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7期·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分析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7期·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3 11:04:02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7期

何素敏,项辉,崔隽

[关键词] 本科生;人才培养;本科毕业生;质量监控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本科生质量跟踪与毕业后质量跟踪分析”(33000-31911130)

[作者简介] 何素敏(1968—),女,广东平远人,硕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研究;项 辉(1966—),男,湖南石门人,博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脑疾病的分子机制与药物开发研究;崔 隽(1982—),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7-0161-04 [收稿日期] 2021-07-02

一、本科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本科生缺乏系统性的数据化动态质量监控跟踪体系

实行大类招生,帮助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及之后的深造或就业,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学生产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是教育的一大弊病。为有效改进这种状况,教育部实行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学校质量监测认证专业体系认证管理。

为打破缺乏系统性的数据化操作管理平台的僵局,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了动态质量监控,探索并构建了与生物专业相关的监控评估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运行体系,按照学校—教育部门引导—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为一体的运行体系,以校内成绩、毕业生学生问卷与单位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跟踪调查制度,形成校内外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体系。采集相关信息,反馈和持续改进,多维度、多视角监测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状况。

(二)对毕业生跟踪质量监控没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一直以来,对毕业生跟踪是学校的一项弱项。专业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促进高校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达到以评促教的作用。为此,建立一个常态的学生学习成效数据分析系统,除了内部评价外,还要进行外部评价,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校友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分析原因,进一步干預和改进教学相当关键。对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本科生进行质量跟踪与毕业后质量跟踪分析,即对学生入学成绩及毕业成绩对比、学位率及深造率、去向及成就等做一些调查分析,也为日后的招生宣传作一些数据调查,打破针对一些“生物就业难”的传统谣言。

二、基于在校本科生质量跟踪与毕业后质量跟踪分析体系构建及其问卷具体内容和结果

对学生从入学—在校成绩—学位资格评定—深造率进行分析,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入手,对教学全过程动态监控、分析,同时评价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学校满意。

(一)对在校本科生进行质量跟踪

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9中国大学评价》我国大学新生质量与毕业生质量对照排行榜,我校的入学质量等级是A++,而毕业质量是A+。我院的入学成绩在全校排名属中等。说明学生毕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1]。

1.对近几届的学生入学成绩进行分析,并与毕业时的成绩作对比,对差别比较大的学生进行了解分析,同时对一些没有获得学位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加强管理。2012—2016级高考第一志愿率为62.5%,2016—2020级高考第一志愿率为64%。近几年,经过努力,2018—2019级平均第一志愿率为72%。我院学生广东省录取排位平均在3000~4000多之间,平均分数为623,在全校占平均水平。2015级4年成绩各专业必修课平均绩点为3.35(83.5分),成绩优良。2012—2015级(2016—2019届)学生共882人,其中毕业人数共857人,获学士学位856人,毕业当年未毕业学生共25人,占总人数的2.8%。这些没有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大学期间生病或沉迷网络,对自己要求太高造成抑郁或放松学习。但有的确实是基础比较差,如特殊地区学生或部分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

2.对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评价体系学生毕业要求标准对比学习成效分析,把近几年的深造率和就业去向数据进行分析。生物技术专业境内深造占专业毕业生就业深造人数的54%,境外深造占专业毕业生就业深造人数的25%;生态学专业境内深造占专业毕业生就业深造人数的50%,境外深造占专业毕业生就业深造人数的17%;生物科学专业境内深造占专业毕业生就业深造人数的52%,境外深造占专业毕业生就业深造人数的25%;学生毕业第一年统计,各专业深造约占专业毕业生人数的七成。深造率与其他专业相对较高,说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以继续深造为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输送了生力军。

(二)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

分析学生的培养质量,还要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据201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理工类专业薪酬水平高,生物科学专业排第5。而我院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级名牌专业,这些说明了我院的“全人培养、专业有成”的理念比较符合社会人才的需要。当然,要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大学,跟清华、北大学生对比还是差别较大,因此,为找出差距,我们拟将重新设计问卷,对毕业学生进行大力调查分析,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掌握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基本情况,同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工部和校友会合作,共同对近几届毕业生做跟踪调查,调查形式以问卷和座谈会为主,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

(三)用人单位问卷

拟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业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进行调查。我院共回收20个用人单位的问卷(因本科生就业的不多,有些学生就业单位相同)。用人单位对我院本科毕业学生整体质量水平较满意,对我院本科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都相对满意。

(四)毕业生或校友问卷

拟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专业水平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教学管理方面等进行调查。

1.问卷学生毕业年份,以2020年2016级毕业生为例。本科专业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本科毕业生中,有效填写人次为167人,其中本科专业为生物技术的人最多,共计63人,占37.72%;生物科学41人,占24.55%;生态学26人,占15.57%;基地班29人,占17.37%;逸仙班、同时加入基地班和逸仙班的各4人。在167份有效问卷中,有128人选择继续深造,占76.65%,其余39人参加工作。

2.在参加工作的人群中,27人在北上广深工作,占69.23%;10人在国内除上述外其他地区工作,占25.64%,剩余2人在国外工作。

3.在参加工作的人群中,只有6人的任职岗位与所学专业高度相关,占15.38%;15人认为任职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般相關,占38.46%;18人认为自己的任职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占46.1%。说明本科毕业生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以“大类培养、全人教育、专业有成”为目标的人才计划是对的,培养学生厚基础、重通识教育的策略符合社会要求。学生能成功找到相关心仪的工作并得到单位的认可,说明学院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4.在大学四年学校对提高、拓展个人素质能力培养方面,被调查人员对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感到较为满意,满意度均超过了50%,满意度最低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占52%,需着重改进。

5.在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理论课程中,超过50%的人认为生物化学Ⅰ、生物统计学对于其工作或深造过程中最为实用,认同率较高的依次还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但在这些选项中,应将必修课与选修课作出区分,由于选修课的选修对象不同,选课人数较少,可能导致存在一定误差。

在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中,50%的人认为生物学野外实习在其工作或深造过程中最为实用,认同率较高的依次还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Ⅰ、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等,均在40%~50%之间。

在填写的本科阶段印象最深的专业课程的问卷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细胞生物学,次之是生物化学。

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管理办法

1.学院将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学院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生物安全”等与生命科学学科有关的论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形成教学理念,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2.建立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努力践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过程育人”理念。学院制定25个管理办法,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协调教学体系运作,进行动态改进;加强教学改革,学院获得野外实习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3.对学生培养质量和入学成绩对照发现学生入学成绩并不一定跟毕业成绩成正比。大学四年学习的过程跟学生的兴趣、接收能力和努力程度相关。学校方面影响培养学生质量的几大因素:学校管理、学科和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监控[2]。学院进一步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建设教研室和加强督导团队监控,提升质量监控管理,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水平、注重日常管理,合理改革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目标和教学大纲,打造良好育人环境。尽管如此,生命科学学院的学习氛围还待加强,建议组织一些学习打卡活动和安排更多的与考研相关的教学活动。

4.用科学思维谋划,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侧重点。对问卷信息进行跟踪和分析,重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既肯定成果,也直面问题,对教学问题进行调整和加强改革措施。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满意度最低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占52%,需着重改进。从社会需求角度层面,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3],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加了实践教学学分的比重,意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学院依托学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以“平台”加“模块”的方式建设课程,根据学科特色、优化各类课程比重结构(实践课程比例30%)、构建“广学精研、知行并重”的课程体系,综合“大类培养”和“专业特色脸谱化”的优势,夯实基础、凸显专业特色。学院“教学—实践—科研—竞赛”四位一体的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得到了学校的认可。2020年度,学院共有23项本科生训练项目获得立项(国家级10项、省级3项、校级10项),共获得各类竞赛奖项9项,国际级2项,国家级6项,省级1项。其次,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学业并进一步深造,但个别学生还是没有按时毕业。学院加强了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学业预警制度,班主任制度和“一对一”导师制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采用校、院、教务、学工共同联合机制,定期督导学生,及时反馈信息。

5.畢业生质量跟踪的常态化、立体化。除了分析学生在校成绩外,对入口和产出的学生质量进行对比。对照学生毕业标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对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和自我效能进行分析,这些对学生专业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对创新能力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做到以评促建,以建促改。

设计调查问卷表,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学院拟进一步加强系和教研室课程管理,讨论课程设置、课程思政、教材、一流课程、教学成果、教改项目等方面的事宜,对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教师备课、师资及课程管理等问题进行调整和安排。

6.学院拟进一步完善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培养机制,拔尖班和强基班优先做试验。同时需加强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加强学风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完善和加强心理状态评估和职业规划、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学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足,可多设置一些实习、就业的辅助渠道。

7.加强与毕业生和校友的联系,通过毕业生多渠道收集和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加强与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创造条件,通过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拓宽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使学院有更大的发展。

结语

本课题摸索构建了一套值得推广的高校本科专业学生质量跟踪体系,以及对学生全程管理的创新管理模式。学生质量跟踪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校内外教学监管,重建教学创新机制,改革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采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为培养高质量学生不断努力。

拟进一步完善本科生质量监督评估的创新模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过程管理,健全动态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体系监控评价标准,以系统化建设为手段,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制度化建设为保障,采用数据收集和访谈方式进行各部门联合管理,形成校内外常态沟通联系机制,构建常态化、数据化、规模化和立体化的质量监督机制,以达到对本科教学质量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