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34-2
0 引言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已经明确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技术的发展,2005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对学生跨校修读学分予以认可。在此背景下,高校间不断加深联盟与合作,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运行机制,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模式(以下简称“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应运而生并广受关注,为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1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按地域范围或以联盟的形式,积极开展了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探索与实践。其中,辽宁省教育厅早在2011年率先开展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2012年又率先探索并实践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2014年9月在教学管理平台开放共享的课程范围内选择在线修读课程。经过试点,课程相关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课前预习,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学习法,增强了课堂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近年来广州大学城、北京高校教学共同体、上海东西部联盟开设优质课程并实现师资、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的做法在国内也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与此同时,在湖南、浙江等地多家高校也尝试实践了高校间的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
2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对素质教育的贡献
2.1 体现教育公平,做到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在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所高校的学生可以跨校修读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享用同样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恰好体现了教育公平,做到了教育机会均等。
2.2 实现以人为本,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跨校修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程选择空间,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灵活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自由与其他高校选课的师生进行交流,感受其他高校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实现了素质教育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宗旨。
2.3 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实施的完全学分制有利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但受师资及教学条件所限,许多高校存在着开课数量不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狭窄等现象,而跨校选课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各高校学生修读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课程,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治学态度,开阔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更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3 素质教育视域下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改进对策
由于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出现的时间尚短,教师、学生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3.1 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视频内容
视频公开课的制作庞大而漫长,需要人力、资金与各方的配合,制作周期也较长,一般制作完成后便难有更新。然而视频的水平状况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制作不好,就有可能不受学生欢迎而被冷落,这就要求作为跨校修读的授课视频,定期进行更新,使视频授课的知识点与社会的发展与更新紧密相关。
3.2 综合评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n程建设方和使用方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除进行课程研讨外,在考核比例上,应使视频和作业、线上和线下都分别占有一定合适比例,从学习者的参与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考评,使考核能够真正体现出双方尤其是使用方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真实掌握水平。
3.3 完善配套,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对于第三方平台建设的要求相对较高,否则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缺课管理等环节进行监督。目前,有的平台在使用中往往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网速卡顿、操作复杂不便,还有学生开着视频人却不在电脑旁等,这就要求平台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方便教学管理以及随时能够进行技术更新。
3.4 优化师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有别于传统模式,对任课和助课教师的挑战最大,定期的教师培训必不可少,尤其应针对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详细的讲解,同时邀请平台技术及客服人员到校做现场指导。另外还要注重对积极探索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老师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课时安排、教师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优先培训等环节给予一定的倾斜,以鼓励更多的老师积极投入到这一模式的实践中来。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线学习跨校修读是高校的素质教育改革借网络之力而有所作为的产物,高校之间的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一个必然的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校际间的壁垒,更好地实现了精品资源公开课程的跨校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是顺应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有益的尝试。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高质量论文应具有十大要素 2018/3/11
- 下一篇:基于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青海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探讨 201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