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1 20:31:41      点击:

谢文柳

摘要:儿科护理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同时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对于儿科护理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满足临床护理需求,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带到来,多元化教学法得到了推广和使用,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多元教学法;儿科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4-0182-02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影响的学科,强调利用现代化的护理理论对儿童开展整体护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颇高。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对于多个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护理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给儿科护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资源。采用传统教学手法,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护理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优化教学质量、丰富护理教学课堂。

一、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对于护理人员的技能、责任心、态度、沟通能力等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只有彻底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相关内容,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为小儿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模式单一,理论灌输的形式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多元化教学法是近十年来风靡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儿科护理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实践研究显示,多元教学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多元化教学法强调各种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和有机结合,改善了单一僵化的模式给医学教学带来的弊病。

在儿科护理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锻炼自身的护理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各类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介绍给学生知晓,在课时的分配上,包括四个部分。

1.理论知识的传达:主要为学生讲述儿科护理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发病机制。

2.床边教学:针对小儿患者,让学生掌握病史询问、护理查房的方式,学会书写护理记录。

3.临床护理操作:讨论与病例有关的内容,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分析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事项。

4.归纳和总结:针对小儿疾病的临床特点来总结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二、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将枯燥的理论利用形象、生动的案例为学生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儿科护理学中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单一依靠理论讲解,教学质量并不好,需要大量鲜活的案例来进行呈现。作为教师,需要精选教学案例,将其引入教学活动中,在实践中深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缓解传统理论教学的乏味与枯燥,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案例支持,作为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案例的时代性与适用性。在案例的讲解上,不需要拘泥于传统讨论+发言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网络中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发表见解,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由学生负责解决,教师只要适当的总结、引导即可。这种授课方式的应用弱化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能够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能,显著激发出了他们的参与兴趣。

(二)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与责任。在角色扮演中,不仅包括知识与操作上的扮演,更强调思维之间的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学生团结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上非常有益,这正是儿科护士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利用实战化的训练形式,在这种模拟的模式中,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为他们后续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如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中,可以创设儿科护士工作场景,让学生采用分角色扮演法,分别完成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并发症预防、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工作,通过配合操作与护理,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对于学生交流合作、表达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傳统教学模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黑板+粉笔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时代。儿科护理教学的内容多样,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抽象,学生学习难度高。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动画、图像、视频、文字结合起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趣味,提高教学观赏性与可读性,将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如在关于“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理论授课中,仅仅凭借教材内容上的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可借助图片+视频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清晰的理解。在讲解操作性、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内容时,可以利用视频帮助学生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教学法也是互联网+时代常用的授课方法,PBL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愉悦、宽松、积极的教学氛围。利用PBL教学法,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资料,锻炼他们的资料查阅能力、自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护理工作并不是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的授课模式,将师生联系在一起,在课后也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如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这一教学内容中,我先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患儿,10个月,诊断有中度缺铁性贫血,怎么样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提出问题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每个小组设置组长、记录员,教师负责指导,让各个小组分析“患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用药方式、不良反应等”、“在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铁元素含量丰富?”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教材、网络等渠道来收集资料,由各个小组组长负责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PBL教学方式的应用,调动起了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为了得出更加翔实、准确的结果,小组成员各展身手,让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五)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将学生划分为7—8人的小组,由小组成员来推举小组长,每位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大家合作起来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在日常学习中,由教师通过微信、微博的方式来布置教学任务,小组成员配合起来完成学习任务。

除了上述几种教学模式之外,情景模拟法、系统讲授法、CPC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好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备课,这是课堂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技能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如儿科护理学中每个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教学)采用情景模拟、PBL法效果更好,而采用案例讨论会、系统讲授法则事倍功半,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有独特的优势;理论性强、需要系统思维的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模式则难以开展,此时CPC、PBL、传统讲授的使用则更适合。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教學模式,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根据儿科护理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创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媛,雷迎峰,黎志东,杨敬,寇甜甜,丁天兵.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的比较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6,(04).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

Abstract:pediatric nursing has a strong practicality. With the change of people's health concept,the quality of paediatric nursing is also required to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nursing.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popularized and us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Internet era.

Key words:Internet age;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pediatric nursing;applica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