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7期·高校分校区新生适应教育模式探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7期·高校分校区新生适应教育模式探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3 11:03:45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7期

武锦婷,宋立文

[关键词] 分校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北京市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北京工业大学)课题“高校分校区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探究”(JD20180301)

[作者简介] 武锦婷(1974—),女,江苏阜宁人,法学硕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宋立文(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法学硕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新生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7-0157-04 [收稿日期] 2021-07-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为了提高办学水平、拓展发展空间、丰富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分校区办学模式。然而,这种办学模式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校园文化的传承、管理体制的变革、运行中的高成本、师生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提升等。同时,分校区管理带来的高低年级分离现象,对新生适应教育带来的挑战也引起了教育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某高校环境与生命学部2019和2020级学生问卷调查和座谈为基础,分析分校区模式下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了解新生的需求和期待,探讨成因,并就如何构建分校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体系提出对策。

一、分校区办学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不利影响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缺乏

大学新生刚刚结束高中生涯,对大学注重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新生活都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但在分校区办学条件下,新生对校训校风、优良传统、大学学术氛围等大学文化缺少耳濡目染的环境,部分自主性和适应性较差的学生,在大学适应方面遇到较大的困难。受资源条件和参加主体单一性的限制,分校区课外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对大学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新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5%的新生认为分校区人文气息不浓厚(见图1)。由此反映出新生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是渴求的。

(二)与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机会缺乏

由于分校区只有一年级学生,高年级在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另一个校区,造成新生与高年级学生交流不足,学生无法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快速真实地了解到在大学里面究竟学习什么、怎么学习,难以建立起“传帮带”的榜样学习模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确立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新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1%的新生认为与高年级学生交流不方便(见图2)。由此也反映出新生对与高年级学长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三)师生间交流不足

因分校区只有一年级新生,但绝大部分任课教师都在两个校区有教学和科研活动,任课教师只能从校本部按点赶到分校区上课,如没有特别安排,上完课一般就离开分校区,造成“上课来,下课走”的情况,学生和教师单独交流的机会有限。新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与任课教师交流不方便的占比33.2%(见图2)。反映出学生期待与任课教师多交流、沟通。

(四)二年级“新生”面临再次适应问题

新生入校后在分校区学习生活,一年内完成了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适应问题,升入二年级后搬入校本部时又要面临再次适应问题,导致少部分适应性较差的学生延长了大学适应期。此外,由于部分分校区实行的是块状管理,转回本部的新生都要更换辅导员,辅导员工作交接大部分仅限于文档资料,学生需要重新认识了解新辅导员,新辅导员也需要重新做好深度辅导工作,从而给精细化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难度。

(五)硬件条件的限制

由于历史和现有经费原因,分校区在硬件条件方面,尤其是实验室建设、多媒体设施、图书馆等设施,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与本部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以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这两个专业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受到硬件条件的影响,原大一新生开设的实验课改为大二上课,对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实验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问卷调查显示:新生非常希望分校区在硬件条件上进一步完善,为在校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见图3)。

(六)教学和行政资源分散

在分校区办学模式下,教学和行政资源还是相对集中在主校区,分校区新生为参加部分主校区的社团学生会活动、科技竞赛及其他感兴趣的活动,不得不往返于分校区和主校区。此外,部分学生因特殊需求,不得不到本部办理有关手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新生认为教学资源分散,难以共享(见图1);8.7%新生每月往返于本部和分部达6次及以上(见图4)。分校区距离本部20多公里,坐地铁往返至少2个半小时,高频率地往返牵扯了新生不少时间和精力,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分校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对策

(一)做好新生的价值观引领

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新生容易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加上高考成功后,许多新生存在暂时完成任务的心态,学习目标处于“真空”状态,感到有些迷茫[1]。在分校区管理模式下,缺少高年级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深度交流机会,加上分校区教师坐班比例较之本部大幅度减小,对新生的价值观引领方面缺少言传身教。因此,学校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新生实际,引导新生调整心态,确定学习目标,合理规划人生。

我校為提高学生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理性分析能力,引导新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提高学习动力,增加学习效果,除了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外,还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定期开展线下和线上的团支部活动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通过日新学堂等网络平台建立学生工作阵地,利用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实时便捷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新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新生生活适应教育

新生进入大学后,犹如进入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原有固定的人际交往圈被打破,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生活上也脱离了父母的照顾与保护,完全适应大学生活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2]。然而在分校区办学模式下,分校区的生活设施相对欠完善,学生群体单一,大学文化缺乏,对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学部选拔了高年级本专业学生党员担任班级助理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班主任和辅导员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新生生活适应教育,引导新生提高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消防演习等方式,提高新生的安全意识。邀请保卫处教师,给新生普及识别网络电信金融诈骗的骗局常识,引导他们远离高利贷的诱惑,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三)加强新生人际沟通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分校区办学背景下,因校区分散,师生交流、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之间交流不足等因素,加上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出自卑、失落、抑郁等心理问题,若不及时加以疏导,易造成逃学、心理疾病等问题[3]。因此遵循大学新生心理发展规律,加强新生人际沟通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学校为大一新生统一开设“大学生心理适应”课程,开展新生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培训,学部还通过建立师生定期交流制度,心理专题讲座、新老生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引导新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

(四)新生专业认知教育

在分校区管理模式下,因新生与专业教师近距离接触时间受限,几乎没有机会进入专业实验室参与实验,与本专业高年级的师哥师姐间的互动机会减少,直接影响了对专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为此,在新生报到后不久,就组织新生集体乘坐大巴车到本部参加开学典礼,参观实验室、校史展、科技展等,定期组织新老生线上和线下交流活动。学部各专业知名教授给新生开设专业认知教育课,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提高专业认识度。此外,学部还通过开展本专业学科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开展学业辅导工作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存在极大差别,新生经过高考的洗礼,部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从教师监督着学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分校区单一学生主体现状,对新生尽快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十分不利。2020级新生是北京“3+3”新高考模式实施的第一年,学生入校后发现,部分主修的大学课程在高中根本没有打好基础。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63人中,21人高考科目不含物理,5人不含化学,2人不含生物,也就是与往届新生相比,该专业44.4%的学生高考没有考物理、化学或生物,由此造成部分新生入学后学业压力增大,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面对因高考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学校通过举办基础课串讲、答疑、退休教师一对一辅导、高年级学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法,助力新生成长。班主任辅导员开展一对一深度辅导,激励新生通过自主学习,为高考“补课”,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规划,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班主任辅导员通过指导新生学会正确利用校图书馆等校内外各种资源等方式,培养新生形成积极主动创新的学习方式。

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分校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在新生适应教育方面的不断探索,为新生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目标,激发自身潜能,为大学四年的成长成才及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