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构建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12-5 13:37:06 点击:
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构建研究
沈金荣1 常雪琴2 高岩3
沈金荣1 常雪琴2 高岩3
(1.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2.河海大学 常州校区研究生部,江苏常州
213022;3.常州市科技信息中心,江苏常州,213023)
摘要:校企协同培养是国内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我国尚处于探索深化阶段,总体上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不足。研究生工作站是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研究生工作站参与协同培养驱动力的调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了转变观念、推进法制、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构建体系、示范引领等途径,构建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培养模式;协同培养;驱动力;研究生工作站;利益相关者理论 教育教学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
摘要:校企协同培养是国内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我国尚处于探索深化阶段,总体上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不足。研究生工作站是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研究生工作站参与协同培养驱动力的调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了转变观念、推进法制、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构建体系、示范引领等途径,构建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培养模式;协同培养;驱动力;研究生工作站;利益相关者理论 教育教学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服务需求角度,我国积极调整和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截至2017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接近50%。就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而言,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效方式[1]。
一、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现状
1、国外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
在发达国家,以政府主导,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政产学研协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2,3]。1971年,美国开始陆续制定了7个促进产学研合作计划,如《小企业等价研究计划》、《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等,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发挥了促进作用;建立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基金,用于学生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政府资助高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其目标是人才培养和开发研究。
2、我国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现状
2009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首批招生以来,我国校企协同培养取得了一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制度保障缺失。中央部委鼓励和提倡校企协同培养,但尚未在法制层面予以保障,给予参与企业税费优惠也只是原则性宏观意见,政策没有落地,导致现有的校企协同培养是靠原有合作关系、校友关系、其它利益关系等来维系,大部分协同培养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而不是自觉行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二是经费保障难以持续。目前协同培养在学校大多是以项目形式管理,虽然有一定专项经费投入,但随着项目的结项、领导的调整,专项经费将难以维持后续的投入。企业能否投入则要看参与协同培养的收益,协同培养获益不满意也不可能长期投入。
三是合作机制不健全。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在管理方面,毕竟需要多元主体参与,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参与各方的职责、权利及工作流程,但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利益共享分享、评价淘汰等机制,属于松散的合作关系,而这正是保证协同培养长效运行的基石。
四是双导师协同不够深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导师实践经验丰富,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缺少相关指导经验,一般需要学校给予专门培训或校内导师一段时间的指导。如果没有科研项目作为培养载体,校企导师团队之间的互动将难以深入,在研究生协同培养往往收效甚微。
二、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驱动力调查
课题组走访了常州、南京、南通、无锡、泰州等地63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就工作站依托企业在近五年的基本情况和建站动力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要从观念、法制、机制、操作等多层面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
1、工作站依托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性质上,被调查企业中国内民营企业49家,占样本77.8%,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分别为8家和9家。在企业生产规模上,年产值10亿元以上有13家,占20.6%,1亿元以下有20家,占31.7%,5亿元以下38家,为60.3%。在江苏省,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对协同培养研究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很大的潜力,因此工作站的中小型企业占比最大。
2、工作站依托企业协同培养开展情况
在受调查的工作站中,年均培养研究生人数10人以上只有2家,年均培养6-9人的也只有7家,大多数工作站年均培养研究生1-5人,占77.8%。由于大多数工作站为民营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和创新投入的强度和稳定性不高,接纳的研究生人数往往在5人以下,大多数不具备一批接收10人以上的规模化培养能力和条件。
3、工作站依托企业接收毕业研究生情况
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也是学生与企业相互磨合的过程,有利于企业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五年中通过协同培养成功选拔研究生就业的企业占76.2%,占大多数。部分企业没有留住毕业生,并不是企业不需要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培养数量少、选择余地小、学生意愿与企业需求错位等因素造成。
4、工作站依托企业获得技术支持情况。
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也是学校导师团队与企业互动的过程,容易形成科研合作,包括横向委托、联合申报纵向项目等。2015年,有合作项目的工作站在为17家,2017年底就上升到38家。
5、企业参与协同培养动机多元化调查
在校企联合开展研究生工作站协同培养初期,不论哪方主动,绝大多数企业存在一定驱动力,表1为企业建设工作站的驱动力调查统计。调查显示,把人才培养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作为最主要动力的企业仅为2家,这与我国法制化相对落后密切相关。大多数企业都是看重产学研合作、研发力量补充、人才选拔、政策扶持等利益诉求,占到被调查企业73.0%。也有小部分企业是碍于相关人员的情面等其他原因而参与协同培养。
表1. 企业建设工作站的驱动力情况
三、校企协同培养动力机制分析
通过研究生工作站的调查,在校企协同培养动力机制方面,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驱动力主要可分为内生驱动、外部激励驱动和无驱动力三类情况,内生驱动力主要是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内在动力,如技术合作、人才需求、社会责任感等,也可是外部激励内化为自律驱动而形成的内在动力;外部激励包括政府引导、奖励荣誉、政策扶持等引导性激励及法律规章等强制性力量。高校在协同培养中也同样存在内生驱动、激励驱动和无驱动力三种情况。假设内生驱动型为A,外部激励驱动型为B,无驱动力为C,则学校和企业的协作组合在理论上有九种类型(表2)。
表2. 校企双方驱动力组合类型
由于CC类型校企双方都没有合作动力和意愿,不可能形成合作,因此协同培养八种可能组合大致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是单向驱动型(AC、BC、CA、CB),合作一方为达到特定目的或利益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另一方则属被动或无能力、无投入的合作,碍于情面形成的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往往停留在形式上,不论驱动力是外部激励还是内生驱动力,都难以产生真正的合作成果,也不可持续发展。校企双方必须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建立合作机制,政府不宜简单撮合。
二是双向驱动型(AB、BA、BB),在政府和社会的经费、资质、荣誉等政策激励下校企双方形成的合作,至少一方的动力来自外部激励,不一定有长远目标规划,部分将随项目的完成而终止,具有阶段性特点,难以持续发展。
三是双向内生驱动型(AA),校企双方根据各自发展需要自发合作,都具有内生驱动力,机制、管理制度、投入相对完善的平台可实现共赢、可持续发展。校企双方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形成可持续内生驱动力和良性发展。
四、校企协同培养内生驱动力构建的主要途径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生协同培养能否持续有效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和企业的驱动力状态,因此协同培养的关键在于构建和培育校企的内生驱动力,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生态。
1、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共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流就业方向必将是企业。毕业研究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大幅下降,相应地,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4]。
2、推进法制提高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自觉性。校企协同培养只有纳入法制化范畴才能提高公众认识水平,增强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引导协同培养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在法制层面,政府要明确目标导向,将引导性、鼓励性政策逐步纳入法制化范畴,要提升激励政策的可操作性,法制化应体现企业利益的保障。
3、推进“培养-科研-就业”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
研究生协同培养基地若仅仅企业服务人才培养,就会出现利益失衡,难以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如果将该基地建成校企科研合作基地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甚至成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成“培养-科研-就业”三位一体的基地,企业才会在协同中获得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收益,也将会大大激发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内生动力,从而提高协同培养的可持续性。
4、完善利益保障为核心的协同机制
协同培养工作的基石是校企的协作机制,协作机制的核心是多方互利共赢。建立和完善认证机制、投入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评价机制、淘汰机制等协作机制,使协同培养平台朝着目标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建议由政府主导,构建协同培养的经费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学校对这一平台建设的内生驱动力。
5、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协同培养工作体系
协同培养要从单一工程实践活动转向全过程参与的模式。在招生环节,试行订单式招生,邀请基地单位参与研究生的面试、录取工作,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6、点面结合加强示范引领
抓好协同培养示范点建设是开创协同培养新局面的一个重要途径。选择若干个条件较好有代表性的协同培养平台,通过校企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职能部门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及管理,在几年内形成一批理想的育人成果和协同培养机制,再将这些经验总结凝练后形成成果,可成为相关协同培养平台的参考和示范,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五、结语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和研究中,通过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参与教育厅研究生工作站考察、师生会议座谈、专题调研等方式研究校企协同培养驱动力问题和建议。研究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学生、导师、企业及政府,在机制和制度构建中应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出从转变观念、推进法制、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构建体系、示范引领等路径构建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内生驱动力,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章丽萍,朱凌,李晨,陈子辰.高层次工程人才联合培养的两个国际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53-59.
[2]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3]沈金荣,张静辉.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2):80-84.
[4]孙也刚.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1-4.
一、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现状
1、国外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
在发达国家,以政府主导,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政产学研协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2,3]。1971年,美国开始陆续制定了7个促进产学研合作计划,如《小企业等价研究计划》、《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等,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发挥了促进作用;建立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基金,用于学生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政府资助高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其目标是人才培养和开发研究。
2、我国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现状
2009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首批招生以来,我国校企协同培养取得了一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制度保障缺失。中央部委鼓励和提倡校企协同培养,但尚未在法制层面予以保障,给予参与企业税费优惠也只是原则性宏观意见,政策没有落地,导致现有的校企协同培养是靠原有合作关系、校友关系、其它利益关系等来维系,大部分协同培养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而不是自觉行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二是经费保障难以持续。目前协同培养在学校大多是以项目形式管理,虽然有一定专项经费投入,但随着项目的结项、领导的调整,专项经费将难以维持后续的投入。企业能否投入则要看参与协同培养的收益,协同培养获益不满意也不可能长期投入。
三是合作机制不健全。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在管理方面,毕竟需要多元主体参与,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参与各方的职责、权利及工作流程,但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利益共享分享、评价淘汰等机制,属于松散的合作关系,而这正是保证协同培养长效运行的基石。
四是双导师协同不够深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导师实践经验丰富,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缺少相关指导经验,一般需要学校给予专门培训或校内导师一段时间的指导。如果没有科研项目作为培养载体,校企导师团队之间的互动将难以深入,在研究生协同培养往往收效甚微。
二、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驱动力调查
课题组走访了常州、南京、南通、无锡、泰州等地63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就工作站依托企业在近五年的基本情况和建站动力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要从观念、法制、机制、操作等多层面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
1、工作站依托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性质上,被调查企业中国内民营企业49家,占样本77.8%,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分别为8家和9家。在企业生产规模上,年产值10亿元以上有13家,占20.6%,1亿元以下有20家,占31.7%,5亿元以下38家,为60.3%。在江苏省,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对协同培养研究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很大的潜力,因此工作站的中小型企业占比最大。
2、工作站依托企业协同培养开展情况
在受调查的工作站中,年均培养研究生人数10人以上只有2家,年均培养6-9人的也只有7家,大多数工作站年均培养研究生1-5人,占77.8%。由于大多数工作站为民营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和创新投入的强度和稳定性不高,接纳的研究生人数往往在5人以下,大多数不具备一批接收10人以上的规模化培养能力和条件。
3、工作站依托企业接收毕业研究生情况
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也是学生与企业相互磨合的过程,有利于企业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五年中通过协同培养成功选拔研究生就业的企业占76.2%,占大多数。部分企业没有留住毕业生,并不是企业不需要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培养数量少、选择余地小、学生意愿与企业需求错位等因素造成。
4、工作站依托企业获得技术支持情况。
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也是学校导师团队与企业互动的过程,容易形成科研合作,包括横向委托、联合申报纵向项目等。2015年,有合作项目的工作站在为17家,2017年底就上升到38家。
5、企业参与协同培养动机多元化调查
在校企联合开展研究生工作站协同培养初期,不论哪方主动,绝大多数企业存在一定驱动力,表1为企业建设工作站的驱动力调查统计。调查显示,把人才培养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作为最主要动力的企业仅为2家,这与我国法制化相对落后密切相关。大多数企业都是看重产学研合作、研发力量补充、人才选拔、政策扶持等利益诉求,占到被调查企业73.0%。也有小部分企业是碍于相关人员的情面等其他原因而参与协同培养。
表1. 企业建设工作站的驱动力情况
建站最主要驱动力 | 数量(家) | 占比(%) |
企业社会责任感 | 2 | 3.2 |
推进产学研合作 | 17 | 27.0 |
研究生可补充研发力量 | 11 | 17.5 |
引进人才的选拔 | 10 | 15.9 |
争取政府政策扶持 | 8 | 12.7 |
维持与校方的关系 | 10 | 15.9 |
受政府工作人员动员 | 4 | 6.3 |
其它 | 1 | 1.6 |
通过研究生工作站的调查,在校企协同培养动力机制方面,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驱动力主要可分为内生驱动、外部激励驱动和无驱动力三类情况,内生驱动力主要是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内在动力,如技术合作、人才需求、社会责任感等,也可是外部激励内化为自律驱动而形成的内在动力;外部激励包括政府引导、奖励荣誉、政策扶持等引导性激励及法律规章等强制性力量。高校在协同培养中也同样存在内生驱动、激励驱动和无驱动力三种情况。假设内生驱动型为A,外部激励驱动型为B,无驱动力为C,则学校和企业的协作组合在理论上有九种类型(表2)。
表2. 校企双方驱动力组合类型
高校 企业 |
内生驱动 | 激励驱动 | 无驱动力 |
内生驱动 | AA | AB | AC |
激励驱动 | BA | BB | BC |
无驱动力 | CA | CB | CC |
一是单向驱动型(AC、BC、CA、CB),合作一方为达到特定目的或利益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另一方则属被动或无能力、无投入的合作,碍于情面形成的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往往停留在形式上,不论驱动力是外部激励还是内生驱动力,都难以产生真正的合作成果,也不可持续发展。校企双方必须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建立合作机制,政府不宜简单撮合。
二是双向驱动型(AB、BA、BB),在政府和社会的经费、资质、荣誉等政策激励下校企双方形成的合作,至少一方的动力来自外部激励,不一定有长远目标规划,部分将随项目的完成而终止,具有阶段性特点,难以持续发展。
三是双向内生驱动型(AA),校企双方根据各自发展需要自发合作,都具有内生驱动力,机制、管理制度、投入相对完善的平台可实现共赢、可持续发展。校企双方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形成可持续内生驱动力和良性发展。
四、校企协同培养内生驱动力构建的主要途径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生协同培养能否持续有效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和企业的驱动力状态,因此协同培养的关键在于构建和培育校企的内生驱动力,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生态。
1、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共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流就业方向必将是企业。毕业研究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大幅下降,相应地,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4]。
2、推进法制提高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自觉性。校企协同培养只有纳入法制化范畴才能提高公众认识水平,增强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引导协同培养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在法制层面,政府要明确目标导向,将引导性、鼓励性政策逐步纳入法制化范畴,要提升激励政策的可操作性,法制化应体现企业利益的保障。
3、推进“培养-科研-就业”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
研究生协同培养基地若仅仅企业服务人才培养,就会出现利益失衡,难以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如果将该基地建成校企科研合作基地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甚至成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成“培养-科研-就业”三位一体的基地,企业才会在协同中获得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收益,也将会大大激发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内生动力,从而提高协同培养的可持续性。
4、完善利益保障为核心的协同机制
协同培养工作的基石是校企的协作机制,协作机制的核心是多方互利共赢。建立和完善认证机制、投入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评价机制、淘汰机制等协作机制,使协同培养平台朝着目标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建议由政府主导,构建协同培养的经费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学校对这一平台建设的内生驱动力。
5、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协同培养工作体系
协同培养要从单一工程实践活动转向全过程参与的模式。在招生环节,试行订单式招生,邀请基地单位参与研究生的面试、录取工作,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6、点面结合加强示范引领
抓好协同培养示范点建设是开创协同培养新局面的一个重要途径。选择若干个条件较好有代表性的协同培养平台,通过校企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职能部门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及管理,在几年内形成一批理想的育人成果和协同培养机制,再将这些经验总结凝练后形成成果,可成为相关协同培养平台的参考和示范,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五、结语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和研究中,通过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参与教育厅研究生工作站考察、师生会议座谈、专题调研等方式研究校企协同培养驱动力问题和建议。研究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学生、导师、企业及政府,在机制和制度构建中应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出从转变观念、推进法制、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构建体系、示范引领等路径构建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内生驱动力,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章丽萍,朱凌,李晨,陈子辰.高层次工程人才联合培养的两个国际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53-59.
[2]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3]沈金荣,张静辉.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2):80-84.
[4]孙也刚.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1-4.
Research on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Graduat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Shen Jinrong1,Chang Xueqin2, Gao Yan3
(1.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2. Graduate Department of Changzhou Campus,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3. Ch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Changzhou Jiangsu 213023)
Abstract: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training is the mainstream mode of training high level applied talents at the whole world, and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in China. On the whol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he enterprise is insufficient. Postgraduate workst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cooperative training for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in Chin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graduate workstations, the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re stakeholder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hanging the concept, promoting the legal system, the clear goal, the good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the demonstration leading and so on. Ways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and to build an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for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trai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cultivation mode;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driving force; postgraduate’s workstation; stakeholder theory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基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4JDGC003)、江苏省研究生教改研究课题(编号:JGLX15_065)。
作者简介:沈金荣(1970-),男,江苏常州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科技服务及校企协同培养研究。
收稿日期:2018-6-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12月稿件录取清单01 2018/12/5
- 下一篇:学习中提升理论高度 工作处诠释教师之美 2018/12/4