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德、才、学、识”的当代解读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1 20:30:00      点击:

卢静

摘要:古代史学家所云德、才、学、识,虽然是就史学家而言,对教育领域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从当代教育者的职业内涵和发展来看,德、才、学、识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优秀教师必备的四个方面的素养:卓越的价值审度能力、鲜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博通的知识更新能力、敏锐的问题洞见能力。教师要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以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学,讲出特色,教出风格。

关键词:教师素养;价值审度;语言表达;知识更新;洞察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015-03

时至21世纪,如何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的时代使命。上世纪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此,教育界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核心问题,展开了较为集中的讨论。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挑战,赋予教师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职责以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必然之义。在此背景下,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1]所谓史才,是指驾驭史料表述历史的能力。史学,是指要熟练掌握各种历史知识、史料。史识,既包括对历史的真知灼见,也包括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在这中间,史识最为重要。至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指出“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认为“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2]两位传统史学家关于德、才、学、识的观点距今已久,但是,审视当下的社会和教育现状,其识见在教育领域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从当代教育者的职业内涵和发展来看,德、才、学、识这四个字,分别概括了优秀教师必备的四个方面的素养:卓越的价值审度能力、鲜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博通的知识更新能力、敏锐的问题洞见能力。

一、德:卓越的价值审度能力

关于“史德”,章学诚解释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其所谓良史的标准是:“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者之心术矣。”[2]对章氏所云的内涵,叶瑛先生在《文史通义》校注中引《庄子》、刘咸炘《识语》谓:“明不以人累天之义”“益以人,谓主观的情感用事也。”[2]可见,章氏所说的“史德”,是指“尽其天不益与人”,即史学家要基于客观史实,以“求真”态度,书写、还原“历史现场”,而不能带着情绪的“眼镜”作伪史学。当代教师肩负教书育人之责,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文化素养的人才。因为教师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其中,教师的“心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仁心正是师魂核心之所在。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所授内容,发掘其中富于思想教育价值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认同感。一位优秀教师实际上也是好的思想导师。因为教师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总是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首先是“传道”者。唐代韩愈的《师说》篇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这里所说的“道”主要指儒家的仁义之道。可见,师者担负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德行高尚的人才。这与《大学》开篇阐明的“大学之道”是一致的。其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大学”的终极目标是造就尽善尽美的新人。由此可以想见,古代对师者涵养要求之高了。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教育者不能情感用事,以己心度之,而要客观审视实际情况,以正确的社会认知、价值判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才:鲜活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教师而言,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需要语言作为媒介来实现。《左传》中记载孔子的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5]意思是说:如果言语缺乏文采,就不能流传广远。一段乏味枯燥、平淡无奇的话语,和一番耐人寻味、感人至深的言说相比,其表达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些教育技术、理论的实施离不开教育者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除了有带给学生的“一桶水”,还要有传授这些知识的表达能力。这是唐代刘知几所谓“才”给予我们的启示。语言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当下网络时代,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要拓宽视野,采用扎实有效的言说方式。与教师的职业要求、时代需求相适应,教师语言首先要做到表达上的准确性。这就是说,教师要传授给学生表意完整、清晰的知识内容,而不能使用模棱两可、含混费解的语言。这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注意语言的鲜活之美,把想讲的和想听的结合起来。辞采粲然的语言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人体验美感,精神愉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6]如果一位教师出现“茶壶里煮饺子”的情况,即便有满腹经纶,也难以令学生受益。同时,语言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也要善于灵活调用古今中外的语言,以鲜活的语言表达赢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3]在古代如是,当代更应以此为指向。语言要与时创新,避免陈陈相因。再次,语言表达要有激情和感染力。教學也是爱的艺术。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喜爱,往往是从对授课教师的喜爱起端的。试想,漠然、苍白的教学语言只会使学生生厌,倍感无趣。这就需要教师以饱有情感的话语来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学:博通的知识更新能力

常言道: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所谓厚积才能薄发,教师需要夯实知识根基,博闻广见。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人们也意识到了科际整合的必要性。这一点从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实施通识教育可见一斑。胡适曾说:“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7]做学问是这样,教师前期的知识储备也是如此。这就好比金字塔一样,知识的根基要像塔底一般宽广、坚实,只有这样,人的学识水平才能像塔顶那样高耸。比如,教授文科课程的教师,其知识的塔底是包括理工科在内的所有学科门类的知识基础,依金字塔依次上溯,而后是包括涵盖文史哲等在内的所有文科知识,至最后即塔顶,才是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对此,鲁迅曾对青年人说得明白:“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这一令人鼓舞的重大举措,推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舞台,同时,也向广大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根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更新。因此,教师除了要涵养渊博的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始终保持动态的知识结构。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教案要常写常新,不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所谓不进则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站在知识的前沿,为学生引领起航。

四、识:敏锐的问题洞见能力

刘知几所说的“识”对史学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种素养。在教育教学领域,“识”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授的内容、教学的对象、教学的方法。

其一,教授的内容方面。在突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一般地,学生会欣赏新见迭出的老师,而对照本宣科的教师是嗤之以鼻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徒然增加“应声筒”而已,教学的意义也就简单等同于“复印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从知识点中提炼出有创见的问题,并且,结合自己心得,教给学生学习的“门道”,才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必要门径。

其二,教学的对象方面。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完成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材施教。《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4]这段话以劈木、撞钟的道理,想象地说明了教与学的方法。师者是待问者,要视学生(善问者)所问问题的浅易程度来给予相应的回答,做到循序渐进,深浅适度。

其三,教学的方法方面。过去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新时代的教育已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教育界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和借鉴中外最新教育理论、方法,从中发现切实有效的适用于自己教学的方法。

教师解决好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关键还在于“识”,即敏锐的问题洞见能力。犹如刘知几所云史学家之“识”一样,教师如果缺乏“识”,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必然体现不出问题意识,也就無法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相反,有的教师具有识见能力,能够妙语生花,启迪学生良多。

在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观念需要与当代社会融通。古人所云德、才、学、识,虽然是就史学家而言,对教育领域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其分别代表了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卓越的价值审度能力、鲜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博通的知识更新能力和敏锐的问题洞见能力。教师要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以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学,讲出特色,教出风格。

参考文献: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3]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版)[M].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版) [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7]胡适.胡适文集:4[M].欧阳哲生,编.北京:中华书局,1975.

[8]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Abstract:As far as historians are concerned,ancient historiographers have learned,learned,learned,and learned,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ducators,morality,talent,learning and recognition are four words.It represents four aspects of the quality of a good teacher:outstanding ability to appreciate value,vivid ability to express language,ability to update knowledge,keen ability of insight into problems.With flexible and divers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speak out the characteristic,teach the style.

Key words:teacher accomplishment;value evaluation;language expression;knowledge updating;insight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