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嵌入式作坊”在非主流建筑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2-24 10:48:58      点击:

钟新平

摘要:对于大量达不到国家建筑学专业评估要求的高校而言,“嵌入式作坊”模式是一种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专业辅助教育模式,本文从模式的内涵、组织方案、运行要点、关键问题等方面对其做了充分地论述,为该模式的深入研究与推广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建筑学本科教育;嵌入式作坊;辅助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175-03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与经济、文化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学专业与纯粹的艺术类专业如美术、音乐,甚至雕塑、艺术设计等相比,有着其很多独特的要求,如其对功能合理性的设计、对使用安全性的强调、对技术经济的掌握等,都是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建筑学的专业教育的外在形式千变万化,但其内在的逻辑与思维方式以及关注的基本内容,却基本相似。对于这种技艺要求很强的专业,传统中“师徒式”手耳相传的传授模式,是建筑学教育工作者一致认同的有效方式。但“师徒式”具体怎么执行以行之有效,却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一、“作坊”式教育模式的简要回顾

在当代设计教育研究中,对“作坊”的关注已经相当久远。对于现代“作坊教育模式”的探讨,基本上均避不开对“包豪斯”的回顾与思考。在大多数专业教育者的认知中,“作坊”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包豪斯”的典型标签。

在一些深入的研究成果中,对于这一类以“手耳相传”、“手把手师徒式”的现代教育模式,又做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如有研究成果 将其区分为“工作室”(studio)、“工作坊”(workshop)、“图房”(Atelier),从工作室组织的方法又可区分为教育工作室与营业工作室等。无论如何具体地区分,“在做中学”是“作坊”式教育模式的本质、核心。但“做什么”、“怎么做”、“学什么”,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内容却存在极大差异,并将导致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这其中的情境包括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组织方式、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等等,其中有些情境的变化非人力能掌控。这也是为什么“包豪斯”学校尽管早期风光无限,但在后期却难以为继,以至在1933年被迫关闭。但其对现代“作坊”式教育模式首开先河,为当代设计类专业教育指明了探索方向。

二、非主流建筑学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建筑学的办学也如同雨后春笋在中国大陆各高校中争现。至2016年10月,建筑学的本科办学学校达到298所,而在2000年以后开始办学的接近于一半!在这约三百所高校中,现已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的仅60所 ,约占20%,有近80%的办学高校实际上缺乏评估要求的条件 。

各高校首先要面临的是师资问题:包括专业教师的数量,难以达到评估要求的师生比;有实践经验及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数量少等。这带来一系列教学成果少、毕业生专业基础不佳、教学质量差强人意的结果。而在当今大多高校师资建设非博士不招,与国内仅13所拥有建筑学博士点学校 且每年毕业博士生不足百人的现状矛盾中,客观上大多高校短期内难以解决师资上的短缺。

但不可回避的是,这近300所所谓“非主流”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高校,其培养的学生最终将进入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而且这些院校实际培养人数远多于主流院校培养的学生数量,他们的能力状况实质上将影响我们城镇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尋找针对我国国情实际,更加有效的专业教育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三、“嵌入式作坊”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嵌入式”这一具有技术模式指向含义的现代名词,最早来源于一种执行独立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引申到教育方法研究领域,其有几点本质特征:(1)新模式的介入不破坏原有体系的完整性及运行;(2)发现并反馈原有体系的突出问题;(3)弥补与纠正原有体系出现的产品缺陷。对于建筑学专业教育力量不完备的高校而言,要想短时间内完善教学体系,很多时候受现有以“课堂理论式的实践”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及整体师资力量薄弱等客观因素限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维持现有教育模式架构的前提下,由具备较强教学与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专业教师组建作坊,以社会服务为基础,以提升自我、锻炼学生为目标,设置相对完备、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作坊运行方案,吸纳学生在低年级进入、毕业时退出,全程嵌入在学生的二至四年的专业教育过程中,这就是本文所倡导的“嵌入式作坊”。

四、“嵌入式作坊”的内部运行方案探讨

作坊的最终目的,是让进入作坊学习的学生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体系内的不足,让各门课程的知识能够在作坊的工作锻炼中得到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根据前面对“嵌入式作坊”的描述,学生在作坊内的学习环境有以下特点:学生在作坊的工作学习时间跨度长,有2至4年;由于原有教学体系仍在正常运行,学生在作坊的工作都是在课余时间参与的,学生在作坊的时间是片断、零碎的;在作坊中有各个年级的学生并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在作坊中的学生其对未来的职业目标各不相同。

针对这种状态,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运行方案,显得犹为重要。根据多年的组织工作坊运行的经验与教训,运行方案在以下几方面要着重考虑。

1.成员招募。由于工作坊是长时间嵌入在课堂教学体系之间的,其并没有要通过这个环节获取学分的功能,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进入工作坊的成员应该是自发的、自愿的,其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是基础。由于个体在工作坊中的工作与学习通常是在加入一个工作组中得以实习,而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往往有“结伴合群”的特征,所以加入的成员如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好伙伴”,其将会在未来二至四年的工作坊学习与工作中,能够自发地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合作与促进,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模块设计。前面已提及,学生的未来职业目标实际上有区别,主要有毕业后直接进入实践单位、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两个大方向。这两大方向对个体基本能力的要求构成内容是一致的,但偏重略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未来志愿进入考研深造的同学,要在方案构思及图面表达方面努力提高以争取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机会。在新的学习平台上还有几年充足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来加强操作技能的练习。而且在学术氛围更加浓郁的研究生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调研能力、方案实现能力等可以得到更加系统地锻炼与提升。

而对于志愿进入设计实践工作的同学,开始在实践单位中更多是作为项目组中的一名助理面对实践项目的生产。在项目组中一般有经验丰富的主创建筑师控制项目方案的思路、发展,助理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调配下进行资料收集、图纸制作、技术深化等。根据以上的分析,工作坊的知识模块设计大体可分以下三大类:技能学习模块、设计思维扩展模块与工程实践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组织教师的自身能力、工作坊内人员构成实际、工作坊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外部条件进行调整。

3.运行与检验。在技能学习模块,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高速发展,各类设计工具软件让设计内容越加精细,工具软件已经越来越大程度上取代图板、笔、尺。现在的设计工作过程如果离开应用软件支持,基本上是难以为继的。而工具软件与原来的手工绘图工具不同的是,其的发展与更新换代更加快速。如DESK公司的CAD软件,从1997年左右开始进入各设计院使用时用的R12版,到如今的2017版,基本上每一年就会更新升级。还有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PS、AI,三维建模软件SU、lumion,排版软件Indesign等,都有类似的发展历程。新版的软件往往功能更加强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图纸质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相对个体的教师来说,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精力在软件应用上完全跟上其更新换代的步伐,也不应该花费过多的精力在工具软件应用的具体指导上。根据前述作坊内学生具有高低年级连续共存的特点,这种人员上的组合与流动特点可以很好地适应工具软件的更新应用:高年级的同学可以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软件入门使用;而新人会带来更新版的工具讯息,反馈给工作坊的其他同学及时更新。老师在这过程中也可以便利地了解到各个软件的性能与特点,并依据自己更加丰富的经验与见识对各软件工具做出筛选,为提升设计与表达能力服务。

在设计思维扩展模块,参与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設计竞赛为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每年都有全国建筑学专职委以及世界建筑师协会等权威机构组织的学生设计竞赛,其重在对方案构思与表达的考察。工作坊教师引导成员积极参与竞赛,在竞赛题目分析、优秀作品研读、方案构思生成、设计思维深化、方案图纸表达表现等各个环节充分得到锻炼。在竞赛的情境下,老师与学生真正地从开头至结束共同平等地完成同一个设计,接受独立权威评委的评判。在师生频繁的交流中,学生可以接收到指导老师更加全面、完整、开拓的思维方式熏陶;而老师在参与学生竞赛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的明显不足加以调整,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启发与完善自身。在引导与参与学生进行获奖作品研讨、方案设计、成果总结的一系列过程中,师生的专业能力均可得到实质提高。

4.实践的组织。建筑学专业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参与实践、指导实践,在本科学习阶段能真正参与到设计实践中,对于每一个同学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设计实践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千差万别,但其设计思维方法与设计操作环节大体相同。在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在其中承担了项目负责人的角色,领导作坊中的学生和参与项目的设计师一起完成具体项目的设计。教师应该事先对某个具体实践项目操作的每个环节具体内容与要求做好统筹布置与详细讲解,并将每个环节的工作范本务必让同学事先识读与理解。具体执行过程中,项目组中低年级同学主要参与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中高年级同学校核基础资料调研工作的成果质量,高年级同学跟随项目负责人及设计师进行各阶段设计成果的制作与出版。这是完全真实的实践状态下作坊运行过程,参与其中的同学可以观摩到实践项目从开始到完成的全进程,从而达到全面的锻炼目的。

在工作坊的日常实践组织过程中,应注意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交流。每位参与了具体实践项目的同学,应正式记录本阶段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要收获以及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指导老师通过各位同学的记录了解各自的具体情况,对于共性问题可以集中讲解与辅导,在今后的实践组织中可针对性地锻炼个体的某方面能力。并且通过定期的交流,让指导老师及各位工作坊的学生更加熟悉彼此的状况,各自取长补短,使参与的每个人都得到更加全面的提高。这些日常工作记录还可以作为学生在工作坊工作的凭证,在学生毕业就业时,成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一个更为直接的渠道。而在工作坊学习过的同学毕业后进入了新的实践单位,对专业实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后,应当积极与工作坊的师生保持互动,为内部同学与老师带来最新的行业现状与发展动态,为工作坊的运行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引导。

五、“嵌入式作坊”运行的外部条件营造

实践项目与课堂运行的课程设计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问题针对性强、时间限制性高、由有着明确利益诉求的业主来选择评判、老师与学生协作完成等。如果没有真正实践项目的引入,作坊教育在最关键的环节容易陷入无效的窘境:即进入的学生未能真正进入最终“实战”的环节。因此工作室的老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渠道扩展与保证工作室的实践项目来源,在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争取合适的实践项目的同时加强与相关设计院的技术合作。由于学生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而设计生产单位的设计人员大多是以“追求生产效益”为主要目标,现阶段中的一些专题研究、城市更新、乡村建造等类型的实践项目,大多设计院缺乏充沛的人力资源进行调研与设计,却是工作坊可以全面介入、参与的项目类型。在项目实践中与合作设计院建立长期、良好的技术协作,弥补工作坊技术力量欠完备的不足,汲取设计院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更是嵌入式工作坊教育模式长效生存之道。

嵌入式工作坊模式最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在校运行的培养方案反馈改进意见。指导老师在工作坊运行中应注意发现学生的普遍问题,做出梳理与归纳,并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照检查。为完善课程体系、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提出建议与参考,这也是“嵌入式”系统本质功能的实现。

六、结语:“嵌入式作坊”模式的意义与展望

综上所述,“嵌入式作坊”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学习机构,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理论强化、技能提高、实践锻炼的平台。其对于师资欠完备的学校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辅助模式。其具有的弹性及灵活性是相对定式化专业培养方式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弥补课堂专业教育的先天不足,实现全程嵌入、全面修复。该模式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各个学校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汲取应用,以取得专业教育质量更好的效果,是值得继续研究与探讨的一种有效专业教育模式。

注释:

(1)《建筑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詹笑东,2013-03。

(2)数据来源2016年10月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住建部人事司公布的数据。

(3)2013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相关要求。

(4)至2018年,又有3所高校取得建筑学博士点,现共有16所学校有建筑学博士点。

参考文献:

[1]蔡永洁.补课同步转型-现实驱动下的中国建筑教育[J].时代建筑,2017,(1):20-23.

[2]王建国.对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走向与问题的思考[J].时代建筑,2017,(3):6-9.

[3]李振宇.建筑教育:在变化中升级[J].建筑创作,2016,(4):140-147.

[4]李欣.设计结合建造—Design-Build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工作坊制度探索[J].建筑学报,2012,(3):78-8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