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当前我国微课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4-27 14:06:00      点击:
当前我国微课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
                                                       
徐永成 龚京忠 韩小云 陈红梅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首先剖析微课四大共性特征:时间短、单一知识点、多媒体视频、适合移动互联网学习。综合分析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多四少”:点状示范型应用多、面上成体系应用少;提供微课视频播放的多、真正充分交互的平台少;作为教学研究成果的多、取得显著教学效果的少;多层次的微课资源多、深入的微课教育理论研究少。提出了四个发展建议:真正调动教师全面、深入、持续地应用微课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学校、公司共建、共享微课资源与学习支持平台;切实保障微课知识产权和作者经济收益;制定微课标准规范,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关键词] 微课;微课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论坛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无线网络、手持移动通信产品、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正在开启“微课时代”。微课近几年发展迅猛,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微课发展最新动态的基础上,提炼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探索微课资源开发、微课教学设计中的通用规律和适用方法。
一、微课的四大共性特征
“微课”(Micro Lectures、Micro Courses)还有“微课程”、“微型课程”、“微讲座”、“微学习”等说法,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彭罗斯)在2008年提出,胡铁生等在2011年首次引入国内[6]
目前国内众多研究者对微课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认识,对微课的定义各不相同[1][2][6],本文摒弃概念的众说纷纭,仅提炼必不可少的四大特征如下。

(一)时间短
“注意力能量模型”认为不同年龄人群可持续接受信息、保持注意力的时长不同。微课时长可设计在10-20分钟之间,与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相吻合。
(二)单一知识点
微课主题突出,教学内容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内容精炼,重点突出,而非传统意义上完整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视频
微课不仅仅是视频这一种形式,其中还包含了影像资料、二维三维动画、PPT幻灯片、音频文件、图片资料、精炼文本等不同媒体形式,共同服务于微课单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四)适合移动互联网学习
随着国家无线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产品日益普及;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深入每个学生的生活,微课越来越适应移动互联网学习需求。
二、微课发展问题——“四多四少”
虽然当前微课发展很迅速,应用很广泛,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点状示范型应用多、面上成体系应用少
目前国内微课的教学应用远远落后于微课研究和资源开发,而且微课开发很多仅仅局限于教学研究项目、微课竞赛,具有示范用途的、个别知识点的精彩微课很多,但是一整门课程所有章节全部采用微课进行教学的非常少,一个学科专业所有课程都采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几乎没有,一个学校所有学院、专业都采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更加看不到。微课应用层面上,点状示范型、教研型应用多,大面积的成体系应用少。
目前,国内微课建设除了企业商业应用以外,微课开发仅限于比赛、职称晋升、项目申报、观摩学习等目的,很少有教师系统地将整门课程制作成微课并应用于教学实际,这是全国微课建设中非常普遍的问题。部分学校对微课优势认识不足,尚未将微课建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微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开发微课资源,更需要学校对微课资源的系统设计及整体教学规划。
(二)提供微课视频播放的多、真正充分交互的平台少
现在国内大多数微课网站大多还只是微课资源的仓库,而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交互沟通、在线学习支持功能。很多学校自己建简单的微课网站、引入各种教学软件系统,与手机、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结合不紧密,交互性差,缺乏在线练习、自我评估、教师反馈、进度跟踪等,互动性差。缺少交互与反馈,学生没有存在感,课程失去黏度。教与学缺乏交互,知识接收者和传播者不能互相了解,学生缺乏存在感与教师情感交流缺失。如果不是在课堂中使用微课,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很难做到及时评价,就像做的作业没人批改,无法得知作业对错,那作业也就毫无意义了,这样缺乏充分交互的微课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没有持续的热情,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作为教学研究成果的多、取得显著教学效果的少
据调查,我国43.4%的教师认为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效果不明显。目前大部分微课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参加微课比赛或者教学研究项目需要。微课并没有真正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真正大面积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去。虽然很多微课内容满足了主题突出、目标单一、时间很短、结构良好,交互性好、短小精悍等设计要求,但没有结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活动、交互反馈、教学评价课等形成系统、完整的在线学习课程体系。
微课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概念普及期,正在进入深化应用期,但是一些深入的、重要的教学理论问题还有待研究解决。例如,是否所有的专业、所有的课程、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进行教学?哪些类型的教学内容适合哪些具体的微课形式?诸如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等模型推导的是否适用微课?是否物理探秘、法律辩论、社会问题等探索类、批判类、思辨类知识点更加适合微课教学?事实上,有些知识在课堂上面对面讲授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与吸收。是否有统一的教学理论模型对课程知识分类、学生层次分类,研究其分别适用于哪些教学模式(传统课堂讲授、微课学习、慕课、翻转学习等)?还是由教师灵活掌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何克抗( 2014)倡导“混合式”教育思想,提出“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针对不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不同课程类型和教学内容、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传统讲授式教学、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优势,混合式学习[4]
三、微课发展建议
1. 真正调动教师全面、深入、持续地应用微课的积极性
微课需要精心的课程教学设计、坚实的信息技术手段,要想取得微课教学的显著成效,必须真正调动教师全面、深入、持续地应用微课的积极性。目前教师深入应用微课的积极性不高,除非因为教研课题、职称评审急需,不会深入、持久地应用微课。微课与平时课堂教学不一样,需要进行大量的全新教学设计,针对不同重难点知识类型选择不同的媒体形式。单个教师很难做成高质量的微课,因为教师个人包括微课设计、上课都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还要牵涉到拍摄、制作、上报、审核、在线支持等一系列工作,如果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做,很难把每部分都做好,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
措施:通过微课构建教师成长新途径;建立同微课建设与应用相联系的、激励教师更快成长的考核评价制度。
2.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学校、公司共建、共享微课资源与学习支持平台
国内目前未能建立统一的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学校之间较难实现有效的交流与共享。国内微课资源数量多、分布散,不利于学习者集中查找使用;校际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共享;各个学校的微课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高水平分享。 建议像以前的精品课程一样,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由政府提供启动经费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协同开发机制,共同打造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微课资源共享与学习支持平台。以名师微课为主导,“公建众享”。在微课元数据规范统一的前提下,创立微课资源聚合网站,避免微课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制作。
3. 切实保障微课知识产权和作者经济收益,形成长效机制和良性循环
任何一个层次的微课制作和运行,都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媒体制作、在线支持,需要设计者、制作者、运维者大量的精力投入和知识含量,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知识产权和经济收益,完全免费地放到网上进行传播,无异于饮鸩止渴、断绝生态。因此,如何进行多方位的制度设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公司一起,形成保证微课开发者的知识产权和经济收益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保证优秀微课不断涌现的重大问题。
4. 制定微课标准规范,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微课制作品质
微课资源建设环节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整个微课的失败。有些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质量不高:学生无法看清(画面不清晰、抖动、音质不好等)、学生无法看懂(画面切换不合理、后期编辑混乱、PPT背景杂乱、字幕编辑不合理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课的授课效果。对此,需要制定微课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4][5],保证微课基本的技术品质。一堂精彩的微课,就好比一部精致的微电影,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电影剧本)、精彩的视频(电影摄像)、生动的动画(电影特效)、恰当的字幕(电影字幕)、完美的剪辑(电影后期)、专业的支持(电影售后)。这需要微课制作者及其团队精通各种媒体和信息技术专业手段。
四、总结与展望
教师们无需担心微课会代替教师,如同工程师无需担心机器人会代替他们一样。不同教学对象、不同知识层次需要不同的微课。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深度交互、个性化学习都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们只需顺应时势,研究微课的教学规律,扬其长、避其短,将传统课堂讲授式授课、“精品课”、“公开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融会贯通,方可立于时代潮头,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波,汪全新. 新常态下“微课”在就业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5):74-76.
[2]丁国栋. 我国在线微课视频资源现状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7,(9):95~97.
[3]Goodwin, B.& K.Miller.Evidence on flipped classrooms is still coming in[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70(6):78~80.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5]Sams.A.&J.Bergmann.Flip your students' 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13,70(6):16~20.
[6]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Mai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Micro Courses Development in China
 
Xu Yongcheng, Gong Jinzhong, Han Xiaoyun, Chen Hongme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Micro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resource and teaching model for mobile learning, overturning classes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irst of all, four common features of micro course are analyzed as follows: short time, one single knowledge point, multimedia video, suitable for mobile Internet Learning. Aft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he main four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s :
many exemplary applications and less extensive system applications, many teach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less significant teaching effect, many micro courses resources and less educational theory research on micro courses. Finally, four development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stimulate the teachers' initiative to apply micro courses comprehensively, deeply and continuously; Through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services, schools and companies build and share micro courses resources and learning support platform; Ensur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micro courses developers, form a virtuous circle and long-term mechanism; make micro courses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micro courses; micro courses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ources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BOPPPS模型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JK015BXX005)
 
  [作者简介]徐永成(1972-),男,重庆潼南人,教授,博士。2009-2015年,国防科技大学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重大机电装备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7-9-1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