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消费需求驱动下避寒旅游地生态文化透视实证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8 20:39:25      点击:

陈莹 林锦屏 黄助群

摘要:作为在冬季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候舒适度的西双版纳,它耦合了优越的地理位置、稀缺的避寒气候资源以及多样性的生物和民族文化资源。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立州”的背景下,通过对3个村委会9个傣族村寨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进行透视与实证研究,挖掘传统生态文化对避寒旅游地发挥的积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

关键词:老年人群消费需求;避寒生态旅游;傣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4-0061-03

一、前言

本文以冬季避寒旅游胜地西双版纳9个傣族自然村为案例点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傣族村民代际交流、世代传承的生态环境意识观。在我国森林屡遭破坏的几千年历史中,各个村寨依靠对神树、风水林无限崇拜的宗教形式与规范村民环境行为的村规民约,使一片片风水林成为村寨小小的自然保护区,构成了一个个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这种传统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1]。

二、中国老年化带来避寒旅游消费需求剧增及支撑避寒生态旅游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无常,一是全球温室效应加速,二是不断发生多种极端气候灾难,时冷、时热不断波动[2],其中冬季严寒、雾霾、雪灾和冻雨等极端天气对我国影响极大。极端天气引发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群呼吸道、心血管、消化道疾病,入院率与死亡率倍增;冬季北方供暖的能耗、污染和PM2.5微尘等剧增,有害健康。中国自2009年以来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占10.5%,过亿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尤其是健康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3],其中相当部分离退休职工的体质较好,退休金高,有充足的闲暇时间[4],避寒旅游蕴藏巨大市场机遇和消费潜能。

西双版纳(21°08′~22°36′N,99°56′~101°50′E)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虽深居内陆无海洋调剂,但森林覆盖度高,又有澜沧江穿城而过,城市规模小,无污染性工业,拥有大量的负氧离子[5]。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冬季三月平均气温13—25℃,人体舒适度指数适中,生态良好,物产丰厚,得天独厚的冬季避寒气候资源连续三届位居中国避寒旅游城市榜首,被认为是“没有冬季的乐土”。自然环境具有冬季避寒旅游的重要功能,不仅能满足老年避寒保健需求,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减轻气候季节病的危害,而且在节能环保、低碳避寒生态旅游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在冬季旅游淡季可充分发挥新的吸引力,平衡不同季节的变化,西双版纳突出和重要的冬季避寒功能,具有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避寒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

三、研究概况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2016年1月深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曼弄枫、曼听、打洛三个村委会,对选取的9个案例村寨进行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一手资料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观察走访和典型农户的非结构式深度访谈、GIS区位图绘制;二手资料主要包含州政府统计资料、村委会统计资料、文献和相关网站资料。

四、傣族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透视

我们对西双版纳的勐罕镇曼听村委会5个村寨(也称傣族园)、曼弄枫村委会曼养广、曼景法、曼贺蚌3个村寨以及打洛村委会勐景来1个村寨调研得知,9个村寨都是纯傣族村,这里傣族居民自古传承着古老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生产生活与水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国56个民族唯一种植柴薪的民族[6],上世纪50年代以前全州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50%。傣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实践中领悟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类爱护自然,自然便造福人类;人类破坏自然,自然便惩罚人类。西双版纳傣族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作为西双版纳傣族众多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始终贯穿并深刻影响着其他文化,是西双版纳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一大亮点,在其宗教、生产生活、语言文化中体现的最为深刻。

1.宗教生态观。调研的9个村寨内都保留了一片森林,被称为“竜林”(垄林、龙林),也称寨神林。“垄林”是傣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傣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由“垄林”—坟林—佛寺园林—竹楼庭园林—人工薪炭林—经济植物种植园林—菜园—鱼塘—水稻田组成[7]。全村村民与寨神林和谐相处,并严格遵守祖先留下的遗训“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与此同时,每个村寨的村民都无限崇拜祖先,认为长者逝去,灵魂尚在,祖先源于森林,灵魂必将返回森林安息,“竜林”便成为了神的家园,帮助与庇护村寨的稳定和安宁。“竜林”内所有的樹木花草不许砍伐,更不许放牧,甚至枯枝落叶也不能动[8]。

除了原始宗教,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我们调研的9个村寨都有佛教寺院,菩提树被视为“佛树”,广泛种植。

傣族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正契合“十一五”期间的“生态立州”和2016年2月西双版纳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全州各类保护(小)区面积增加1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8.3%提高到80%■。据2006年统计,全州保护区有高等植物4152种,占全国总数的14%,森林面积21485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8.9%,保护区有野生动植物种类2167种[9]。西双版纳“竜林”内森林茂密,物产丰富,生物多样性不亚于自然保护区,根据有关学者的抽样调查,其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与自然保护区相同面积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及多样性指数相近[10]。“竜林”虽然是傣族人民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但实际上是傣族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的具体体现。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泛存在的“竜林”对当地村寨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正能量作用,这就是傣族传承原始宗教与舶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进行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带来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影响的典型例证。

2.生产生活生态观。我们所调查的9个村寨的选址大都依山傍水,是典型傣族古老传统村寨的布局,将“人—村寨—自然”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充分体现出与大自然的融合。傣族是水的民族,认为“水比黄金贵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充满生态智慧的水利灌溉和管理制度。通过森林涵养水源的同时,重视水利设施的修缮以及水资源的公平、合理、节约、有效利用,可见傣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

我们调查的9个村寨都保留有水井,并在水井上方搭建了造型别致的井亭,既保护水源免受污染,又显示了傣族人对水的崇拜。傣族村寨中,到处能看到花草树木,经调查了解,这些花草树木并非野生而是傣族村民特意种植的,这种在房前屋后发展起来的庭院生态系统,使整个村寨犹如一个精心雕琢的园林。此外,在所有的民族中,没有哪一个民族会像傣族一样为了保护森林而专门种植用作燃料的铁刀木为薪炭林。铁刀木是一种萌芽力强、生长迅速、树干易燃、火力旺的树木,每户种植3—5亩,每3—4年轮伐一次,便可解决烧柴问题。傣族的生产生活生态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谋得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

3.语言文化生态观。据项目组在9个傣族村寨的调研得知,傣族人民从未制定过任何一部“环境保护法”,但在各村寨的村规民约以及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公约中却包含着大量有关生态保护的伦理思想。经调研发现,傣族人对森林的崇拜和保护由来已久,傣族典籍《土司对百姓的训条》中明确规定了“森林中间不能砍开树,盖房子在里面”、“寨子上和其他地方的龙树不能砍”[11]。作为水的民族,大量的村规民约对水源与水利设施的保护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各个村委会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搞好人畜饮水的管理工作,如损坏水管、水池和其他设施的,照价赔偿”等。此外,还明令禁止在水井、河水源头地大小便、洗衣、洗澡,并规定定期打扫。傣族人比较重视动物、庄稼等的保护以及环境卫生意识的普及,如“禁止射杀飞入村寨中的鸟”、“每个农户都要管好自家的牲畜,避免糟蹋庄稼,如牲畜糟蹋庄稼造成损失的原则上损失多少赔偿多少”、“全体村民都要增强卫生意识、经常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周每户必须组织一人参加群众卫生扫除,家庭周围要保持整洁、卫生,不得乱扔倒垃圾、粪便、污水、污物”等。傣族这些成文或不成文的村规民约、习惯法则以及各种制度规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约定,这些规约高度强化了傣族人的生态文化理念,是傣族村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好形式。

此外,傣族谚语所反映的生态文化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调研期间常听傣家人提起一些脍炙人口的谚语,“有树才有山,有山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保住龙山风水林,美景常在水常清”、“砍倒一棵树,失掉一股泉,砍光一山树,涸了一条河”、“竹楼前后花果香,防风防火又遮凉”、“寨旁多种黑心树,不愁后代无柴烧”、“不捞三年的鱼,不砍一年的树木”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朴素生态文化,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4.讨论。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运动,90年代以来生胶收购价格疯涨带来的“橡胶热”,近年来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生态意识淡薄、生态旅游人才缺乏、政府投资不足、引导缺失等,都给西双版纳仅存的“竜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也使得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举步维艰。

西双版纳是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丰富的地方,发展避寒生態旅游、乡村生态旅游能增加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当地居民重新认识文化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价值,促进各民族和地区文化传统的传承。傣族村寨孕育着博大精深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扎根于民间,通过代际交流世代传承,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在现代经济生活的冲击下得以保存,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与环境,一定要发扬光大。

旅游业是一项对环境依赖极强的产业,作为旅游活动关键要素之一的旅游环境,尤其是旅游生态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柢。旅游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傣族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透视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立州”理念的实施,是实现西双版纳避寒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契合点。

注释:

(1)数据来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务网,《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xsbn.gov.cn/zwgk/zwgb/2016/03/16/08341532310.html

参考文献:

[1]周鸿.走进生态文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4-71.

[2]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科学出版社,2011:1-10.

[3]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1(3):50-60.

[4]黄亮.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安徽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17-27.

[5]林锦屏,陈丽晖,徐旌.消费需求驱动下的特定区域发展机遇探析——西双版纳的避寒旅游潜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1):59-64.

[6]裴盛基.民族植物学[J].科学,1985,02:23-30+78.

[7]罗东山.“垄林”是西双版纳傣族水利灌溉和环境保护的基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37-42.

[8]朱德普.傣族神灵崇拜觅踪[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388.

[9]柏敏.探析西双版纳傣族的森林观[J].考试周刊,2012,45:194-195.

[10]刘宏茂,许再富,等.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杂志,1992,11(2):41-45.

[11]傣族社会调查——西双版纳之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

Abstract:Xishuangbanna,as a resort with unique and natural climate comfortableness in the winter,which coupled with predomina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carce climatic resources of hibernation,diversity of biological and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state' concept,the project group investigate 9 Dai villages belong to 3 village committees in Xishuangbanna. By grasping the essenc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Dai ethnic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 to excavate the active and irreplaceable role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 to winter resort tourism,and then to solve widesprea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crisis exacerbation.

Key words:elderly consumer demand;avoid cold ecotourism (hibernation ecotourism);inheritance of Dai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empirical study;Xishuangbanna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