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声音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10-17 10:36:36      点击:

大学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相关的检验与考核,初步具备了适应社会生存,满足社会需求的入门资格。在通往社会就业大门的必经之路上,大学生仍有着各种各样的未知的挑战。本文就《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问卷》活动所得结果展开论述与分析。

1前言

毕业实习期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结束和职业生涯开始的交替时期,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定位与发展自己,不仅有助于缩短其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且对其成功地走上职业生涯规划之路及今后的职业成功发展、社会贡献等方面都有很大益处。毕业答辩是高校毕业生完成大学学业,告别校园,走入社会,进行人生奋斗的另一阶段的开始。开启这一阶段的第一步,就体现在就业。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践的过渡,更是开启其人生职业生涯的重要一环。拥有明确的理想目标,清晰的自身定位,良好的个人素养,端正务实的态度等是制定一份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不单是个人职业的一个选项,更是其锻炼自我、融入社会的必需生存手段。同样,就业不单是个人一份职业的开始,更是贯穿人生生涯中的一个系统的、可行的、巨大的社会化工程。大学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相关的检验与考核,初步具备了适应社会生存,满足社会需求的入门资格。在通往社会就业大门的必经之路上,大学生仍有着各种各样的未知的挑战。本文就《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问卷》活动所得结果展开论述与分析。

2研究目的

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逐渐在国内高校传播,职业生涯规划愈发重要。此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南京高校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方面是否会产生影响的看法与态度,通过所得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对职业生涯规划基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度展开重要分析。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在南京部分高校学生中展开,学生所读专业在文科、理工科、艺术及体育类方面均有涉及。按年级高低划分,高年级学生占总人数的78.52%(大四实习及已就业占总数的32.21%),低年级学生占21.48%。(如下图1)(图1参与人员年级划分)

3.2研究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活动以现场及网络途径共向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8份。3.2.2数据分析法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整合及对比分析。3.2.3文献资料法本次研究查阅了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网,搜集并整理了大量与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的资料。为职业生涯规划基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度展开深入分析,明确了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基于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南京部分高校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都较为模糊,理解也不够充分全面,因而本次调查将职业生涯规划划分为四个维度,从专业喜好、认知态度、执行程度和个人取向这四个方面展开,同时将四个维度分别进行细化,这样有利于大学生直观感知调查内容,同时也利于课题的充分开展。

4.1专业喜好

同择校一样,就业的首要步骤在于择业。择业,是就业的首要决定。大学生关于专业的选择、喜好程度及个人追求对其在职业规划及后期就业方面存在着较大影响,一份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父母的想法与喜好总是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此情况下,对社会仍是多半未知与了解的大学生多是听从父母的建议与安排,个人对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缺乏兴趣与热情。4.2执行程度“众口难调”、“高不成低不就”……已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普遍现象。除上述个人关于就业态度的差异外,大学生就业前的筹备工作更是需要在已有的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顺利完成大学生个人从毕业实习生到职场新人的角色过渡。在已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中,保持严格执行的占14.09%,大致执行的占35.57%,没有但发展方向稳定的占32.89%,余下的则为“没有且无任何进展”。(如下图2)就实际而言,一直严格执行着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实属难得,但大致执行确是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流现象;对于“没有但发展方向稳定”的大学生,考虑到社会就业形势多样性及易变性的实际情况,在此不做讨论与褒贬;而“没有且无任何进展”的一类大学生着实令人堪忧。

4.3个人取向

4.3.1工作追求从“毕业”到“就业”,中间的过程始终无法逃开“专业对口”这一关键要素,且在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度、适配度、满意度等评析对比方面占有较大比重。找工作时是否要追求“专业对口”?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观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示要“专业对口”和“尽量专业对口”占比例之和为65.10%,表示“不重要,工作适合就行”则为34.8%。可知,追求“尽量专业对口”多于追求“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尽量”一词更是在无形中体现着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下对就业形势的客观看法。4.3.2因素倾向在决定就业重要性选项的排序上,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整体结果为:“综合实力(技能)”居首位,“学历”排第二,“人际关系”、“金钱地位”、“运气”依序次之。(如下图3)相比高考填写志愿时追求“985”、“211”类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当之无愧地成为大学生公认的关于就业选择的首要因素。在“金钱地位”“运气”等非客观因素面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依旧选择与接受“综合实力”这一评判标准。

5分析与总结

5.1分析

(图3决定就业的重要性因素排序)数据统计显示,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中虽有少数在认知理解就业方面存在问题,但不乏也有已制定出完备的职业规划且一直严格执行的部分群体。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皆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于就业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对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表示出多方面的关注与重视。本次研究调查发现,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于就业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认为一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就业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明确目标、提供方向的重要指导意义。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且愿意向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5.2总结

通过四个维度的展开,在对大四学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对专业的喜好程度较高的、对所读专业的职业方向、发展计划明确的、对职业生涯规划严格执行的以及对自身职业目标追求清晰的,在最终就业时,就业的质量相对而言都较高,就业的满意程度也较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前再次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宝贵地系统地指导。大学生通过设计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现实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从容应对择业、就业。真正的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可行性的、贯穿性的社会化工程,是大学生突破自我,主动选择、积极抗压、发展能力、提升自我的建设性工程。想要成功完成这一复杂的工程,强烈要求着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家庭等多主体地参与,更要在就业观念、制度、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在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同时,准确地选择与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社会人生。

作者:朱慧敏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