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7 11:03:58      点击:

  职工教育培训,是对在职职工所实施的科学文化、业务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职工教育培训适应行业发展,造就一支具备较强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的职工队伍。职工教育培训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基本手段,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是推动单位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是进一步提高单位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单位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 当前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基础不牢,限制了业务技能的提高。表现为:一是对规章规范的学习教条化,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二是有的职工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新科技的更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

  1.2 应急处理心理素质差。有的职工日常操作技能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遇到问题时暴露出:不敢处理、无从下手、程序错乱等问题。

  2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方法

  2.1 正确选择培训对象,培养典型样板。培训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因此单位在选择培训对象时,要重点选择一些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好的职工参加培训,同时选树培养典型,使其通过教育培训,最大限度的挖掘参训职工的内在潜能,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培养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带动周围的职工,实现教育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2.2 增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计划性。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都要围绕提升工作水平、突出业务培训这一主题,适应新形势对职工的要求,结合职工自身的岗位特点、专业特长、文化程度等因素,制定因人而异、因岗而异的培训计划,选择合理的培训形式。本着“需要什么就补什么,急用什么就先训什么,什么实用就深学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举办各类专题培训。为职工预留足够的参加教育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化解工学矛盾,切实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2.3 检验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服务工作实践、运用教育培训成果推动工作。要达到这些目的,帮助参训职工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单位必须为参训职工创造条件以检验教育培训的效果。一是压担子。主动给参训职工压担子,让参训职工承担比参训前压力更大、矛盾更突出、知识需求量更多的任务。二是开言路。鼓励参训职工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支持参训职工尝试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勤交流。单位安排参训职工外出培训回来后,多安排参训职工与单位其他同事分享交流培训内容的机会,而且让参训职工将培训心得以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问题等记录下来进行梳理。

  2.4 注重培训形式和手段的灵活多样性。当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职工数量多、职工对知识的需求与培训条件相矛盾,新知识和新技能难以通过直接培训的方式全面覆盖庞大职工队伍的问题。在采用脱产培训和主题班培训、集中辅导等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提倡“边学边干”,提升培训效果。坚持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采用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即请外面的有关专家学者或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来开讲座,做技术指导,通过录像将培训过程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培训结束后,将培训内容制作成视频,供广大职工学习参考,也可利用单位局域网,方便职工上网学习。增加职工参观学习、讲座交流、院校培训等方法。提高知识共享的程度,可以通过直接讲授、影像传播、研讨交流等形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扩大培训成果,充分发挥职工培训的潜在效果。

  2.5 建立健全培训记录制度。健全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培训记录制度、职工学习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完备职工教育培训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搞好职工教育培训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必须引导广大职工正确的观念,克服重工作、轻理论,重使用、轻培训的倾向,教育引导职工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解决“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增强学习的紧迫性、主动性,真正打造一支“能学能用”的职工队伍。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