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汽车文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28 14:41:00      点击:
《汽车文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刘秀清 曲金玉 郇荣   
(山东理工大学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 淄博255049)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通过分析山东理工大学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汽车文化》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汽车文化  公选课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论坛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on 《Automobile culture》
Liu Xiuqing , Qu Jinyu , Huan Yong
School of Transport and Vehicle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255049, China;
Abstract: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ke of learning enthusiasm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by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ature and teaching goal of the core elective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n 《automobile culture》 i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the 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of the course is expounded.Throug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automobile cultur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0.研究背景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再创新高,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1,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特别是私家车作为最重要的代步工具已遍及大多数家庭。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提高,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交通事故率日趋增长、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及严重的交通堵塞等2。此外目前由于大多数人对汽车结构性能不了解,形成了不理性的汽车消费观念,对行车公德和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的匮乏、不重视都要求汽车文化的广泛普及。高校汽车文化教育不仅利于汽车文化的普及3-5,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汽车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我国交通法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6-8
1.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1.1课程性质及任务
《汽车文化》是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展、汽车基本结构性能、汽车新技术、交通安全等,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普及汽车基本知识,传播和弘扬汽车文化,满足非汽车相关专业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汽车专业学生提前接触专业知识的需要,为学生学习汽车基本知识,了解汽车实用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2课程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百年发展史,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和知名汽车品牌的发展。
(2)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国产知名汽车企业和品牌的发展以及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及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影响。   
(3)掌握汽车的分类、基本构造、基本性能。   
(4)了解世界汽车运动的发展、知名汽车赛事和知名国际车展。
(5)了解汽车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未来汽车技术及构型畅想。

(6)了解全球及我国的交通安全现状及汽车排放污染,掌握汽车安全措施及道路安全措施,掌握交通法律法规。
1.2.2能力目标
(1)通过布置专题论文协作,提高学生文献查阅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2)通过翻转课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3)能够通过掌握汽车安全措施、道路安全措施及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等知识做到“珍爱生命、安全交通”。
    1.2.3素质目标
(1)能够根据掌握的汽车知识形成正确的汽车审美观、消费观和价值观。
(2)通过讲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讲解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汽车新技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及创新意识。
2.精心组织授课内容
汽车文化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他是工程技术类与人文艺术类的完美结合。从每年的选课学生专业来看,非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90%以上,这部分学生没有机械学科基础,在对汽车结构,性能、新技术等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内容选取上在突出传授传统汽车文化的前提下增加讲课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易理解性。山东理工大学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汽车文化》共24学时,各章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表1:

章节 主题 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汽车百年发展史 6 汽车百年发展历程、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与发展 3 中国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
第三章 车标赏析 2 知名汽车品牌车标鉴赏
第四章 汽车基本知识 4 汽车基本结构与性能、汽车安全性
第五章 汽车运动及国际车展 2 世界著名汽车运动简介、五大国际车展简介
第六章 汽车新技术及未来汽车 3 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
第七章 珍爱生命、安全交通 4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交通参与者安全性、交通法规
表1.《汽车文化》各章学时分配及主要内容表

3.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录像教学,现场课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展开课程讨论,翻转课堂、不同的章节由不同老师授课等多种教学方法。
3.1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授课方法,本课程的汽车百年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汽车构造、汽车新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都需要通过课堂讲授,针对目前大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混学分”的不良现象,课堂讲授注重多媒体课件建设,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85%是鲜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和微视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开放式教学模式。为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汽车构造、汽车新技术、汽车构型、汽车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利用车辆工程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资源,以上知识点均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室现场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实验人员和任课教师对照整车解剖教具发动机解剖教具及传动、转向、制动、行驶四大系统系统教具现场讲解。由于选课人数多以及课程学时的限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让10%的学生能够在智能交通实验室完成虚拟驾驶体验,另10%的学生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园特定道路上进行真车驾驶体验。
3.3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在讲授汽车行驶原理的时候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1、汽车为什么能动--动力来源?2、汽车行驶必须克服那些阻力?另对热点交通安全现象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如:为什么新交规提出行驶车辆必须礼让行人,否则会被罚款扣分?同时利用课堂在线测试调查“礼让行人与交通通行量降低之间的利弊”,然后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对学生的的观点当场给与点评,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4案例式教学模式。对世界知名汽车企业、汽车品牌的创立、发展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多个案例,借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实践创新的职业素质,同时传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
案例一:汽车诞生前的交通一节中讲到最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马车,以2015年习近平访问英国与英女王共同乘坐女王的豪华马车为例,不仅以彰显中国在国际世界的大国风范和重要地位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用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马车设计制造的技术对比,讲述人类发展史上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
案例二:费迪南德.保时捷的传奇人生:通过讲述保时捷汽车公司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传奇人生及其在公司发展关键时刻的智慧果断及其宽大的胸怀、远识来启迪学生遇到挫折时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用大智慧、大胸怀来对待一切是非,只有这样才能有精彩无悔的人生。
3.5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基于任务的参与式教学,例如,针对目前该课程视频教学资源不足,让学生分成不同的任务组进行资源搜索下载。如通过“我最喜爱的车”这个教学任务完成了新车图片及其性能资源库建设;再如交通安全章节布置了“对校园周边及校内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这些任务,既能丰富教学资源,同时又能锻炼学生查阅文献、使用网络工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以及打破区界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6.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信息化教学
主要包括各种教学资源的公布开放、课程作业的网络公布与提交、专题讨论、学生自学及在线测试等,较好地适应了“学时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形势,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3.6.2翻转课堂
突出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如布置学生分为不同小组针对交通安全较大的危害因素疲劳驾驶作专题报告。
3.7教学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分担不同章节教学任务
3.7.1有稳定的,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
我校《汽车文化》教学团队共有5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主要负责教材编写和主讲汽车新技术构;副教授2人,主讲汽车基本构造、性能、汽车安全性及道路交通安全;高级实验师1人,主要负责现场课教学;讲师1人,主讲汽车百年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车标赏析及汽车运动等。
对知识结构要求主将教师必须具备汽车构造、汽车安全性、道路交通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3.7.2不同章节由不同主讲教师讲授
每学期开设课程时,根据现有教学团队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特长,不同章节由不同教师负责讲授,这样即能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特长,使课程更加精彩。又能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新奇感,提高学习兴趣。团队成员讲课现场图见图1-3:
 
 
  图1:“汽车新技术及未来汽车”课堂
 
 
 图2:汽车基本构造、汽车安全性(现场课)      
 
 
图3:“汽车百年发展史、交通安全”课堂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主要体现在结合专业特色布置不同的结课任务:如材料学科的学生布置汽车轻量化有关的专题报告;机械学科的学生布置新能源汽车相关专题报告;电气、计算机学科的学生布置智能汽车控制相关的专题报告;资环、化工学科的学生布置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相关的专题报告;美术、工业设计类学生布置汽车绘画任务;音乐学科的学生布置品牌汽车宣传片背景音乐如何能展现该款汽车特色的音乐赏析类题目等等。目的是让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学习汽车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各自所学专业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交叉学科分析问题、解决为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ndrc.gov.cn/fzgggz/gyfz/gyfz/201801/t20180130_875578.html
[2] 赵 超 ,雷良育 ,姚立健.《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鄂州大学学报,2013年l1月第20卷第6期:62-64
[3] 朱艳丽 .高等院校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教学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16卷第21期:163-164
[4] 马艳花,符晓芬,白有俊.高校汽车文化普及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2卷第18期: 129-130
[5] 朱余清,梁松练.高等学校普及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2004年7月第4期:256-257
 附注:刘秀清(1971——) 女  副教授  硕士  主要从事道路交通安全、道路管理与规划的教学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8-6-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