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疑问情境 激发思维活力
刘亚婷
【摘要】疑问,是启迪智慧的火花;质疑,是学习的动力。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可以巧设疑难情境,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一、图画再现情境;二、音乐渲染情境;三、生活显示情境;四、实物演示情境;五、扮演体会情境;六、语言描绘情境。通过这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会质疑,勤思考,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者。
【关键词】质疑 兴趣 求知 好奇 活跃 探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36-01
疑问,是启迪智慧的火花;质疑,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对任何事都觉得平淡那他就不会有发明创造,也不可能做出成就。古语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小进”。有疑,才能促使大脑进行思维,才会产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对学习知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代移育家陶行知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因为有疑问,牛顿深究出万有引力定律;因为有疑问,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因为有疑问,爱迪生成了“世界发明大王”……由此可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质疑是求知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
那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疑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继而想问个为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很活跃,学习积极性极高。
下面,我通过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谈谈“巧设疑问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一些做法,以便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一、图画再现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可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其认识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画图等直观教具代替,这符合教学过程的认知规律及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是教师教学的“金科玉律”。
如在教学《菩萨蛮·大柏地》一课时,词的上阙描绘了大柏地雨后壮丽的美景,我就指导学生逐句画出这一美景:先用七种色彩描绘出美丽的彩虹,再画出雨后复出的斜阳,然后画上若隐若现的苍翠的关山。美景画好后,再添上下阙的景物——弹痕累累的破墙。指导学生观察后提问:“如果在壮美的自然景色中添上满是弹洞的破墙,你们认为美不美呢?”学生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就会产生疑问:“作者毛泽东为什么认为有了这弹痕累累的墙壁,大柏地一带的景色更美呢?”这样,通过画图设疑,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质疑,有深度地思考,达到了突破课文难点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本中可以图画的课文都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诱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感觉,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有关音乐播放,使学生置身于音响的情境中,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在教学《唱脸谱》一课时,一上课,我就点开多媒体音乐按键,教室里响起美妙、动听的歌曲——《唱脸谱》,学生被这京剧韵味极浓的歌曲吸引,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乐曲上,这时学生就不由产生疑问:“这京剧脸谱有什么特点?脸谱的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性格?”这样,学生们带着问题、兴趣极浓地进入了对《唱脸谱》课文的学习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教学的课文还有很多,如《长江之歌》、《长征》等。
三、生活显示情境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倡导者杜威曾强调“教育即生活”,要求学生在“做中学”。这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即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学生就会主动从事必要的观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检查他们的思维是否有效。
在教《养花》一课之前,可先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养花,到上《养花》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养花的收获和乐趣,然后学习课文,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舍先生也养过花,他总结的养花乐趣是什么呢?和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了切身体会,急于知道答案,就会很好奇,积极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而且印象还颇深刻。
四、实物演示情境
学生对事物的发现,了解和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让他们置身于实际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亲自接触实物,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动一动,这样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才会乐学,主动去探求知识。
如在教学《天马》一课时,可给学生带去“马踏飞燕”这一艺术珍品的模拟造型,有了实物诱导学生,使他们产生疑问:“这匹铜奔马造型独特在哪里,它怎样保持平衡?”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观察、讨论、思考,通过解决问题,认识到这一艺术珍品的价值,也就领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五、扮演体会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发展意注意,感染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思考人物的内心,领会文章的思想。
我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时,把诗歌分析完后,我拿出两顶唐代人戴的帽子当做道具,然后问:“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厚,请同学们演一演,谁能演得更好?”学生兴趣很浓,争著表演,而且表演前肯定会想:“怎样才能把朋友间的深情表现出来?”学生会自己质疑,自己揣摩结果。表演完了,让学生说说在表演过程中的体会,这样,不仅把诗中“踏歌声”这一重点词意理解了,还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诗的感情。
六、语言描绘情境
在进行课文教学前,先用语言描绘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
如教学《鲸》一课时,为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我先讲述有关鲸的知识:“鲸是最大的动物,生活在海洋里,像鱼一样有鳍,人们通常把鲸说成‘鲸鱼,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鲸不属于鱼类,而属于哺乳类。”这样的语言描述引起学生认识鲸的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鲸为什么不属于鱼类,而属于哺乳类。”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收获会很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书育人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将不断探索,发掘学生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学生会质疑,勤思考,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者。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拨动心弦 走进诗的殿堂 2019/4/23
- 下一篇:如何做好一名高校班导师 20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