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改革建议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改革建议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2-2-18 10:42:45      点击:

朱小年 庞伟毅 贝春华 张慧霞 谭盛葵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蔓延,对公共卫生人才素质培养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的高校公共卫生教育,在目标取向、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训练、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时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应从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创新师资队伍、创新环境等进行改革。

[关键词] 创新教育;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新时期公共卫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20JGA261);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构建与实践”(2019JGA257);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职业素养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构建”(JGY2019155)

[作者简介] 朱小年(1986—),女,江西九江人,医学博士,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谭盛葵(1975—),男,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0-0074-04    [收稿日期] 2021-04-12

一、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一体化进程推动国际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增多,导致世界各地传染病迅速蔓延。非典、H7N9、H5N1禽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还未远去,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仍广泛存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接踵而来,全世界面临巨大的防疫压力,病毒无国界已成为全球共识。就我国而言,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职业中毒、职业病、危化品运输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全球性、复杂性等特征,解决公共卫生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跨区域、跨学科、跨行业的联合行动和各种力量的汇聚才能解决。近年来我国陆续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并着重推进落实,这对公共卫生人才素质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担当起培养创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重任。

人类进步需要创新驱动。人类通过创新不断改造自我,革除自身各种弊端,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流,而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促进知识创新,因此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各国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1-4]。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倡导创新型社会的唯一途径,更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担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应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并建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还存在诸多弊端,影响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教”与“学”脱节、“学”和“用”脱节、“共性”和“个性”脱节、“教师”和“学生”脱节、“学问”和“道德”脱节、“教学”和“科研”脱节、“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这也是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5-7]。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地问题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是指公共卫生与其他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共性问题。

(一)目标取向错误

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为目标取向错误。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证明,在大学生的学习中,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制约和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学习的强大动力[8]。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如果目标取向明确,那么他就能够不断激励自己,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进,以期获得个人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学生将取得所期待的分数、课程及格、获得毕业证学位证作为大学學习的唯一目标,在这种目标导向的推动下,学生形成了将学习看作消化教材,完成考试任务,忽略学以致用,只学习要考试的知识,“死记硬背,被动听课,跟着标准答案走”的固定思维模式,不愿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意识薄弱

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意识不够。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依然比较薄弱,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只有笼统简单的概念,不清楚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具体方法、内容和途径,从而导致没有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并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手段方法,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具体方案去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向学生讲授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发散思维,不能了解前沿的和跨学科的新知识。这种授课方式既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也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按照现有方法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等院校及学生两个方面创新意识薄弱是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

(三)创新实践训练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