并结合我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来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勇担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

车削加工课程思政设计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分组协作完成零件加工为出发,培养学生在实际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沟通交往能力、促进他们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体验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奋斗并取得成功的成就感。

四、车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一)提升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实施的最终效果。

首先,作为教师自身,每天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课题教研、党支部学习等传统形式加深自己对思想政治内涵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使用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的丰富资源,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经常查阅车削加工课程思政的相关论文文献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明确自身的德育责任。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授课程的育人价值,认识到所授课程在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上所起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育人观念,自觉建立育人意识,积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方面。最后,作为教师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的德行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修身立德、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正如老话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的政治素养的提升紧跟时代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这个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

工程训练中心的车工实践教学内涵与大国工匠精神高度匹配,以此为切入点,根据课程不同的教学环节,挖掘出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并向学生生动展现思想政治和课程内容的结合点,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内涵的理解与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的意义与价值。本课程具体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目标和思想政治结合点如表1所示。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所处的时代,接触的事务,更加广阔的视野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太过老套,效果不佳。这就要求课程思政设计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和学生特点,创新课程思政模式使大学生更易接受和喜欢。

创新教学方法:首要拓宽教学渠道,及时跟进新媒体新技术发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签到、作业提交、问题沟通等部分课堂环节在学生移动终端上实现。让教学过程设计更加适应00后一代,在网络环境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讲案例”等形式来促进和学生的互动。最后充分利用学校的外部资源,开展“校企合作”,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课堂”,让学生体验一线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要求。

五、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注重隐性思想政治功能和潜移默化作用。对课程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以改进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等[4]。具体实践中,要拟定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学生反馈、教师自评、同校同行互评等方式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效果。从学生主体来看,

可以利用现有课程打分机制,了解和关注课程改革后的学生体验,对比前后教学效果差异[5]。通过车工实习感想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吸收情况等。现阶段主要从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及课程思政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和关注课程思政实施后的学生体验。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和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同学们对于车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给予了肯定。100%的同学认为引入课程思政比较重要,69%的同学倾向于课程思政要结合实践课程具体知识点或案例穿插地讲授,而不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内容独立的分开。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期获得更全面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结语

对高等院校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同频共振,既是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引导,更是对学生政治立场和意志品行的锤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可以看到一些成效,但也有一些不足,如网络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学习评价不够全面,这些不足将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希望车工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能够由弱到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