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声音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粤西北地区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10-16 15:55:55      点击:


肖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准则的引领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运而生,基础教育领域开始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是使其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内化到各学科,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感受古代诗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引领作用,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古代诗歌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22-02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民族性的体现,彰显着语文学科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承担。古代诗歌的文化和思想随着历史长河的积淀,已经流淌在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这些诗词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倒塌的古典建筑,蕴含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古代诗词的学习与鉴赏,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现状

1.重视背诵而忽视朗读

很多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讲解了诗歌的背景、具体含义、艺术手法之后,就要求学生背诵。很少有教师强调有感情的吟咏朗诵诗歌。机械的背诵忽略了诗歌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与文化意蕴,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重视做题而忽视鉴赏

教学过程变成解题过程,鉴赏方法变成“解题思路”。题目做完了,对诗歌的“阅读”也就结束了。这种模式下,教师手拿“应试”的利刃,慢慢地“阉割”掉了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灵性与能力。又何谈文化的传承?

3.重视标准答案而忽视多元观点。

诗歌的学习不同于数理化的学习,诗歌的学习没有固定公式。就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先自动放弃自己作为读者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作为读者的权利。以大量背景资料和固定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控制自由课堂的生成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二、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核心素养”被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大方面。可见,人文底蕴也是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价值体系的内核,是语文学科高度凝练的集中表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组成。这里详细阐述一下“文化传承与理解”,人是文化的生产者,文化又反作用于人类,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人的发展。在这种循环中,人类决定了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类。语文学科的任务不仅是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同时还要继承和吸收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古典诗歌是一份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以形象的语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古代人民的睿智。直至今天,我们读来依然可以感受到蓬勃的激情与不朽的魅力。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我们更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导学生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体会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1.古诗词教学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古代文人骚客的希望和情怀,志向与操守,人格与品质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这些诗词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好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歌,领悟古典诗歌的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在诗歌的滋养之中体会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粤西北地区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爱诗歌

粤西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乡镇学生,从小对古典诗歌的储备少,缺乏学习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激发力量。《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比如:采用“以趣激趣”,每篇诗歌背后都有特定的背景,当老师将它们变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时,学生的兴趣便被调动起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介绍苏轼,不得不提“乌台诗案”,苏轼因被人诬告而入御史台,这个地方呢,又种有很多柏树。这是学生已经能大概猜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故称乌台。这一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同时积累了古代的文化常识。再讲到苏轼后来被贬到黃州,学生自然有意识的去想要知道他当时的心境如何,当“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时,诗歌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采用“以情激趣”,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还是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课前可以先与学生互动,“大家平时出门旅游最爱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呀?”“拍照留念嘞。”“然后呢?”“当然是发朋友圈啦”“恩,其实无论我们出门旅游开心时还是触景生情感伤时,我们都会选择记录自己的心情,古人也不例外,他们怎么记录心情啊?”“没有朋友圈发,只能写诗了”。其实简单总结就是:景色太好,设备太少,表达不了,偶尔心情还不好。这样学生觉得有趣,自然会有一个主动鉴赏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抛去题目,改变老师“一言堂”的状态,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吟咏诗歌

缘声求义,以声感人,诵读,吟咏诗歌有助于感受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内在韵味。已经有很多经典诗词被谱成歌曲,广泛流传,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这些也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学唱,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3]加强诵读,能够使学生正真的进入角色,与诗中物,诗中景,诗中人进行灵魂的碰撞,思想的对接。或慷慨激昂,或含蓄委婉,读出语言的表现力,读出语言的感染力,自然就能感受到诗歌之中所蕴含的味道,使学生在其头脑中建构思想。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诗词里多用抑扬顿挫来表情达意,所以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体会到“天上来”所描绘的黄河气魄之大,“不复回”则体现了作者感叹光阴易逝,容颜易老之情等等。好的诵读是学生在老师的督导下,以情感为依托,通过想象,在对诗词的反复诵读中,一步步的向诗歌的内涵和神韵推进。

(3)生成多元自由课堂,思考诗歌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正如前面所说,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总是有“唯权威”“唯高考”的错误倾向,不断的放弃自我,修正出整齐划一的“应试能力”。我们应将课堂真正还于学生,提倡多元且自由的课堂氛围,多元观点,自由组织。学生能够自己查阅资料,教师适当引导。还可以以游戏形式来让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飞花令”。永远不能剥夺自己作为读者的权利,而且要有点“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气魄。

中国古典诗歌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它更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所选择的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沉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和终极价值。当历史的足迹发展到高速信息化的今朝,那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语文教学上时,责任又显得那么重大,这也适应了当下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相信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定会继续不断努力探索,引领学生走向诗歌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詩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孔子.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8页.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