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考核的过程管理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8-29 15:50:36      点击: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考核的过程管理研究
朱萍,钟霞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xamin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Zhu Ping, Zhong Xia
(Jinshan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jian Fuzhou, 350002)
Abstract: Teaching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which directly tests and reflects the effect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The new media era has led to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the whole-process and all-directional teaching assess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new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xaminatio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摘要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检验和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新媒体时代的带来,促使高校思政课不断改革,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考核,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课;考核;过程管理     教育教学论坛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重“知”轻“行”,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015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制定并通过了《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应用型本科整体转型建设方案(2016-2020年)》,积极建设应用型本科。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独立学院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考核内容多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对学生自身思想及其外化行为的考核不足,从而导致在考试内容的设计、考试方式的选择以及成绩的评定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而在考核形式方面,基本采取开卷考试(纸质考试或者机考),在题型的设置上看,选择、简答、论述等只需要在理论上掌握知识的题目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辨析、材料分析或者案例分析等需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的分值比重相对较小。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弊端”的调查中,52.17%的被调查者认为“重笔试轻实践”。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总评成绩能否反映学生素质实际情况”的调查中,60.8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打折扣”,考试内容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各门课程的考核模式大同小异,缺乏课程特色
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年级、专业方向等不同,但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取的考核形式却高度趋同,大多数按照平时成绩(40%-50%)+期末考试成绩(50%-60%)的评分体系模式。在平时成绩的构成上,主要是“考勤+课堂发言+课程作业(或课堂小测试)”模式,期末考试基本上是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考核的主体一般是任课教师。可见,目前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并没有做到因课而异,缺乏课程特色。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但在考核主体的设置上基本上是任课教师,考核方式上主要依赖期末考试的“一卷定成绩”的模式。
(三)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随意简单,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
在当前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转型中,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但是,从实践形式到考核方式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践的难题。从实践内容上看,大部分课程实践采取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或者主题演讲等形式。从实践形式上看,采取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完成的。但是,原本是以培养合作、沟通能力为初衷的小组作业在现实中越来越貌合神离,“搭便车”、“蹭快车”的现象明显。此外,由于考核主体过于集中于任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由于工作量大等原因很难做到全程跟踪监管每个小组(或团队)成员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因此,在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情况下,“拖后腿”、“坑队友”的现象纷纷被“合法化”, 教师仅凭最后实践成果进行考核打分的方式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敷衍态度。
(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难以对教学进行全过程监督
目前,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取合班授课模式,一个教学班少则100人,多则120人以上,每个任课教师一个学期至少承担4个以上教学班的授课任务,也就是说,每个教师所教的学生至少400人。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渐缩减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而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方式与理论教学不同,为了达到额定工作量,教师需要增加工作量,所教的学生更多。这样,一方面,教师面对大班教学时难以控制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不能准确把握,另一方面,这种大班教学不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因此很难开展教学互动,教师很难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考核。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考核的过程管理的策略
2018年2月2日,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总量为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而在校大学生手机普及率更是达到100%。另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 84% 的在校大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上网,每天上网时长在2-6小时的占到91%,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搭载的APP,如微信、微博、QQ 等深受大学生的欢迎。这些新媒体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高校思政课的过程管理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低头族”现象比较普遍,大学生们总是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看视频、玩手游、浏览网页、网购、微信聊天、刷新朋友圈等。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新媒体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造成冲击的同时,为高校思政课的过程管理提供了便利。借助手机平台,适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考核,加强过程管理,不仅有效地利用手机端移动互联网平台优势,还能较好地帮助大学生缓解了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冲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机给课堂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正在依托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金山通APP,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考核。借助这一平台,在加强思政课考核的过程管理时,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线上学习考核评价。任课老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以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上传到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随时随处进行在线测试。这样可以大大拓展思政课教学和考核的时空范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学生学习由单向被动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另外,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在移动学习平台上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
2.平时成绩考核评价。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至40-50%,且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表现等方面予以评判。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上班级管理模块和课堂活动模块的设置,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机制,加强平时学习的过程考核。如,利用移动学习平台的签到功能进行课程出勤考核;在讨论区实施发布课堂发言、讨论、辩论、专题发言等。这些考核内容都应根据教学实际制定明确的计分规则。
3.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一方面,借助移动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课后观看视频资料、提交课程实践作品、参加相应的讨论,学生的每一次线上活动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最终,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分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合理控制小组(或团队)学习的成员人数,加强课程实践的过程管理。古典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在对群体规模怎样影响其成员的行为的问题时指出,二人群体的关系纽带是最强的,这样的群体能够产生较大群体中所没有的团结感和亲密感。群体规模越大,它就越复杂,一个小群体最合适的规模是五个人。因此,在采用小组(或团队)法进行课程实践时,应尽量将小组(或团队)成员人数控制在2-5人。此外,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对课程实践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考核,并要求学生在移动学习平台上提交阶段性完成成果。
4.扩大考核主体队伍。课程考核主体是考核评价权的拥有者,即裁判。在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致使不少人认为只有任课教师才有资格来做裁判。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任课教师,还有辅导员,以及受教育者,即学生。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辅导员也参与考核,体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增强考核评价的公正性、真实性。
由于各高校情况各不一样,因此,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课考核方式的过程管理中,要立足自身实际,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状况、社会实际,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尽可能做到科学、真实、公正,使教师、学生都有满意的效果和满意的评价。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金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科学化路径研究”(编号j15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福建省教育厅2017年度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立项项目“‘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Z1701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钱翠玉.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学习过程管理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8):28-31.
[2]叶泽权.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性管理——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4(5):131-133、137.
[3]马丛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8(6):139-142.
作者简介:朱萍(1984-),女(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青年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8-8-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