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如诗如画——卞之琳诗歌的古典意象运用之浅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11-28 16:09:51      点击:
如诗如画——卞之琳诗歌的古典意象运用之浅析
刘屹然  张传敏*     
(西南大学  中国新诗研究所, 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人卞之琳的诗歌,以其将中国传统古典诗学特点和西方现代诗歌技法的结合而蜚声诗坛。卞之琳的诗歌对中国古代传统诗词在多方面有所继承,尤其在传统诗歌意象的运用方面,显示了丰富的古典意蕴。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卞之琳诗歌的古典内涵。
 
关键字:卞之琳;诗歌:意象    教育教学论坛
Picturesque like Poems: 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Classical Images in Bian Zhilin's Poems
 
Liu Yin-ran Zhang Chuan-min *
 
(Institute of Chinese New Poetry,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the 1930s, the poet Bian Zhilin's poetry was famous in poetry for his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al poetics and the techniques of modern western poetry. Especial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poetic imagery, it shows rich classical mea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lassical connotation of Bian Zhilin's poetry by examples.
 
Keywords: Bian Zhilin; Poetry: imagery
提到中国现代诗坛,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诗人卞之琳。卞之琳生于江苏海门,祖籍江苏南京,作为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的卞之琳,以一首《断章》为世人称道。
1.卞之琳及其诗歌风格
卞之琳出生于1910年,童年时期的私塾学习经历,和从小耳濡目染的古典文学的熏陶,让卞之琳在字里行间都饱含古典的韵味。1929年到1933年卞之琳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这一期间,卞之琳接触过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的诗歌。这些使得他既有中国古典传统文学的思想底蕴,又有西方现代象征主义的思想特质。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卞之琳的诗歌简洁凝练却不失表现力,字字如珠玉被雕琢,却又自然无工巧之痕。
2.古典意象的简介
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给意象定义为“在诗歌艺术中通过一定组合关系以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令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而在南北朝时期,刘勰更在《文心雕龙》中指明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在千百年的创作和流传中,产生了无数的经典意象,这些意象为诗人所发现、运用,却深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也正因为这些意象在文化中的代代相传,不断运用,我国的古典诗歌具有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美学特质。
深受古典文学熏陶的卞之琳,也继承了这一点。他的许多诗歌都大量的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意象,呈现出浓浓的古典韵味。赵毅衡曾赞美卞之琳的诗歌如是:“我个人认为,卞之琳三十年代的诗作,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一是中国传统的继承,二是西方现代诗学的吸收。这两者,再加上婉约词与玄学诗的美妙融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诗。”[1]冯文炳在《谈新诗》中说:“卞之琳的新诗好比是古风,他的格调最新,他的风趣却最古了……”[2]
3.卞之琳诗歌中的古典意象
卞之琳也自己曾在《雕虫纪历》里提到“我前期诗作里好像也一度冒出过李商隐、姜白石诗词以至《花间》词风味的行迹。”[3] 卞之琳的诗歌轻灵自然,很多意象如同信手拈来,而其中许多的意象都能从我国古典文学中追溯出渊源。以下仅试举几例:
3.1“草”的意象
卞之琳在《雨同我》中写到:“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其中提到的“草”的意象自古以来多被赋予离愁别绪和依依惜别的相思之情。早在《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古诗十九首中,更是多次运用春草的意象来表达离愁别绪,思妇望归和游子的羁旅之思,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南朝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王维的《山中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更是成为千古佳句。后又有温庭筠:“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菩萨蛮》)李煜:“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到北宋,则有柳永的:“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蝶恋花》)。贺铸写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明月皎夜光》一诗云:“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这里,草作为时间流逝的意象存在。卞之琳则在《墙头草》一诗写到:“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墙头草长了又黄了。”在《寂寞》一诗里也有作为蝈蝈墓园的墓草的意象。草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同样作为了时间流逝的见证。
3.2“灯”的意象
卞之琳在《旧元夜遐思》里写到:“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在我国传统古典诗词中,“灯”的意象,往往伴随着思念和思索。如赵师秀的《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堪称“灯”意象运用的经典之作。以灯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孤灯如豆的漫漫长夜,等待客人的闲逸且落寞的心绪。再如李商隐的“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滞雨》),辛弃疾的:“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清平乐》),杜甫:“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夜二首 其一》)温庭筠:“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送淮阴孙令之官》)文天祥:“灯暗人无寐,沉沉夜正中。”(《还司即事  其二》)以上这些诗词中“灯”的意象无不表达了一种深夜人不寐的苍凉。
3.3“杨柳”的意象
卞之琳在《无题二》中写到“杨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 ”。其中“杨柳”的意象,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常代表着离愁别绪,古人也有“灞桥折柳赠故人”的习俗。李白也曾写过:“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忆秦娥》)柳永在《雨霖铃》中也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欧阳修亦有:“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踏莎行》)
“杨柳”这一意象除了代表离愁别绪之外,往往也是情丝缠绵的意象,如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就用杨柳起兴,引起下文的情歌问答。此外杨柳也经常用来指代美人,自古便有“杨柳纤腰”一词指代美人。韩翃的:“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章台柳》)就更使杨柳成为美人的代称。
其后如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江城子》)此句就将杨柳拟人化,比拟作者的心上人。而卞之琳的“杨柳枝招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4“杏花”的意象
卞之琳在《无题·一》中写到:“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这一句让人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夜风雨之后,第二天清早杏花满巷,似有化用之感。
“杏花”的意象在古代的诗词中常常和春意浓重,情思萌动有关。苏轼有:“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温庭筠:“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杨柳八首》)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春景》)以上诗句都借杏花传达了含思婉转之情。
卞之琳的诗歌中,古典传统意象的引用不胜枚举,如《断章》中的“明月”“桥”“窗”;《半岛》里的“三神山”;《白螺壳》和《鱼化石》中的“水”的意象;《音尘》和《墙头草》里“夕阳”的意象;《音尘》里的“咸阳古道”和“马的蹄声”。 
通过上述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出,卞之琳非常善于运用各种古典传统的诗词意象,来营造构建他诗中的世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卞之琳的诗歌并不是简单的意象的叠加和堆砌。卞之琳曾自言:“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 [4]。  每一首诗都经过卞之琳本人的精雕细琢,遣词造句都反复琢磨,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简单凝练又自然隽永的诗歌。诗人高洪波曾说:“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像龚自珍;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如卞之琳。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其诗,博采中西各家之所长,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挖掘,沉着、大气、精光内蕴同时也静气内敛。……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5] 
 
 
参考文献
[1] 赵毅衡.组织成的距离——与欧洲文士的交往[J].现代中文文学学报, 2001,4(2): 106-107.
[2] 冯文炳.十年诗草[A].谈新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
[3] 卞之琳.自序[A].雕虫纪历(1930—1958)[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
[4] 卞之琳.雕虫纪历(1930— 1958)[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01.
[5] 任丽芳.永远的风景永远的断章—卞之琳《断章》赏析[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2008,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