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新闻院校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4 20:31:16      点击:

朱艳茹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到来,“网络”即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日俱增,直至21世纪初,开始出现合作乃至融合的趋向。一直以来,在广大民众的认识中,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飞速发展地压榨下已经鲜有出路,然而时至今日这种论调已然愈来愈少,传统媒体依然在传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近几年传媒业的发展状况、存在需要和受众普遍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而是共存发展的融合。

关键词:全媒体人才;地方高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234-02

在传媒业,人才的需求一直是放到首位,记者的能力和传媒行业的质量息息相关,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全媒体人才”的需求更是重中之重。而就我国目前地方型新闻高校来看,尚还不具备“全媒体人才”的能力,因此需要从师资力量、设备平台、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加强,以实现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全媒体人才”地有效培养。

一、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1.全媒体人才的概念。“全媒体人才”指的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能记者”,即指采编一体,能够运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方法在平面、网络等多种媒体传播形式的传媒业人才。“全媒体人才”首先突出的是其全面性,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传媒业横跨互联网、电子通信、高尖端设备,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既要精通现代化高尖端设备还要具备专业的新闻传播素养,这无疑对“全媒体人才”这一概念画上了一个感叹号;其次是其适应性,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新闻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增多的新要求使媒体从业者在未来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挑战;最后是其创新性,作为传媒从业人员,仅仅局限于“全媒体”是不够的,还要在工作和学习中勇于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思路和方法,因势利导,才算是真正合格的“全媒体人才”。

2.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在信息的需求上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趋向与信息的及时性和碎片化。在如此生活背景之下,“慢腾腾”地信息传播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信息才是受众的普遍需求。

在传媒行业,大都是采编分家的模式,记者负责采访、摄像师负责录像、后期人员负责剪辑、媒介平台负责播出,这就导致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降低,不能第一时间发布出去,于是一个能够将以上工作全部包揽下的人,就成为了传媒行业的“宝贝”,即“全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能够将信息第一时间采集发布,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受众的知晓速度,同时降低了传播成本,并因为环节的减少,也相应的保存了信息的完整性,对信息传递和信息交互的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各大传媒企业都急需拥有“全媒体”能力的高尖端人才,除了为压缩成本和信息的整合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自由的提高以及受众的普遍需求,新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型事件和公开事件,受众更需要听到的是透明的声音和更细微的信息。

二、地方型新闻院校对“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

1.地方型高校的建设需要。(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地方型院校中,师资力量一直处于薄弱状态,尤其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强力的老师。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层次,直接决定了所教授学生的平均专业水平,教师都存在着短板和不足,何谈培养出全方位的人才。因此,想要培养“全媒体人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即培养全方位的教师: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地方型高校在聘用教师之后,不能当一个“甩手掌柜”,而是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结合地方型企业、电视台等部门,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引导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报告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三是与媒体行业联合,引进地方知名新闻工作者入校授课,增加校内教师的扩展交流机会,全面提升传媒专业素养。(2)提升专业硬件设备的配备。新闻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而实践新闻的专业硬件设备大都造价昂贵,地方型新闻院校的新闻专业硬件设備大都陈旧落后,且数量有限,学生在实践时会出现后备不齐的状况,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有想法也无法付诸行动,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所以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并与当地拥有相关设备的企业部门合作,使学生拥有完备的后备资源。

2.地方型新闻院校对“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1)“应用型”素质教育与“知识型”文化教育并行。地方型新闻院校由于资金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难免存在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失衡,或两者存在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专业技术达标、理论基础不足或理论基础有余、专业技术薄弱的问题。地方型院校应着力于两方面共同发展,力求培养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并齐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脱离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在拥有强大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拥有专业理论的支撑,如此才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激流下屹立不倒。(2)建立健全实践活动平台。新闻类专业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实践平台的存在对于学生来说就至关重要了。一是地方型高校应该在学校内通过微博、微信、电台等传播媒介,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建立健全校内的传媒机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要与当地的电视台、传媒公司等传媒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在校外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脱离学校步入社会之前,能够有体验和适应工作以及当前传媒环境的机会。(3)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大部分地方型院校对于新闻这一新兴专业的开展尚处于发展摸索的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学生培养模式,更不具备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能力,这就导致校方在培养“全媒体人才”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在笔者看来,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关键不在于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不在于完整的过程引导而是在于“全”这个字上。培养“全媒体人才”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全面,从新闻采集、新闻摄影到写作剪辑、主持编辑再到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应用,每一点每一项都要有质量的涉及到,教学方面不能流于表面,而是应有深度的、有穿透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传媒行业是一门新兴行业,新闻专业更是一门新兴学科,还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和发展前景,希望地方型高校转变教学模式、加大教学力度,为培养新闻专业的“全媒体人才”提供帮助,为传媒行业提供坚而有力的人才补充。

参考文献:

[1]杨丽娜,李岩,邵伟.全媒体时代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的重要性及现存问题探究[J].高教学刊,2017,(07).

[2]燕道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消费导刊,2013,(3).

[3]周万钧.全媒体时代要做全能记[J].新闻世界杂志,2013,(7).

[4]饶浩芸.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传播,2015,(21).

[5]高海建.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4,(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