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学教育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12-10 16:12:47      点击:
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学教育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
赵学成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外科护理学教育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校护理学专业学生40例为研究对象,按教育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纳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公众平台教学,对比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外科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学生教学效果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外科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95.0%,对照组仅为70.0%;基本操作掌握程度90.0%,对照组仅为55.0%,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育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外科护理;应用效果     教育教学论坛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surgical nursing edu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0 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educational model.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students' basic theory of surgical nursing and the degree of mastering the basic operat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teaching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stering degree of basic operation was 90.0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55.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surgical nursing education is higher, and it is worth further popularizing.
Key word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urg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内我校护理学专业学生40例为研究对象,按教育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18-25岁,平均(21.35±3.55)岁;观察组:年龄19-26岁,平均(21.44±3.11)岁;对比分析40例学生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本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流程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前布置预习内容,课堂分析相关病例,常规提问,课后布置具体作业。
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联合开展微信平台教学:(1)在微信平台上创建班级,通过二维码添加学生,然后完善学号、姓名等相关信息,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后期的成绩考核。(2)提前将本课内容的PPT发送至微信平台端,添加教师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配音,将其以链接推送的方式设置在内容中,便于学生课前预习,以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学生在实际预习中可以将不懂的内容添加“不懂或疑问”标记,教师通过教师端可以看到学生的实际标注,而后在实际上课中重点讲解该部分内容。(3)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本课内容的教学PPT,学生可以在PPT中查看教师讲述的相关内容,充分实现课堂线上线下充分互动。教师通过手机端控制PPT实际播放速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端查看不懂的内容,同时可实时发布弹幕,教师便可以重点讲解,便于学生掌握。(4)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适时添加课堂习题,随时检测学生对该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并提交,便于随时掌握学生动态。通过该方法,该可以完成课堂点名的目的,没有扫描进入课堂答题者则可视为旷课。(5)课程结束微信平台会及时将本课过程中所有数据(点到人数、答题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发送至教师邮箱,便于教师后期进行教学总结。
1.3观察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
1.3.1对比分析教学效果;量表为本校自制,通过八项(寻找疾病、开放思想、系统化归纳能力、分析疾病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护患沟通能力)内容进行评分,每项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1.3.2对比分析学生对外科护理基础理论掌握情况;量表为本校自制,评定等级共三级:优秀、良好、较差;总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3.2对比分析学生对外科护理基本操作掌握情况;量表为本校自制,评定等级共三级:优秀、良好、较差;总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此研究所产生数据全部采纳SPSS23.0统计学软件做对比。其中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数据组间比值分别采用x2、t值检验,若p<0.05,则可表示此次数据所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此次教学效果
应用前两组学生教学效果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分析学生对外科护理基础理论掌握情况
观察组外科护理基础理论度95.0%,对照组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学生对外科护理基础理论掌握情况比较
组别 优秀 良好 较差 总优良率(%)
对照组(n=20) 4(20.0) 10(50.0) 6(30.0) 14(70.0)
观察组(n=20) 17(85.0) 2(10.0) 1(5.0) 19(95.0)
X2 -- -- -- 4.3290
P -- -- -- P<0.05
 
2.3对比分析学生对外科护理基本操作掌握情况
观察组学生外科护理基本操作掌握度90.0%,对照组5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学生对外科护理基本操作掌握情况比较
组别 优秀 良好 较差 总优良率(%)
对照组(n=20) 5(25.0) 6(30.0) 9(45.0) 11(55.0)
观察组(n=20) 15(75.0) 3(15.0) 2(10.0) 18(90.0)
X2 -- -- -- 6.1442
P -- -- -- P<0.05
 
3、讨论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属于临床护理人员必学的主干课程,外科护理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相关医护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极高;我校旨在让在校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优秀的临床外科护士;因此开展现代化模式的教学至关重要。
微信公众平台在2012年8月20日被腾讯公司正式推出,是微信增加的一项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护理知识实际掌握程度,例如课堂实际掌握内容、预习的具体内容等。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重点标注然后@老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本研究旨在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实施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对外科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高达95.0%,对外科护理基本操作掌握度为90.0%,而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学生掌握程度分别为70.0%和55.0%;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确保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实际运行效果符合当代学生的特征,因此将其应用于本校外科护理学教育中效果显著,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外科护理能力,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娟娟,郝凯,何冰.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4):133-134.
[2]张景春,吴燕,徐建鸣,等.微信公众平台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及评价[J]. 护理学杂志,2015,30(24):1-4.
[3]王学文,尹崇高,李洪利,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96-97.
作者简介:赵学成  1981.03 男 土家族 贵州铜仁 实验师 大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 急救学 手术实训教学
收稿日期:2018-12-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