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5-20 20:25:01      点击:

  一、总论

  2015 年 11 月 10 日,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方向,明确了经济发展不再强调高速增长而是适度扩大,重点不再是范围和数量的递增,而是要提高体系的质量和提升效率,即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中央决策层面的一个重大转折,“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优化环境机制,创立开发的市场空间和健全的保障制度,为创新创业提供环境和动力,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

  随后,2015 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决策,为指导东北老工业基地摆脱经济困境,谋求发展指引的方向。东北新一轮振兴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加强民生保障和创新创业,注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长远效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振兴的根本点,切实提高教育、医疗和就业等民生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长远保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创立创新体系建设、给予金融财税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的创新支持政策,有效保障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企业高管及持续创业者、科技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主的创新型创业。

  党中央针对经济结构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经济学的核心就是有效的配置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在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看,需求供给相互平衡下,市场才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是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才能达到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市场的两面, “需求侧”的要素是投资、消费和出口, “供给侧”的要素是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供给侧改革就是以供给为先的增长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先、创新创业驱动为主导、提高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用内需的导向型经济代改变出口的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改变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改变GDP经济。供给侧改革,是不再强调增量的改革,而且调整现有存量,优化结构和产业结构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民生活水平提高。

  因此,供给侧改革意在提高经济内涵发展,不是外在的数量增长而是质量上提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的改革。高校作为中国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也存在着结构性的供给侧改革。教育理论界认为高等教育在社会中应发挥三种主要职能:一是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这一职能永远不会消失;二是科学发展,发展科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高校是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建设人才,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不断进行各方面的创新;三是开展社会服务,服务社会是高校职能的延伸 [3],高等教育高校提供的教育产品与服务,与其履行的社会职能相适应。因此,教育与经济一样也有“供给侧”也会形成供给链条,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共同构成了教育供给侧,政府主要任务是提供资金、政策、资源等的宏观调控,财税政策的扶持,社会主要是公平竞争、思想引导、民间资源、家庭资金提供财力支持和维护环境,学校是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政府、社会、学校在不同地位,不同角色上发挥作用,相互联动,决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形式和质量。

  本文以讨论作为人才培养供给方的高校的“供给侧”现状,分析高校本身的问题,探究其成因,归纳总结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吸取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教育与经济供给侧关系,高等教育人才供给、需求现状。

  1.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供给侧关系,高校人才供给现状。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从长期考察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和引导。供给能力响应体系及其机制在不同阶段上的特征,划分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时代。需求的意义当然不可忽视,人有需求才有动力、才要去追求各种可用资源,但对有效供给对需求的引导作用过去却认识不足。高校为社会提供了技术人才 、技术科学发展成果,目前许多研究中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高校也是按照社会需求来开设专业,社会上热需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最终导致各个高校都培养同一专业的人才,由于各高校的软硬件配置不同,培养的出来的人才品质就有高低之分,往往低品质的人才较多,培养的人才没有达到市场需要的要求,导致低品质人才过多满足不了经济社会需求,高品质人才不足,社会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长期以来,结构性矛盾一直是高校改革的最大问题。因此,目前高校改革都是以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企业所需的专业的人才,这是一种需求侧的培养模式,应该转变到培养什么人才怎么培养人才的供给侧的模式。最难解决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体制优化,才能将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真正解决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

  中国高校不在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大学生也不再是稀有之人,随着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不包分配了,大学生不再紧缺了,甚至有些专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甚至还不如技术工人受欢迎,高学历低技能,缺乏匠心精神缺乏创造能力,导致供给和需求之间形成强烈反差,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严重不配套、不协调。中国高校培养的人才是表象的过剩,实在上供给不足,因为培养的人才品质没有达到标准,不能满足需求,实在是结构性的过剩,实质性的不足。

  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都认识到这个问题,在政策调节,方向指引,供需对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这种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必须找到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和原动力。   2.高校的“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力是创新创业教育

  国务院2015年6 月16 日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里指出,“要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从而为高校的结构性改革,解决人才供给需求的根本矛盾找到了动力和途径。高等教育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方法。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有以下特点:以“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发展战略为目标, 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创立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引擎。

  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建立符合中国现状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依照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创业教育改革不仅仅是一场改革,更是将这次改革作为一个切入点,提高各大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是学生不仅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可以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众化、模式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工程中,并且对中国各大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解,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做出适当的改进。还有就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同样非常重要。

  1.完善相关创新创业的课程知识体系。本课程体系的制定必须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设立出完美的培养目标和设计规划,在理解创新教育根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遵循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而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适时地接受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什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学科交叉性的教学。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作用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与学生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新创业意识驱动下,对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

  2.对从事创新创业培养的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对于从事培养创新创业的专业教师来说,不仅需要专业的职业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完备的知识框架,还需要有丰富是实践经验。这些专业教师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广阔的人脉对创业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3.对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进行加强。在关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多角度方法进行。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小型公司创业活动和与社会进行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说,应该创建网络模拟创业平台、创业模拟活动、创业论坛以及相关的创业设计大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扎实创新创业发展的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激活社会力量。

  1.政府支持予以加大。拟定全方位的多阶段的支持策略,对大学生的创业贷款提供帮助,将项目保障机制进行更加完善的制定,将创业条件降低。学院内对创业的大学生应设立奖励机制,对创业项目给予金钱上面的奖励,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对学生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政府还应该成立相关创业服务平台,在大学生的创业过程及时进行批评指正。

  2.建立社会支持平台。企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接触社会的第一平台,因此,企业的存在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动力来源,不仅如此,在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企业在经济方面也同样产生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当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经济问题时企业就会伸出援手提供能够帮助,提供低利息、无息贷款、小额贷款。当面对创业压力、失败时需要家庭成员的感情支持,宽容和鼓励。

  (三)各大高校跨区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清华大学于2015年中期提出要将各大高校联合起来建立“我国各大高校创业联盟”这样一个组织,该组织的最终目的是想将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我国高技院校创业项目的发展。各大高级院校应该将校企共同盈利作为最终目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的网络模拟合作领域,并制定相关的人才合作体制。通过这个平台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提高他们的知识深度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寻找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正。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